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金宇澄、孙甘露……50位名人最爱的50个上海地标,猜猜有哪些?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19-05-02 10:47

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上海•故事”读书会第八期“知沪者说”日前在上海书城开讲,嘉宾沈轶伦和曹景行围绕着《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为大家揭开一个真正的上海。

田子坊并不是上海的全部面貌

《解放日报》记者沈轶伦,一直专注人物报道和城市题材非虚构写作。

她所写的《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通过秦怡、金宇澄、奚美娟、曹可凡、包起帆、徐虎等五十位上海名人,所涉及的上海50个地标,涵盖花园洋房、工人新村、里弄甚至苏州河道,结合城市变迁的故事,让大家对上海的印象丰富而立体。

■(从左至右)主持人江利、沈轶伦、曹景行


“田子坊不是上海的全部面貌,不能代表上海。工人的上海才是上海的主题。”曹景行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历过弄堂里乘风凉、倒马桶、生煤炉,才算老上海。”

不同视角看上海的对比试验

沈轶伦表示,这些名人可能接受的采访不下一百次,但很少被问到自己最喜欢的上海地标,从私人的角度想过自己与上海的联系。

她说,上海是一个五方杂处的城市。采写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各界名人看待上海不同视角的一次交叉对比试验。

比如以《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金宇澄和经常在各个报刊电视台讲述上海文化的马尚龙。前者小时候常年逃学却喜欢捕捉不经意的街景,后者则紧跟母亲,是十足的乖小孩。

作家孙甘露和劳模徐虎,前者是部队大院孩子、后者是本地农民子弟,二人虽均为“50后”,但他们对同时期上海的描述,又几乎是在描述两个不相干的星球。

■为读者签名互动

孙甘露童年记忆里的上海是洋气的绿树成荫的街道,现代化、略带神秘,令人无限向往;徐虎记忆里的上海是城郊结合部的农田,盛夏路边尚有裸露上半身也不在意的老妇,还有油灯和井和许多飞禽走兽。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曾住在杨浦“凤凰村”,采访的时候,他透露前三十年没有去过淮海路,没有吃过奶油蛋糕。


记录和保存人们活生生的记忆

曹景行认为,沈轶伦的文字留下了上海的历史,不是档案一般的死历史,而是记录和保存人们活生生的记忆。

她的每篇文章,都是采访一位人物,让他们找到自己最有感情连接的那个地方,讲那儿的墙和人融为一体的故事。故事多了就连串成片,渐渐就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上海的面貌和变化,体味到每一次变化后的甜酸苦辣。

■沈轶伦(左)与曹景行(右)


据悉,“上海•故事”读书会今年将推出第一季主题“知沪者说”,围绕了解上海、生活在上海的嘉宾、名人、市民,讲一讲他们眼中的上海。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