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江宁陈君化避难小涞聚,后又徙居蟠龙里。陈家境丰裕,在汇龙桥西开设典当、布庄等商铺,一时客商云集成市,形成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历史名镇;并演变成为徐泾地区的商贸中心。49年以后,镇曾为青浦县第八办事处驻地(1949.6)及青浦县龙南乡人民政府驻地(1949.8~1957.5)。
徐泾镇以徐泾港得名,当时因徐泾港两岸植有遮天大槐,绵延里许,故称槐树里,又因当地经布业较盛,也称布行里。后几经战火,槐树尽毁,后更名为徐泾。
1957年7月县撤区并乡,当时的乡党委、政府设在徐泾桥(会龙桥)北堍西200米处的民宅内。1961年迁至徐泾桥南堍现京华路东侧,至此徐泾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是,现在的4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不晓得,除了徐泾、蟠龙两个镇之外,本地还有一个名气蛮大的集镇,它既不是卫家角,也不是曾经的陆家角;而是地处318国道南面的“老宅镇”。
“老宅镇”位于徐泾镇集镇区东半里许,沪青平公路南200米,也就是现在的“家乐福”超市附近。镇原为赵氏家族聚居地,随着子孙繁衍,部分家族出宅建新宅,遂以老宅为镇名。镇街市东西向长里许。蟠龙港在街东段南北贯通,港上有跨龙桥(也称老宅桥),桥为三倂三堍石级桥。
民国时期,跨龙桥东有辗米厂、米行、油厂、鱼行,当时鱼行为青东地区主要的水产交易点。桥西有餐饮服务、烟糖杂货、日用棉百、中药等商铺,每天清晨还有农副产品集市。镇虽小却市场繁荣,在徐泾地区为仅次于蟠龙镇的集镇。
建国初期,老宅镇为宅东乡辖区。1957年5月撤区并乡后,为徐泾乡辖区,商铺逐渐西迁至徐泾镇。镇西市梢,原有赵氏祠堂,为清道光19年(1839)举人赵曾显所建。祠堂有前后两进及东西厢房,门口有石狮一对,房前场地南端有旗杆二根。民国时期仅存旗杆石两组,建国后曾为老宅中心小学、徐泾农业中学校舍。1959年祠堂拆除。目前“老宅镇”因发展已经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