画说闸北丨光华坊的故事,还要从永兴路说起


作者:蒋振国 张翠玲
编辑:编辑
时间:2018-04-09 17:04

家住永兴路光华坊的蒋振国,不用周到君多做介绍,想必大家已十分熟悉。今年已是90岁高龄的蒋老,每期都会为《芷江西·社区晨报》投稿画作。虽然画作里的人和事,都是老闸北人过去的日常生活,但还是能让观看者赏心悦目,连连称赞。今天,周到君带来的是最新一期“画说闸北”,让蒋老说说自己住的光华坊和前面的这条永兴路。

■人老常把旧事提,住芷江西七十载。光华坊是怎来历,我今作画再回忆。

■首画旧时永兴路,路上人车并不多,当地人家少又稀,多为黑瓦粉墙头。

人渐老,回忆就愈发地多了起来。蒋振国老先生17岁来沪,起先在杨浦区以画中堂画为生。20岁时,他抓住人生机遇,进入上海铁路局工作,从此在育婴堂路160弄3号定居。安居乐业,时光变迁,一晃七十载。

忆往昔,蒋振国老先生向周到君说起,那时候还没有“光华坊”这个称呼。当时的居民区是开放式的,从永兴路或中兴路上的过街楼进来就是居民区。

■永兴路面石子铺,下雨泥浆遍地流,行人道窄杂草生,夜晚路灯似荧火。

■旧时战事灾性多,外籍求生人涌沪。芷江西亦落脚地,部分安居永兴路。

战乱饥荒,流年不利。外来人员入沪,在虹口、静安一带分带较多,不少人在芷江西路街道的永兴路落脚。过去,永兴路一带人烟稀少,粉墙黛瓦间穿插着稻草房,民居呈江南农村风格。路面都是用碎石子铺就的,一下雨泥浆横流,野草丛生,夜晚路灯不明。

■只因过去永兴路,两旁闲置空地多。私房随空乱搭建,地方无人来监管。

■永兴路上私建房,不久一家挨一家。移民多从四方来,逐步形成光华坊。

过去的房子不用买,简单的手续办理后,在闲置空地上建民居即可。后来,私房随空乱搭建的多了,无正规手续的民房免不了被拆违的命运。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