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南镇丨关于王家这个滩的前生今世


作者:陈连官
编辑:丁夏
时间:2018-12-10 10:42

浦东老南汇东部的人,一般都知道“王家滩”这个地名。

现在追寻这个地名,有许多历史已经湮灭。本文作者的记叙,是断章的。发表此文的目的,意在让了解这个地名历史的人来补正。

惠南的许多老地名,都深藏着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很深长……

文 / 陈连官

滩,是通过海水运动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堆积而形成的岸,水边泥沙积成的平地叫滩。

浦东,是由长江和钱塘江经过千年的东流交汇而形成的一个滩。这滩,经过沧桑岁月的沉淀,一路繁花一路云霓。

沿浦东现在的前滩,直走东南百余里的惠南镇,往东有个以前叫王家滩的惠东村,在新时代里,正在追梦创梦。

浦东成陆前,随处可见的滩涂

一座方城在滩里

明洪武年间,倭寇不断地侵扰中国东南沿海。

1378年,明朝开国功臣汤和被封信国公。1385,一生善终的汤和来到江南巡视海防。

1387年的洪武二十年,明朝置金山卫于华亭县东南;同年,置青村守御中前千户所于华亭县东;置南汇嘴守御中后千户所于上海县东南,也就是现在的惠南镇。

至1388的明洪武二十一年的前后二年,汤和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

■ 南汇古城只能在模型上看到了

信国公汤和修筑的“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城”,周围五里一百四十九步,高二丈二尺;雉堞一千九百九十个,敌台四座,箭楼四十座;开设四座城门。东门为“观海”,西门为“听潮”,南门为“迎薰”,北门为“拱极”。各门建城楼和吊桥;建有四座角楼;开设水门两座,东水门“静海”,西水门“通济”;环城护城河,宽二丈四尺五寸,深七尺。

那时,这座方城之东,在潮起潮落中,浅滩上有了芦苇的生长。

■ 海水中淤涨的浅滩,丰饶了现在的浦东。

这一个滩姓了“王”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从乡下进了南汇城。这座方城已经改变了模样,只在现在的步行街上,尚能采踏一段有着百年历史的石板路。

进入城里,总要经过王家滩。长住惠南镇上的人,一般都知道王家滩这个地名。那里有个菜市场,买个“野生河鲜”什么的都在这个“滩”。

“王家滩、王家滩”叫了不知多少年,却不知这个“滩”名的来历。查资料,也没有确切的记载,能让我信服这个“滩”成陆于何年,只能遥想着岁月的苍茫。

记忆中的王家滩,并不华丽,却有着农耕的具象。

沿着惠东路向东行走,两旁的王家滩市场已经拆迁,马路正在平整。村里的王主任为我找来了71岁的二队队长朱雪根,我对王家滩的询问便开始了。

王家滩与姓王的有关,至少在一百年前,有个叫王宝财(名谐音)的人,随他的先辈来到了钦公塘外的这片滩涂开荒耕种。因为到这片滩涂的人大都是聚族而耕,“王”姓居多,便有了“王家滩”之名。

采访王祥林老先生,听他诉说王家滩的历史点滴。

随后而来的86岁的王祥林说,从他记事起,这里就叫王家滩了。王家在这片滩上自行开荒耕植粮棉,将其余的滩地租给他人,在有了财富的积累后,便在这里建了一百多间的绞圈房子。王祥林听他父辈说起过,王宝财当过县里的参议员,有一个弟弟去了台湾,他的父亲好像叫王建昆(名谐音)。至于王姓从何迁居而来,便不得而知了。

曲里拐弯地,王祥林领着我们去看王家独存的一间老屋。这间瓦片老屋,掩没于二层楼高的农舍之中。斯人已去,它孤寂地默立着,任风霜雪雨吹打着,与光阴一起流逝,与岁月一起苍老。

王家滩的惠东路段,有二棵春榆耸立路旁,朱雪根说,是1958年开卫星河时种植的,当时种了二排,现在只留下了二棵,依然枝繁叶茂着。

在二棵春榆的东侧,在一号河和卫星河交叉口的岸边,一株野生的红花刺槐和二棵枸树要比春榆早些,距今也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野生的和种植的都蓬勃地生长着,给王家滩增添了些许岁月的印痕和景致,见证着王家滩的兴衰。

落暮时,二棵春榆的叶,飘落着。



历史总会散落些什么,落叶里也有情思的追怀。

这个滩的新时代创梦

没有足够的史料,说明王家滩在漫长岁月里的惊天动地,那间留存的王家老屋,在现在也没被多少人记起。

农耕,一直与王家滩相依相伴。只是后来,这片滩地或许是托这座方城的福,有了片片排排高低错落的农房。

1979年,是中国的一个历史节点,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1979年的王家滩,南汇水利局的料具站、南汇八一涂料厂、南汇化工厂均在这里落户。这些当时在南汇较有规模的工厂企业,曾经让人羡慕王家滩靠近县城的地理优势。

■ 王家滩的创梦新规划

渐渐地,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的厂房破败了,外墙风化了。王家滩只是一个地名的存在,脏乱差和违章建筑成了这里的代名词。

几年前,在“南京路上好八连”当过兵的殷亚东,带着一个创业的团队来到了这里,王家滩的“1979创梦产业园”有了构想。

他们的理想很丰满,他们要探索一条路,去寻找那些失落的历史文脉,让建筑重生切合“低碳、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焕发新的生命力。




“1979创梦产业园”正在探索新路,重拾历史记忆。

我在深想,在这里,难道有长廊的蜿蜒,驳岸的长长,小桥的流水,庭院的深深吗?会有画栋雕梁、临水轩榭、粉墙黛瓦的清雅古朴之风吗?

本着“现实很骨感”的想法,我和亚东有了二次不是很深的交流。我以我之思之想,希望在钦公塘的堤下,有一座“钦琏公园”让人去追思怀古;希望有一座复原的“南汇方城”让人去遥想惠南历史的深厚……

我说,惠东路上的那二棵春榆还有野生的红花刺槐和枸树,要好好地呵护,要让这些树,每年都绿了王家滩。

(作者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 王家滩正在追梦创梦
来源:幸福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