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镇丨角里故事:百年前的朱家角


作者:周到君
编辑:丁夏
时间:2019-01-24 21:37

百年前的朱家角,到底是什幺样子?谁也不知道。也很少有人去探究朱家角在百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在这里至少有几件事值得说一说。

小镇上的奇人奇梦   讲到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人们就会想到朱家角人陆士谔,他曾在幻想小说《新中国》中真切地预言,百年后上海将在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那年正巧是百年前的1910年。陆士谔(1879年—1944年)出生在朱家角陆家弄。是清末民初最多产的小说家之一,一生著有小说一百多部;他又是民国年间蜚声沪上的“上海十大名医”之一;他还是著名的医学著作者,著有各类医著40余种。他从14岁起,曾先后了三次从青浦朱家角到上海打工,因为他是家中长子,为了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他节衣缩食,举债供弟妹及后来的子女深造。他一生的著作中,除大家熟知的《新中国》以外,还有1909年出版的《新上海》,曾被列为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之一;同年出版的科学幻想小说《新野叟曝言》,提出了计划生育及飞船登月等;1912年(民国元年),祖父下笔神速,最早写出了《清史演义》,在《神州日报》上开始长篇连载,计70万字;小说《血滴子》出版后,曾风靡一时。后来,他又将《血滴子》改编为京剧剧本。在人民大舞台演出连台本戏,场场爆满。解放后,文采优美、朗朗上口的《冯婉贞》,也被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冯婉贞是祖父以胞妹陆灵素为原型虚构的女英雄。1908年,他翻译了法文小说《英雄之肝胆》、晚年又翻译过日文书……椐田若虹著<陆士谔研究>载:就在1910年(宣统二年 庚戍)那年,32岁的陆士谔,,就作有<乌龟变相>、<新中国>、<最近女界秘密史>、<最近官场秘密史>、<六路财神>、<销魂窟>、<玉楼春>、<官场新笑柄>、<最近上海秘密史>等9部小说。《新中国》,全书12回,以一个绮丽的梦贯穿:上海正在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就在浦东。为办博览会,上海建起了浦江大桥、越江隧道、地下电车、新上海舞台,开发浦东并建起了金融中心。神奇的是,梦中的愿景与现实中的越江隧道一号线、地铁一号线、浦江第一座桥及上海大剧院的地点方位都一一吻合!就连浦东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也恰巧梦现陆家嘴!在梦中:中国已独立自主、实行了社会主义、法制健全、人民“小康”、市民深明礼仪、文明成风、国家科教发达、军事强盛、世界和谐……并坚信这“梦”一定会实现!难怪央视首期的“世博之最”称陆士谔为“中国伟大的预言家”,称《新中国》中的预言为“100年前最精准的世博预言”!

小镇上的博览大奖   人们惊奇陆士谔为何会有如此预见?有人说,清政府曾在南京举办过名为’南洋劝业会”的博览会。经查考,”南洋劝业会”竞是百年前的中国首次博览会,而举办博览会那年真巧也是百年前的1910年。陆士谔那年撰写<新中国>,梦想百年后上海办博,是否也是从南洋劝业会受到了某些启示呢?这就更激起我探究”南洋劝业会”的兴趣。

据《南洋劝业会研究报告书》载:1910年,清政府在江宁(今南京)尝试性地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借鉴了美国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比利时博览会、意大利米兰博览会的成果。除两江而外,东北、直隶、湖北、陕西、湖南、四川、河南、山东、云贵、安徽、江西都纷纷设馆,南洋群岛的爪哇、雅加达、新加坡、苏腊巴亚等也都前来参展。这是一个规模庞大、内容丰富、耗资百万两白银,盛行一时的博览会,在南京乃至全国都是空前的。1910年6月5日(清宣统二年四月十八日),经过一年多筹备的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开幕。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文明传播和交流的盛会。人们对这次盛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京及各地来会观摩者达30余万。国外商界也很关注这次博览会,日本、美国等先后派出代表团来会参观考察,并对南洋劝业会表示赞赏。

 南洋劝业会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展品来自全国各地和欧美等国,数量多达百万件,所以实际上是一次国际博览会。劝业会各展馆在布局、结构上也各具特色。有以园林取胜,有以宫殿称雄,有的精小玲珑,有的外形壮观,有的金碧辉煌,有的雅淡素净,有中式也有西式,可谓争奇斗艳,竞相比美。南洋劝业会在百万件展品中选出5269件获奖展品。其中一等奖66件、二等奖214件,三等奖426件,四等奖1218件,五等奖3345件,并分别颁发了奖牌。

在南洋劝业会选出的5269件获奖展品中,就有珠街阁义成泰酱园生产的玫瑰乳腐和双套晒油。最近翻阅朱家角的老报纸,在民国17年(1928年)11月2日出版的<骊珠报>第39期头版刊登了一则珠街阁义成泰酱园的广告:”本园精制各式酱菜、花露名酒以及卫生酱油等,出品精良,早己远近驰名,有口皆碑,历在南洋劝业会、国货展览会均得金牌奖。如蒙惠顾,请认明本园牌号庶不致误。”这是小镇上获得的最早、最大的茱誉。也是小镇的民俗商品获得的最高规格的奖项,是很值得庆幸的。

小镇上的民俗文化  当然,在整百年前后,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朱家角,还发生过许多事情,也值得在这里提及。

1908年,苏州洞庭山人徐友兰,在镇戚家桥堍开设全丰洽百货商店。后来,全丰洽成为一爿资本充裕的洋、广、京货商店,经营范围有鞋帽、线袜、木工工具、油漆颜料、玻璃、电器、棉纱、矿烛、肥皂、火柴、卷烟、元钉、铅丝等“五洋”杂货一千余种。由于品种多,服务好,全丰深受顾客欢迎,终年生意兴隆。

1909年,蔡承烈耗资33400余元建造的“一隅学堂”开学。一隅小学严于治学,用新式的课堂教学法,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均衡发展,在当时的朱家角传为佳话。民国三年(1915年)“一隅学堂”荣获大总统黎元洪的嘉奖,亲笔题写“育才成德”金匾。

1911年,由叶鸿泉,於士卿和夏瑞良三个老板合股,轮流坐庄, 定名为“俱乐部公记”的茶楼在北大街开张。茶楼二楼为茶馆,楼下为浴室.常有许多评弹名家应邀到茶楼演唱,楼下除有老虎灶泡水外,还供应金根师傅做的生煎、小笼、蟹壳黄等茶食点心、还有花生、瓜子、五香豆等提篮小卖,川流不息于茶座之间,别有一番风韵。上午楼上“皮包水”,下午楼下“水包皮”,一天的市井生活倒也安排得十分充盈。

1911年,江苏丹徒人马幼眉,在本镇漕港滩投资10万银元,开设“余丰碾米厂”,以碾米附设发电。供本镇商店,居民夜间照明用电,开创了青浦县用电之始。

1903年,珠街阁镇设大清邮局邮电代办处,为青浦邮政机构之始。1911年,珠街阁改设三等邮政局属上海邮局管辖。代办信递业务,雇佣工人于青沪之间对递邮件。现位于西湖街的“大清邮局” 旧址,为上海市郊唯一保留下来的大清邮局分局原址.。

这些零碎的文字是古镇历史的印记,这些发生在百年前的小事是古镇文化的积淀,这或许就是一个文化古镇的深厚底蕴。

来源:朱家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