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开放中国》思政课程, 让"00后"读懂中国发展之路


作者:董川峰
编辑:董川峰
时间:2018-10-13 13:1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放中国》思政新课第一讲开讲课堂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为大学生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 从世博会到进博会》首场授课。它鼓励大学生要学好谋生的本领,要有能力投身改革开放之中,更要满怀激情,从小事做起。”

在这个大讲堂上,大学生将从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国家变化,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和自己未来前途的选择。

周汉民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合自身参与举办上海世博会的亲身经历,从上海世博会的组织、成果、意义等方面,阐述了世博会以人为本、文化多元、科技创新、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等五大重要启示。从主题、形式等方面,分析了上海世博会与首届进出口博览会的异同点,强调了中国举办首届进博会的重要意义。

周汉民告诉现场的学生,进博会是今年我国四场主场外交活动的“收官之作”,是在中美关系从战略合作走向战略竞争的背景下举行,标志着中国将继续支持全球化和贸易自由。

近年来,沪上高校陆续开出各类“开放中国”系列思政课程,通过讲述中国发展道路,让大学生体味国家快速发展与个人前途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神奇感受,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四十个年头。回首四十载,中国对外开放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还面临着未来严峻挑战。

以“对外开放四十年”为主题的《开放中国》思政课程以“聚焦对外开放的中国热点,梳理对外开放的中国经验,展示对外开放的中国形象,讲好对外开放的中国故事”为主线,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特别是一些热点事件,将中国的观点及时准确地告知学生,并且分析中国观点背后的原因。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对外开放发展进程的全面了解,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客观认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透彻把握,使得当代大学生具备中国视野和世界情怀,从而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整个讲课过程,不少大学生被周老师非同凡响的经历和口才所折服。一位现场的学生表示,世博会和进博会都是在上海举办的国家级盛会,通过周老师演讲,感受到作为学生的一份责任。有的同学说,通过课程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不平凡的经历,了解了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和重要启示,对进博会的举办充满期待。

第一讲后学校还将开设“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发展与安全战略”、“改革开放40年来国际贸易的中国特色”、“以WTO为例看4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从文化贸易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40年历程”、“40年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一带一路’建设”、“改革开放40年以来时代主题的内涵变化”等专题课程讲座。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