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惠南镇是南浦东地区最重要的城镇,它曾经是老南汇县(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她在老南汇甚至老浦东人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惠南镇的今昔。惠南镇在浦东地区算成陆较晚的地区。大约在北宋初期开始慢慢形成陆地。
上图为吴越显德元年(北宋建朝前6年)地图,红圈处就是现在惠南镇中心。选自《上海历史地图集》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华亭知县邱崇筑里护塘,今惠南地区成陆。
上图为南宋嘉定十年地图,此时惠南地区包括黄路镇都已成陆。选自《上海历史地图集》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为防倭寇,命信国公汤和在三团地区筑城(即后来的南江城),因地名南汇嘴,故称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作为金山卫分署之一。
上图为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地图,地图标识为南汇嘴中后所。1725年(清雍正三年),清政府决定将上海县长人乡划出,建南汇县,县治设在原南汇嘴所城,此后改称南汇城。
上图为雍正九年县城地图(选自雍正九年《雍正分建南汇县志》)
上图为南汇城修建介绍(选自雍正九年《雍正分建南汇县志》
上图为雍正九年(1731年)县城内街巷、建筑介绍(选自雍正九年《雍正分建南汇县志》)
上图为乾隆元年南汇县地图
上图为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县城地图,(选自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南汇县新志》)此时城内建筑明显增多,祖师衖、关帝衖、香衖、嶽(岳)衖从东街东迁到南街东。
上图为光绪五年(1879年)县城地图(选自光绪五年《光绪南汇县志》)此时城内新增了盐店衖、柴行衖、花园衖、羊肉衖、徐家衖等
光绪八年(1882年)南汇实行保、甲制,南汇县划十区,惠南地区西部承属一区,东部属三团。民国元年,商汇县实行地方自治。惠南地区大部属城东、城西两乡。县治改为城厢镇。
上图为1924年城厢镇地图(选自《民国南汇县续志》)此时南汇城已经很繁华了,其中南市最热闹,其次是东门至车扒衖。城内新增了油车路、鞫家衖、鲁班衖、九曲衖、梅家路、李将军东街、西街等街路。
1934年,南汇县实行保甲制,城厢镇改名惠南镇(也有说是1927年后改称惠南镇)。全镇划分11保、130甲。关于惠南镇镇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惠南镇因“有惠于南汇”之意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惠南镇名源于南汇城里的惠南书院。
上图为光绪五年(1879年)《南汇县志》对惠南书院的介绍,选自光绪五年《南汇县志》
上图为光绪五年(1879年)惠南书院图,选自选自光绪五年《南汇县志》
1949年5月14日,南汇城解放。 同年6月12日 建立城区人民政府,同时,建立乡、镇人民政府。
1958年9月,惠中人民公社成立,惠南镇划归惠中人民公社改名为惠中营。
1959年6月,南汇县将公社区域重新划分,惠南镇脱离惠南人民公社单独建制。
在人民公社年代,尤其是人民公社初期至文革前,惠南地区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新华社、文汇报、新民晚报等重要媒体连续报道惠南人民所取得的先进事迹。
新华社1959年12月17日报道:上海市郊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城北生产队加强对养猪工作的领导,把办公室搬到了生猪繁殖场。由于队干部和饲养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既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也鼓舞了猪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养猪工作不断得到改进。现在这个猪场母猪怀胎多,小猪成活率高,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成为南汇县养猪事业的一面红旗。
上图为副队长朱野根亲自参加饲养工作后,发现了母猪奶头被小猪咬破和小猪互相咬伤的现象,便和饲养员研究用剪平小猪腔牙的办法来加以解决。这是朱野根(左)在替小猪剪腔牙。
新华社1960年3月31日报道:上海市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试制“火炮喷粉器”治虫工具成功。在试制过程中,由于积极采取边实用、边改进的措施,现已制造出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很好的火炮喷粉器。
上图为惠南人民公社惠东生产队用“火炮喷粉器”,在大片的小麦田里喷射“六六六”粉,防治虫害。这种“火炮喷粉器”一炮能喷六-八分地的农药,喷得又均匀,一个人一天能喷药治虫50多亩。
上图为惠南人民公社惠中机械厂生产的大批“火炮喷粉器”。
■ 选自1960年4月20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0年4月25日《新民晚报》
新华社1960年4月26日报道:惠南公社人民生产队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上海市南汇县惠南公社人民生产队,在紧抓春季生产的同时,突击广种“十边”,多方面发展副业,力争农业生产全面丰收。人民生产队1960年利用空地第一次种了10多亩药材——“生地”,长得很好。
上图为社员们正在地里中耕。
■ 选自1960年4月26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0年6月5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0年6月6日《新民晚报》新华社1960年6月7日报道:南汇县油菜大面积丰收。
上图为油菜专业队队员朱珊(右)和邬桂仙,喜看丰收的油菜。
■ 选自1960年6月17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0年6月28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0年8月24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1年1月16日《新民晚报》
上图为惠南镇集市
上图为南汇县惠南公社大搞多种经营
■ 选自1961年1月19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1年2月3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1年2月21日《文汇报》
■ 选自1961年3月7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1年5月12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1年7月17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1年8月4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1年9月1日《新民晚报》
新华社1961年9月19日报道;上海市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铁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质量良好的小农具,支援“三秋”。铁业生产合作社还设立了小农具门市部,方便社员选购。
上图是长江生产大队社员赵连根(左一)在选购刈稻镰刀时,铁业社主任严文奎(右一)向他征求意见。
■ 选自1962年2月17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2年6月11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2年6月18日《文汇报》
■ 选自1963年3月3日《新民晚报》 、为了预防旱涝灾害,惠南公社社员利用农闲时开挖河道。
上图为南汇县惠南公社惠东生产队社员正在开河
上图为南汇县惠南公社生产队的社员们在挖河泥。
上图为南汇县惠南公社的社员正在用拖车运河泥
■ 选自1965年2月22日《新民晚报》
新华社1965年3月25日报道:上海市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西门生产大队第七生产队的干部王梅仙(右),同社员一起播种棉籽育苗,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
上图为王梅仙(右),同社员一起播种棉籽育苗
■ 选自1965年4月19日《新民晚报》
新华社1965年9月11日报道:上海市郊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社员精选水稻良种,为1966年增产粮食作好准备。
上图为上海市郊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社员精选水稻良种。
上图为南汇惠南公社用吊筛等方法进行了选种
■ 选自1965年9月21日《新民晚报》
■ 选自1966年3月16日《杭州日报》
新华社1973年6月1日报道:改革农机具,使在生产中发挥更大效益。上海南汇县惠南公社农机厂制成了为手扶耕耘机配套的深耕犂,使手扶耕耘机在生产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上图为农机厂工人在为生产大队的手扶耕耘机安装深耕犂。
■ 选自1973年8月24日《文汇报》
改革开放以后,惠南镇、惠南公社工农业得到全面发展,乡镇建设也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1982年8月,南汇电影院在惠南镇破土动工。
■ 选自1982年8月23日《文汇报》
1982年10月9日,南汇县第一个公园“古钟园”在惠南镇破土动工。
■ 选自1982年10月16日《新民晚报》
上图为古钟园钟亭(1980年代)
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建立惠南乡人民政府。
1984年9月,惠南乡被列为上海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 选自1984年9月6日《文汇报》
1986年6月,惠南镇建成公园式幼儿园北门幼儿园。
■ 选自1986年6月10日《新民晚报》一组惠南镇1980年代图片
上图为南汇县人民政府
上图为惠南镇一角
上图为南汇县少年宫
上图为南汇县中学
上图为县中心医院门诊部
上图为东方电影院
惠南是一个高度重视拥军优属乡镇,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镇”。1993年,惠南乡陶桥村妇女主任王亚安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新时期拥军模范。
■ 选自1993年2月2日《文汇报》
1994年7月,惠南镇被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授予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称号。
上图为2003年惠南镇获得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街道(镇)奖牌
1993年,惠南镇集贸市场被评为全国文明集市。
■ 选自1993年2月5日《文汇报》
上图为当年的惠南镇集贸市场
1995年2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原惠南镇、惠南乡建制撤销,建立新惠南镇。
■ 选自1995年10月3日《文汇报》
上图为1990年代的惠南镇
上图为1990年代惠南镇地图
2001年1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南汇县,设立南汇区,以南汇县的行政区域为南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惠南镇。2003年4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原惠南镇、黄路镇建制,建立新惠南镇。镇政府驻地为原惠南镇镇政府驻地。
上图为原黄路镇机关
上图为新惠南镇机关
2004年5月29日,惠南镇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 选自2004年5月31日《文汇报》
2005年9月,上海规模最大的集展示和贸易于一体的国际批发商场——五角世贸商场揭牌。
■ 选自2005年9月27日《解放日报》
上图为五角世贸商场
2007年,惠南镇22个薄弱村走上了“幸福路”。
■ 选自2007年12月2日《解放日报》
2009年8月9日,南汇区正式划归浦东新区,惠南镇也归浦东新区。
2012年2月,《惠南报》正式创刊。
■ 选自2012年2月23日《东方城乡报》
2012年,惠南镇将“文化兴镇”列入“十二五”规划。
■ 选自2012年10月26日《中国文化报》
惠南镇素有“书画之乡”的美称,惠南镇多次举办全国性书画展,以提高“书画之乡”影响力。
■ 选自2016年10月21日《东方城乡报》
■ 选自2017年11月10日《东方城乡报》
惠南镇是全国卫生镇。
■ 选自2015年6月23日《东方城乡报》
■ 选自2016年2月17日《浦东时报》
2016年8月12日,在惠南镇海沈村土生土长的自行车运动员钟天使,在里约奥运会上勇夺金牌。为祖国和家乡争光。
■ 选自2016年8月26日《东方城乡报》
惠南是个美丽的乡镇,惠南镇作为南汇桃花节的主会场,我曾经多次去惠南镇游玩。每年的4月,惠南就成为了桃花盛开的地方。此时。我的耳边总想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董振厚首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现在南汇桃花节也已经成为了浦东重要的旅游名片。(以上来源 CGEMA影像档案库宋志良)
未来:惠南---
将成大浦东发展空间突破口
上海城市的发展,始于法租界。众所周知的浦西中央商务区:虹桥、徐家汇、南京西路、新天地、人民广场,基本以法租界的东西走向布局落位,一直延伸到上海开埠后城市实力的象征——老外滩。90年代初,国家决定开发浦东,并在陆家嘴成立全中国首个国家级金融开发区。上海的发展终于跨越了黄浦江,而浦东也成为了上海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陆家嘴更成为了21世纪的上海名片。
在浦东发展的前20年,以金融业高度集聚的小陆家嘴为起点,继续延续了浦西的横向发展脉络,自西像东往浦东腹地辐射,在交通大动脉(世纪大道-龙东大道和地铁2号线)两侧布局新的商务区、行政中心和产业园区,以及相配套的商业设施和居住区。
从十三五开始,浦东将构建以世博-后滩-前滩-三林南为滨江发展轴和以外高桥、金桥、张江等自贸区分片区为腹地发展轴的双轴驱动发展模式。这就是上海未来看浦东的根本奥秘!
自南汇并入浦东后,整个浦东的发展开始逐步向东南倾斜,除了大虹桥外,世界级资源和国家级战略,几乎都集中在浦东;随着迪士尼开园,三大世界级游乐园陆续建设,浦东将将会导入大量人口。在建设用地紧缺的时候,浦东的土地供应还要靠惠南。
惠南镇,作为原来南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原有基础较好,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生活配套,同时16号线的引入也缩短惠南到市区的时间,日渐成为东上海轴心居住区。
展望未来
浦东极具潜力的区域在哪里?
从下图可以看到,在横向轴线上,浦东已沿着地铁2号线形成了张江、唐镇、川沙、祝桥等新老居住板块;而在纵向轴线上,则在本世纪初奠基的百万大盘康桥半岛的基础上,往南形成了周浦、航头、新场等居住板块。
如果再结合交通规划,不难发现,在浦东腹地,由地铁16号线与外环线(S20含S1)以及郊环线(A30)共同围成一块占地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的区域(上图黄色区域)。这个区域基本位于陆家嘴向临港新城发展轴线的中点位置。
而在这一片区域中,综合居住条件最成熟的莫过于原南汇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惠南。 这一片广阔的东上海腹地,已经具备了最便利的交通条件,既可通过2条地铁(16号线和11号线)接驳陆家嘴和前滩,又可通过4条全封闭城市快速道路(S20、A30、S2、S32)通达上海全市。
惠南历经南汇时期到大浦东时代的发展和积累,配套日趋完善,生活舒适便捷。步行街、乐购休闲广场、禹州广场、名品村、人民路步、弘基乐活汇商业广场、汇港广场等休闲广场可以覆盖90%生活需要,其中各大商超、银行汇聚。镇内有多所高等院校,各类公办中小幼学校20多所,各类医疗机构10多家,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图书馆、电影院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未来的惠南镇,随着东城区以及民乐大居人气越来越旺和动物园周边的规划,依托大浦东产业升级和自贸区建设利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人口将快速集聚。(规划以实际为准)
预计未来
惠南将成为一个拥有
约50万人口的新城镇
南汇发展将越来越快
未来的南汇,会变得更好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