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播丨叙事具体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八年级佳作选登及名师点评


作者:上海升学
编辑:崔翼琴
时间:2019-05-05 15:44


为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少年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积极实践、热情写作,在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未成年人工作协调处的共同指导下,新闻晨报与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精锐教育协办的第五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初中生实践征文活动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成功举办,共收到来自全市16个区、百余所学校的七万余篇投稿作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们连续刊载本届活动的一等奖作品和专家点评,一起来学习下!今天推出的是八年级佳作选登。




八年级一等奖作品选登



(选登作品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这就是区别

(1号题)

华二初级中学 王忆瑗

“从义利饼干行过街到平安戏院,全市唯一的一个清洁的二轮电影院,灰红暗黄二色砖砌的门面,有一种针织粗呢的温暖感,整个建筑圆圆的朝里凹,成为一钩新月切过路角,门前十分宽敞。”我喜欢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优雅、奢靡而又无限缠绵。


这样的场景今天或许已经不复存在,可上海这份艺术气质从未变过。上海的各大美术馆里,世界级的大师展览一个接一个。去年看过一场兰登国际的“万物与虚无”,展览的主角是雨屋——顾名思义,一间不停地下着雨的屋子。以数字三维和计算机3D感应技术为基础,雨屋里的雨不会淋到人。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观众多,舆论自然也少不了。网上有不少观众表示:“我觉得它是用来拍照的娱乐。”还有人说,“它只是很受朋友圈欢迎的艺术。”雨屋究竟是艺术还是娱乐?带着这种疑问,我走进了雨屋。


说时迟那时快,雨声瞬间攻占了我的听觉。似龙吟,似虎哮,似马嘶,似狮吼,如千军万马般,径直扑向我的耳膜。若只是一瞬间倒也罢了,这雨声前赴后继,一声未了,一声又起,不给我留一点反应的时间。


带来这般巨响的雨则更加震撼,简直称得上“浩浩汤汤”。漫步这场倾盆大雨中,雨水在头顶上神奇地停住。仿佛被暗空间包围一般,现场灯光幽暗而神秘。偶尔,有调皮的雨点不受控制,落到我身上,激起略微的凉意。整个空间,弥漫着夏天的味道,仿佛真的在下一场大雨——一场永远不会停的雨。


我任由感官被这大雨所占领,思绪却飞出了雨屋。


一次次疯狂的排队记录,可见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对艺术的痴迷与追求到了怎样的程度。生活在上海的我,对此颇有感触。2014年的莫奈展,2017年的詹姆斯·特埃尔回顾展,这两场在魔都社交圈掀起大浪的特展,当时排队的时间之长,展馆内的参观者人数之多,至今历历在目。对许多人而言,过去的艺术似乎是高雅、小众的代名词。如今,艺术离我们越来越近,大家都可以接触到的艺术,它和娱乐还有什么区别?


环顾四周,我试图从雨中找到答案。不少来看展的游客在大雨中拗着造型,聚光灯横向照射,现场逆光感觉极佳,随手一拍简直都是大片。他们尽情享受着雨屋带来的快乐——无论是拍美照,还是朋友圈获得的称赞。之前的疑惑再度浮上心头,这些“亲民的”展览,究竟是真正的艺术,还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披着艺术外皮的娱乐?


雨并不理会我,仍旧从天花板上落下。每一滴雨水,都似乎要狠狠地砸向我,却又避开我所在的地方。无论走到哪个角落,水滴都完美和我擦身而过,仿佛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正庇护着我。抬起头,望着水滴从空中自由落体,恍然间,不知是自己在上升,还是雨滴在下落。茧一般,大雨包围着我。


走走停停,直到穿过这一场“雨”,回头看时,刚刚灯光营造的效果全然不见,一片敞亮,只剩摆拍的姿势在不断地停顿、动作。刚才经历的一切梦幻全是虚妄,而此刻自己却那么清醒,甚至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受。深深的孤独感袭来,被大雨占领的感官渐渐回到我的身体中。


恍然间我似乎明白了,艺术孤独的本质从未变过。在大雨环绕中,在雨声震耳处,静心体会。耳边的雨声消失了,身边的人消失了,就连我自己,也似乎消失在这雨中,和大雨融为一体。心中深藏的感受,为艺术所调动,喷涌而出。


艺术与娱乐,就像天才与疯子,本身就只隔了一条线,却有了千差万别。艺术带来的感觉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可以久久回味;而娱乐只是感官的刺激。娱乐仅仅取决于观众爱看什么,取悦于人,而不是在于创作者想表达什么;而艺术则恰恰相反。为什么我们喜欢娱乐?因为娱乐能简单直接地带来快感,让我们放松身心。但艺术并不轻松,因为我们要努力去理解,用心去体会。


可就算有着千差万别,艺术和娱乐却总像大树和攀缘植物一般相依相存。我不由得再次想起张爱玲笔下的电影院,不正是艺术和娱乐相结合极好的例子吗?展览亦是如此——在展品中思考是艺术的体现,拍出美美的照片发朋友圈则是娱乐的享受。由此可见,艺术和娱乐的区别并不是那么绝对。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旦怀着娱乐的心态,任何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都只是饭后消遣用的谈资。没有一颗敬畏的心,谈何艺术?


总而言之,究竟是艺术还是娱乐,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同一样东西,怀着艺术之心之人,与仅仅着眼于娱乐之人看到的全然不同。我想,这就是艺术和娱乐区别。

图 / 视觉中国



这就是区别

(1号题)

兰生复旦中学 万洲桐

出生在中国的西医院,我生命的起点,在那个充满消毒水气味,墙壁刷得很白,无影灯光刺眼的手术室。自小,又听闻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再大了,知道了《本草纲目》、李时珍、华佗……儿时的我懵懂无知,常常疑惑,同是治病救人,中西医的区别到底在哪?


大人们的说法总是千篇一律,用药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其中的内涵,却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点点被体会。


小时候,一次突发的肺炎,父母抱着我冲进了新华医院。哭得撕心裂肺也不能阻止年幼的我被抱到冰冷的平台上拍X光片,看着渐渐合上的门和灯从暗到发出红光,我抽噎着不敢出声,机器开始移动,我只好死死闭住眼睛用双手紧捂着耳朵……


那次肺炎以后,我留下了哮喘的病根,成了西医院的常客,每到春秋换季总要去光顾几次。而我也渐渐习惯于冰冷的机器和针头,白色药片和亮橙色糖浆……


验血、打针、看牙医……一个个给曾经的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可怕记忆的地方,到现在大了再去,也总能听到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


看西医的流程总是相似,而比起漫长的等待候诊,真正检查看病则显得是那么迅速而简短。排了许久的队终于到我,隔着衣物也能感到听诊器金属的冰凉,压舌片带着碘酒的味道,检查报告上的数据密密麻麻……医生边问边写,病历本上的字我似乎从没看懂过,最后开药,取药,走出医院,有些恍惚。


哮喘一直未根治,大了一点,妈妈便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医。


妈妈把我领进了她的诊室,厚重的红木们关上,隔绝了候诊室的喧嚣。十二月的暖阳洒在木地板上,透过拉下一半的窗帘,我看得见零星的灰尘舞动。空气中,是温热的淡淡的草药香气。我抬头,她笑得很和蔼,挥挥手让我坐下。问了症状后把我的手放在一块很软、干净的素色垫子上把脉。她的指腹按在我冰凉的皮肤上,似乎带着一丝热量,让人很安心。交代完结束后,她开始写药方。我还记得她的字很好看,蓝黑墨水,清秀小楷,写着似是《诗经》中会出现的名字,颇为赏心悦目。


拿着她开的药方去开药,很多个用黄褐色纸包好的小袋被包在一个大袋里。回家打开,是一次煎的剂量。不论曾经是多么美丽的花草根茎,袋子里的它们大多早已被晒干而多为不起眼的大地系色,可其药效被长久地保存,发出淡淡的药香。十几种不同的草药被倒进了砂锅,相生相克维系着最终目的的平衡,伴着“良药苦口利于病”被喝下。


回家煎了她开的药,淡淡的苦,喝完后的余味却有些微甜。


中药的效果确实比不上西医的合成药来得迅速明显,偶尔妈妈也会焦虑地提出担忧,她只是淡淡地一笑,用一贯的语气说着,不能急。那一个冬天,我的手脚渐渐有了些温度。


我再没看过中医,但中医给我的那种感觉和味道,是我在从小看到大的西医中不曾体会到的。


在西医院,我也不是未曾遇到过和蔼可亲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的医生,但他们终究难逃那在雪白充满消毒水气息的房间工作的模式,离不开机器和检查报告,习惯性的快而直接,好像永远那么匆忙。


中医药的人情味,在于那温暖的指腹,是冰冷的听诊器没有的;在于那有颜色有香味的草药,是那白色的药片没有的;在于那有阳光有药草香的诊室,是那阴冷消毒水味道的病房里没有的;在于……


我想,这就是区别。



这就是区别

(1号题)

市西初级中学 江依臻

什么是区别?字典告诉我:区别,就是把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认识它们不同的地方;但是有一本《魔鬼字典》告诉我:区别——在可能的情况下,找出令某人或某事讨厌的特质。两本字典截然不同的回答,同时也用最好的形式告诉了我区别的含义:以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行为去做一件事,这就是区别。可又有多少人,发现区别后,敢冒险去用不同的方法去做相同的事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我第一次明白这件事,还是在我刚刚进校戏剧社时。


作为一个新人,我当时还有点拘束,特别害怕演得不好丢人。当老师让我们排队一个一个表演《奥赛罗》中间女主角苔丝狄蒙娜的一段时,我跑到队尾,想先看看别人怎么演的。按着她们的动作演,肯定不会出错。没想到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注意了,每个人要演得不一样哦。”什么?我站在队尾,前面那么多女孩子,演到最后能有什么不同?我慌了手脚,这一段是说奥赛罗因为怀疑苔丝狄蒙娜对她不忠,在宴会上对她发脾气,要演出的也就是女主角的害怕和不安而已,除了露出害怕的神色和动作,根本没有其他的表演方法。我看着第一个女孩上前开始表演。果然,在男主角发火时,她一脸惊慌失措,倒退两步,回答的话都开始颤抖。我的心往下一沉,这样下去,等轮到我还有多少发挥空间?我必须想一个办法,找到不同点,演出我心中的苔丝狄蒙娜和其他人的区别!


可,角色就这一个,台词就这几句,到底从哪个地方入手?事情有两面性,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我都知道。仔细想一想,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得区别在哪里?我拼命回想着。让奥赛罗自卑,不相信她的根本,是两人的身份区别。身份区别……我灵光一闪,区别?对啊,这就是区别!苔丝狄蒙娜身为元老的女儿,会因为丈夫平白无故的火气而感到害怕,但绝不会失态,她的家教不会允许她当中表露出害怕。应该是镇定!所以,我的塔斯狄蒙娜和其他人的区别就是这份镇定,和镇定背后掩盖不住的惊慌。我要演出她先镇定,去掩饰惊慌。可是,这样真的可以吗?之前没有人这么演过啊。这一刻我才发现,道理我都懂,想法我也有,但这一份勇气,这一份表现区别的果断和自信,才是我缺少的。抬头,发现还有两个人就到我了。突然想起之前听同学说到过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你,看没看到是你的事;他们,信不信是他们的事。”我当时羡慕说这句话的人所拥有的自信和勇气。仔细想想,其实很多事情,根本不是没有想法,没有主意,只是因为没有人这么去做,所以害怕,无论结果好坏,不敢承担。许多次我们都站在这样的分岔口,只是差一步,只是缺少这一步的勇气,仅此而已。但是,这就是区别!不同的选择,无论结局是否相同,定下判定依据,作出选择的那一瞬间,结局背后的意义,已经有了区别。


后来,我还是去按照自己的想法,演了属于我自己的,区别于别人的苔丝狄蒙娜。事实上演完以后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好评如潮,也没有恶语相向。但我真的很开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乐。直到今天,我依然很感谢自己那天的选择,和那天从心里涌出冲劲和勇气。之后的很多次,我都站在这样的路口,但是“没有人这样做过”已经不会是我作出选择的标准。恰恰相反,它会成为我的勇气。与其在那里感叹自己和别人没有区别,只是茫茫众生中的一员,不如在自己有想法的时候,做选择的时候,多想一想,再拿出份勇气。


大事小事道理皆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可一开始,世界上无改革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但是中国凭借自己的气魄和勇气,努力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当时的中国,站在如此大的一个交叉路口,选择一条新的道路,需要多少的勇气!有没有这一份勇气,有没有这一份气魄,有没有这一份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这,就是区别!这,就是我中华泱泱大国,和世界的区别!


区别无处不在。在做选择时,有没有新的想法,是区别;有了不同想法后,不同的选择,是区别;选择之中,不同的判断标准,是区别;但是,倘若没有选择后行动的勇气,这就是彻彻底底的区别!起跑线的区别!连做的勇气都没有,谈什么考虑,谈什么想法,谈什么灵感,全都功亏一篑!其实,区别一开始就已经存在,所以,拥有一份勇气,多给自己一份力量,再给自己一扇新的大门,多一个机会。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

图 / 视觉中国



十年余调

(2号题)

进才中学北校 马晓荷

十年前


一条蜿蜒绵长的小路,路边繁花似锦,阳光肆无忌惮地穿过弄堂口三棵半高的梧桐,打在路面的石板上,像那熠熠生辉的时光。空气中,我感受到了温暖味道。小时候,我便和我的偶像--我亲爱的的外婆,一起住在这弄堂里。彼时的我,每天过着无忧无虑,风轻云淡的生活,恬静而又美好。


夜阑时,暮色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悄悄地撒落下来,笼罩了整个大地。我与我的偶像便搬来两个小板凳,端坐在家中一台像素不高的小电视前,侧耳认真地听着那几首小调儿。那调,时而婉转悠长,时而低沉浑厚。电视中传出的声音,和着外婆的的浅浅吟唱,传遍整个弄堂,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第一次听这调时,我便觉得,这调是绿色的,湖水绿,因为我听出了万水千山,雾雨朦胧,更有余音绕梁的韵味。我记得一个夜晚,温暖与柔软扫过外婆黑色的瞳仁,她告诉我说,这叫京剧,是她的整个青春。我那时还小,不懂外婆说的是什么意思,便只是点点头。童年的梦中,那流丽悠远的唱腔、兰花般的玉指、黛青的眼眉、巧笑的美人、震天的锣鼓、如泣的胡琴,隐隐约约地留在我的脑海中……这戏梦人生的幻觉,是这般烂漫。于是我便陷入这种幻觉不能自拔,也就从此爱上了京剧。


我与外婆一起亲手缝了戏服,虽说不如电视上的那么雍华艳丽,但却也不失美感,反流露出一股素雅的感觉。外婆又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找出泛着银光的头饰来给我带上。我们便整天跟着电视机里的人咿咿呀呀地随便唱上两句,只是呓语罢。


第一次清晰地听到外婆的京剧,是在与外婆一起唱《苏三起解》那个名段的时候。当电视里传出重振旗鼓、紧锣密鼓的声音时,外婆便郑重其事地开始引吭高歌。“苏三离了洪洞县……”第一句出来便是燕语莺声、娇翠欲滴、无穷韵意。我不觉惊了,外婆的唱功原来如此之好。一句“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接上,我的心头便不觉跟着外婆那抑扬顿挫,娓娓动听的调,翻腾起浪花来。只见外婆迈开缓缓的步子,三尺水袖,左比右划,像一朵盛开的人间四月花。眸子悄然恍惚,我想外婆便是被时光留下痕迹的美人吧。最后一句“低头离了洪洞县境。”悠悠地了了此曲。我望向外婆那漾开的眼角,满是笑意,便知道,外婆的青春是多么绚烂的桃红柳绿、是多少女孩子向往的莺歌燕舞、姹紫嫣红。


后来,我便称外婆是我的偶像,在巷子里到处宣传我的偶像。外婆总是洋溢着夏花般的笑容慈爱地看着我。我自己很清楚,我的偶像,不是什么盖世英雄……但是我想活成的她的样子,在一方小小的“戏台”,演绎着千百年来的各种人生,细细感受那些扣人心灵的美好曲调,传承着一种唯有我们国家才有的宝翠。


一个眼神,一个身段,一颦笑。日子过得悠悠,我每天都随着我的偶像学习京剧,其实也不能说学得多好,但也算有点苗头。我的偶像每天也都会为我唱一曲调儿,《春闺梦》中的小夫妻俩在“南梆子”的曲调中,如花间双蝶一般,戏舞连连,最后水袖一搭,一切尽在不言中;《游湖》中“老成”的许仙对着西湖叹出一句:“真乃是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是赞美西湖还是赞美她身后同舟的白蛇?听曲儿的我也早已心知肚明……偶像的声音依旧如歌似水,独具风韵:有时凄美,若露滴竹叶般泠泠作响,耐人寻味;有时浑厚得如雄鹰展翅时的一声长鸣,振聋发聩;有时婉转得似深情交融时的一行热泪,温润又爽朗。


我恋着年少的一切——无论是散发着淡淡香味的花儿;随风舞动的草;还是那一段段小调儿;以及,笑颜如花的外婆—我永远的偶像。我多希望风轻吹,叶轻晃,一切就能陪我到天荒地老。


十年后


可惜,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转眼十年过去了,离开弄堂后就鲜有回去,我离开了我的偶像,前去与父母一同居住。来到市中心以后,少了几分宁静,却多了几分繁华。


每当轻风拂过,思绪飘至过往,我都会想起我那如梦般的“戏曲儿”生活,耳边似瑟瑟想起那仍旧熟悉的乐声,那一段段调儿,似乎已然不再是那样单纯的惬意,而是一种深深扎根的回忆。


而我的偶像——我亲爱的外婆,则是一颗深深扎根在我心田的种子。我觉得这颗种子是金色的,灿烂耀眼,有一种敛不住的闪光,就像是太阳与星芒的闪烁。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将悲伤驱赶,取而代之温暖的力量。


只是时过境迁,时光荏苒。那一张温柔而熟悉的面孔消失了、彻底消失了。视线渐渐模糊,慢慢闭上眼睛,是有什么湿润了皮肤。我只知道,我再也听不见那令人莞尔的声音了。


风很清澈,随身席卷起几片落叶。那年少的梦,和她,始终是我的挂念。只是,无论在已结尾的故事中如何声嘶力竭,却还是唤不会那最初的模样。那压箱底的戏服——我曾经与我偶像一起亲手缝的戏服,也已渐渐泛黄。


长大,时光告诉我,这叫长大。要放弃很多,遗忘很多。命运齿轮会一直不可遏制地转动,然后,一去不复返。我明白,那段被夕阳镀上金边的旧时光,终究尘封在缥缈的光束中。


我哑声轻轻开口吟道:“苏三离了洪洞县……”。泪,不自觉地落了下来。


十年余调犹绕梁。


我的偶像,你听得到吗?您在彼岸过得好吗?请您经常回到我的梦里好吗?……


图 / 视觉中国



再温一壶月光下酒

(2号题)

宝山实验学校 杨至臻 

林清玄先生离世的那天,我正准备着出门远游的行李,那时的我刚看到消息,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先生教我做一个干净,温柔,真实,努力的人,教我以光明看世间,教我以温柔渡恶人,这样的人,我却再也见不到了。


先生教我以平淡心看世界。我曾经一度想做一个特别的人,一个稚嫩的少年步入社会,心里向往找到自己的江湖:谁待我好,我就待他好到死;谁若待我不好,我就从此怀恨在心。直到那时我遇到了先生,我读到“我们要轻轻地走路、用心地过活;我们要温和地呼吸、柔软地关怀;我们要深刻的思想、广大的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我才终于大彻大悟,先生是一轮明月,照亮这大地众生,我内心的黑暗才得已无处藏匿。看破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过是一个大城市每天微不足道的插曲,都平凡,都渺小,甚至毫不起眼。先生却告诉我,做一个平凡人没什么不好,坚持自己喜欢的事物,做一个真实有趣的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是以,先生成为了我的偶像。


先生教我以欢喜心过生活。上了初中,我开始有些不堪重负,陌生的同学,严苛的老师,繁重的学业,还有从指尖流逝的时间,这些都压的我不堪重负。世界是黑的,我见不到光明。我追寻,我迷茫,我颓废那时先生却告诉我“对顺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温柔即是强大,先生这么说着。先生的温柔是一束月光,悄悄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才见到明月当空,皎洁无双;先生的温柔是一瓣莲,馥郁献他人,那清丽的文字教我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先生的温柔是一捧水,包容万物,我却知道再温柔的水也会在严寒下成为坚冰,这样的温柔,才能保护身边的人。雪花、眼睛、阳光、蝉鸣、晚风、美梦、月亮、落日、傍晚、潮声、雨后……这些都是多么温柔的词语啊!正因为先生,我开始发现了周围的风景,用眼看,用心悟。心有好风景,不怕别人煞风景,借你一轮明月,一路前行,一场好梦。


先生教我以珍惜心待时光。曾经在手机上看到过先生的一则趣闻,先生说他不愿把时间浪费在剪发上,每次若是头发长了,他就拿来一把剪刀,这边剪两下,捋一捋,那边修一下,拍一拍。看到结尾,我不禁笑出声来,心里却惭愧不安起来:真是罪过,我的偶像那样珍惜时间,我却毫无罪恶感地玩着手机,多么可笑啊!这也是我和先生的区别啊,时间是如此无情,它从美娇娘的脸上走过,在青年挺拔的脊背上驻留,我却认不清自己了。“你要克服懒惰,要克服漫长的白日梦,要克服一蹴而就的妄想,不要将人生中最好的时间荒废,慢慢成长吧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人最难的,是克服自己的劣根性,可人还有最美好的品质。


林清玄找到了自己的“道”,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个人找到了,我也可以!“出发吧,孩子。”我听到他这样低吟着,出发,出发,愿你找到新的世界,每一天都有新的爱与欢喜,不沉溺于昨日皇冠,不为琐事停留;愿你用心待这如水光阴,胜利的荣光落到你的剑锋之上,出发,一往无前!


先生成为我的偶像,不过二载春秋。我错过了先生多少岁月,迟到了很久很久,先生却说,你来得刚好。我知道,他从未停止脚步,也从未放弃他的温柔善良,先生放下的笔,由我们来执起!

图 / 视觉中国



谈偶像精神

(2号题)

位育实验学校 陈凤耘

纵观古今,上有归藏,下有聊斋,而今文学题材中也广泛存在着志怪的鬼神故事。在古时就有幻化出的种种被崇拜的对象。这些偶像,被称之为——神明。这些妖魔鬼怪神佛道法之说,都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撇开神话的真实性,也有称,神便是完美的人。


“神理昭昭思可原,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


女娲盘古,玉帝王母;舜尧重华,大禹白虎。威威始皇楚汉争雄。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黄土造人,彩石补天,愿意因弱小的生命而付出自我,哪怕自我也只是沧海一粟,以白虎青龙朱雀玄武镇守四方,守护华夏靓丽的文明。黄河的浩浩汤汤,水患给沿着河流周边而生存的氏族部落带来了无边灾难。禹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过无数穷乡僻壤——他的努力最终成为世代铭记的故事。


如果盘古放弃了开天辟地,如果女娲并没有造人没有用彩石补天,如果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没有镇守四方,如果大禹与鲧一般,也把他人的生命和国事当作儿戏,那又会如何?


——牺牲本我,以自己绵薄之力造福天下,却冥冥之中具有无上神力。


这是偶像。


当年韩信打破垒垒坚守,乌江边项羽最终没有退后。他拥有那份不回头的决绝,颠倒了世人,也颠覆了成王败寇的传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环而不为玦。


最终他的傲骨注定会流传千古,注定会成为凡人眼中的璀璨星河。他的豪情壮志义薄云天,不屈的精神,成为多少将领的榜样。


如果项羽如韩信一样体会到了伤春悲秋,受过胯下之辱,又如果他过了江东卷土重来——那项羽会不会如韩信一样?只是,如果他过了江东,也会被后人嘲笑而不是敬佩吧。


在独处荒僻的地方看着铿锵铁骑,明明身后便是安定之所,却转而微笑慷慨地以自己的生命换取自己又或者是整个大楚的尊严。  


——在精神上永不屈服,舍己以完全的;能带动世人学习的,显示与众不同的。


这是偶像。


阳明先生的心学广为流传,想必很多人都如雷贯耳。“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这句话在当时看来何等气派?此心光明和事上炼,这心学中总纲中的总纲,又是如何绝妙?在龙场悟道,淡薄名利笑观天下,文武双全,温言待人使劫匪强盗都败在他手下——轻松到似乎没有耗费一兵一卒。而这种宽大的胸襟,这种轻松,却是他在不断历练中创造出来的。需要经历多少坎坷和不如意最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戴上冠冕仍承其重,至最后亦不忘本心。


多少学子向往他,学习他,继承他的思想,直至今日心学的地位也不可小觑。


他镶嵌在心学这颗明珠里。娟娟溪流潺潺不息。


——有自己思想,开天辟地。广阔内里却创造了两个学派从未停歇的争锋。是赐福与天下,又如双刃剑一般。


这是偶像。


唐虞商周,秦汉魏晋,唐风宋曲,明志清书,民国中华,乃至现世——


这上下五千年来有多少故事,有多少被称之为神的人——


他们都犹如负非常务,行非常道,提点世间。


这些偶像,绝非如今很多荧幕演员,仅仅为名利而唱跳的,为娱乐他人而存在的人而已,我们应当学习为国家付出的,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那些前辈们。


在无数的四季更迭之中,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他们中的有些或许泯灭在历史长河里,但他们的故事仍在那个时代中演绎了一遍又一遍——


他们的灵魂和精神依旧护佑着华夏文明,与中华大地同呼吸,传承着不败不屈,福泽天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图 / 视觉中国



耕种自己的土地

(2号题)

上南中学东校 黄嘉扬

我的外公是个普通地道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是一个小人物,是千千万万个中国的农民之一,可是他却是我的偶像。


在我眼里,我的外公无所不能,他会做很多的工具和玩具,我的童年,因为有了外公而变得色彩斑斓。比如摘石榴,外公有他的“绝密武器”:拿一根细长的竹竿,在竹竿的一头,绑一个网兜,兜口上绑一个铁丝,把铁丝的两头做成一把简易的“小钳子”。外公让我先把网兜对准石榴,手抓住竹竿的另一头,使劲得拉,石榴就落进网兜里了。


如今我已长大,外公也老了,他的头发已经斑白,黝黑的脸庞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虽然随着年岁逐增,他的背也越来越弯了。今年国庆节,我们又回了老家,第一天,妈妈就让我去帮外公种贝母。贝母是老家一种名贵的药材,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踏着一条蜿蜒的小道,听着小河欢快的奔流声,我们来到了地里。外公已经开始耕地了,只见他头戴斗笠,佝偻着脊梁,两只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住耕地机,专注地一遍又一遍地耕耘着脚下的土地,直到整块地的土壤都变得疏松柔软,那架势根本不亚于一个青壮年劳力。


外公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要种贝母赚钱啊?难道外公是“葛朗台”?我边心里嘀咕着,边看外公忙碌着。


耕好了地,外公便开始整地,他先将土块打碎耙平,然后在土壤上撒上各种肥料。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才真正开始种贝母了。只见外公拿起一把七齿耙子,开始开坑,那耙子和泥土撞击的声音充满了节奏和韵律,美妙极了。没多久,一条条整齐漂亮的七孔浅坑被开垦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了。我看得惊叹不已。


三年前,外公被检查出了肺癌,这一晴天霹雳把全家人都吓蒙了。可外公在上海做完手术,休养了几个月后,更坚决要回老家了。家里人都不让外公再下地干活,可是一回到家,外公就扎进了地里,怎么都不愿意歇着。


想到这些,我明白了:外公绝不会是“葛朗台”!他应该是太热爱这片土地了!


我们小孩子干的活就是将贝母种子一颗颗放入坑内,这是整个工序中最轻松最没有技术性的活,但我还是感受到了耕种的艰辛。因为虽然已入秋,但太阳还是像个大火球一样烧着我们的脊背,脸上被太阳晒得火辣辣地疼,汗水顺着额头流了下来,没过多久,我更大汗淋漓了,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还时不时的有些小飞虫来叮咬我身体裸露在外的皮肤,我真想放弃不干了。


可是看看外公,他的额头上也滚动着汗珠,汗衫早已经浸透,而他,虽然伴随着那急促的喘息声,他依然一下又一下地挥动着手中的锄头……


没办法,我和妈妈坐在田边小憩,便闲聊了起来。


“外公天天干这些农活不会累、不会厌烦吗?他的身体吃得消吗?”


妈妈说:“外公的一生都在耕种他自己的这一片土地,怎么可能厌烦呢!几十年来,他依靠这土地,用结实的臂膀扛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那现在他已经不用养家糊口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的干活呢?”我又问。


“这是他的精神寄托。他不想让自己成为废人,那样他会比死还难受。”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这几个字。


我突然明白了,外公的快乐就是丰收,他的希望就是播种。他耕种着田地,耕种着希望,也耕种着自己的身体。这不就是许许多多中国普通农民的写照吗!


其实我们所有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在耕种自己的土地。放眼古今,哪一位真正的成功人士不是经过艰辛的耕种之后,才能有所收获?


李时珍遍尝百草,终成《本草纲目》;曹雪芹,举家食粥,完成红学巨著;贝多芬,把琴键当作自己的土地,艰难地播下音乐的种子……“自古华山一条路”,要登上人生的巅峰,靠的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不是投机取巧的行为,而是脚踏实地的付出——在自己的土地上挥汗如雨,精耕细作。而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学习就是我需要耕种的土地,这是一块必得由我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我绝不能企望有谁来代替,更没有理由放弃。


此后的每天,我就像是那个热衷于土地的外公,满怀着激情投入到学习中。每当累了,想放弃时,眼前总会出现外公那不停劳作的身影,我便有了无穷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秉承外公那专注的坚持不懈的耕种精神,到了一定的时节,我的土地上必将会是金色满园,禾黍丰茂!


这就是我的偶像,一个一辈子在土地上耕种的普通的中国农民,但却是我成长中的精神家园!



限制

(3号题)

曹杨中学 吴怡萱

你从小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


见过你的人都这么夸你,然后你就腼腆地笑一笑,任由大人们继续侃侃而谈。


绘画、读书、写作,你的爱好也完美地契合了所有人对乖孩子的认知。


你听着别的同学向你抱怨父母定的条条框框,然后淡淡地笑了笑。


你压根不觉得这些是条条框框,在你这里,“限制”这个词模棱两可。


你从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这样的烦恼。


进了初中后,同学约你出去玩,你答应了。那是她的生日派对,她请了很多人,计划也定得好好的:放学先一起去快餐店里占位置买点东西吃,然后再去旁边的乐园里玩,玩好了再一起回来吃饭。很完美的计划,于是你跟他们一起去了。然而,在他们疯玩的时候,你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快餐店里掏出了一沓作业,偶尔在有人来时说句“抱歉,这里有人”。因为当天的作业当天一定要写完。这条规矩你从上学以来一直遵守到现在,都快刻在骨子里了。他们自顾自地玩,你也乐得其中。可他们似乎忘了时间,转眼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你想起父母说五点前一定要到家。于是你收拾了书包,一边道着歉一边道着别。你觉得他们眼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奇奇怪怪的,你讲不清。你想起小学里一次爸爸陪着的生日聚会,想起同学们的眼神,里面似乎也掺了些什么。你懂了,但你又不想懂。到家后,你高呼了一声“到家啦!”,然后什么也没说。


后来,你发现你的数学有些跟不上了。于是父母决定让你去上辅导班,你也同意了,毕竟自己的成绩总是要挽救一下的。可你没想到,妈妈却突然和你说,数学班的时间和画画班的时间撞了。她说让你自己选,可你明白她话里有什么。之前他们不止一次地说过退出画画班之类的话,因为觉得太费时间。可你毕竟学了八年。那是你学了八年的画画啊!你这样想着。那份刻在心里的热爱谁也不知道。你第一次那样强烈地觉得父母的话如此刺耳烦人。可你没有办法,或许是你自己认为没有办法。你妥协了,就像你多年来习惯的那样。家里所有的美术材料都被扔掉了,你心里的那份痛苦与失落却无从诉说。你把那些情感积攒在心里,在发呆的时候一遍遍地回味。


再后来,是你的生日。你说喜欢吃这一家的牛肉面,可他们却选了那一家的宁波菜。你说你喜欢吃这个奶油蛋糕,可他们却说那奶油太多。你说你想去4D影院看场电影,可他们却带着你去了庙里祈福。你只想一家人好好在一起吃顿饭切个蛋糕,可一位要去修车,另外一位又要去公司。你问为什么,他们说是要适合全家人,要健康,其他的不可抗因素也无法调节。可你想,这是你的生日。你想,这大概是你过得最憋屈的一个生日。


回想起种种,你窝在被窝里鼻头莫名有点发酸,你努力地忍着,可能也是习惯所致。


你从小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


父母给你限制的“条条框框”,你从未不听过,你总是认真地听完,认真地执行,就算心里不服,也没有丝毫逾矩。可你现在打心眼里觉得不甘心,凭什么自己一定就得被限制住。现在没有同学再愿意与你出去玩,也没有画画的乐趣。你想着,为什么会这样。你懂得换位思考,你也知道父母是为你好,那些大道理你也都想得明白,你只是单纯的憋屈,你只是单纯的不服,你也许只是不再那么想被限制了。可你突然又想到,给出命令的人是父母,执行命令的人是你,可是谁让你中规中矩地执行命令呢?似乎又没有,从你记事起,你就一直在“条条框框”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回想起这一路,给出问题的人是父母,给出答案的人是你,可又是谁促使我给出了这一答案呢?


是你。


做出选择的人,是你自己。


若说限制是条条框框,活在框里还是活在框外可是自己选的。


这一题,没有正确答案。


可这一题,对你来说还有点难。


你想得头疼。


你还是那个很乖的孩子。


当然你也是个有思想的孩子了。 

图 / 视觉中国



在骑行中感悟——限制与突破

(3号题)

西南模范中学 曹嫣然

漂亮的流线型车身,乌黑的带缓震的把手,厚实的带碟刹的轮胎,我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准备与父亲一道,完成我14岁的第一场旅行——骑行50公里。


“爸,为什么这附近没什么高楼大厦呢?”途径徐汇滨江,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这里沿江一带却只有蜿蜒的步道和成荫的树木,我望着眼前的景色,不禁疑惑。父亲抬头一望,便答道:“因为这里是江边呀,国家有规定,沿江一带所有建筑都有高度的限制,这样举目远眺,才会形成城市美丽的天际轮廓线。”“原来如此。”我想象着假如一座座的高楼不受限地搬到这里来,挡住所有视线,怕不是要有多郁闷啊,我皱眉,心想限制有时的确是好的。


我们很快略过江边,又绕过熙攘的人群,穿过高耸的现代化大厦和低矮的旧时代平房,逐渐来到了上海的郊外,我看着四下无人,便想要骑到主干道上,没想到被父亲一声喝止,“就算没人也要遵守规定啊!不能越过路边的白色警戒线啊!赶紧到旁边来。”此时烈日当头,我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浸湿,甚至还不时有汗水滴到我的眼睛里,再加上被父亲训斥,我有些受不了了,“哎,爸,我真不行了,休息会吧。”


我们停在路边小憩,此时双腿如灌铅般沉重。我擦干汗水,却依然抵挡不住阳光的炙烤,“要不我们回去吧。”我试探地向父亲提出。“不行!已经走了一大半了,难道这个时候你要被体力限制打败吗?”父亲果断地拒绝了,我只好再次骑上自行车,咬紧牙关继续前进。


郊外人烟稀少,伴随我们前进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农田和远方小砖房的影子,微风拭去了我脸上的汗水,清新的空气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我努力不去感觉重复蹬行的枯燥与酸痛。伏低身子,抓紧把手,模仿专业运动员的样子,试图冲破体力的极限。耳旁轻拂过的微风渐渐变成了凌厉的哨音,似乎还夹杂着父亲鼓励的声音,催促着我向着目标奋力前行。


“我们到了!闺女!”父亲在前方呼喊着。我抬起略有些僵硬的头,却瞬间被惊诧住,那是一片黄色的海洋,油菜花随着清风如波浪般起伏,一直延伸至远方。阳光为它们披上一层薄薄的金色外衣,就连风也不舍得猛吹,只是轻柔地抚摸着那一朵朵娇嫩的花蕾。它们抚平了我的疲惫,所有的辛苦与坚持,冲破极限的选择,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我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这次旅程,它带给我不可磨灭的心灵震撼,也带给我一些思考——那便是限制。滨江建筑高度的限制,自行车必须走专用道的限制,这些规矩保护了我们的美学享受与生命安全,它们限制着我们的行为,是整个社会得以规律运行的保障,是秩序的守护者,是我们自愿也必须遵守的守则。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精神与思想也受到禁锢,如果刚才的旅途中我妥协于体力的限制,便也不可能见到那美丽的自然奇景,只有勇敢地放飞心灵,挣脱灵魂的枷锁,才能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有所收获。


限制存在的意义,不仅是社会的保障,更是一种考验,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精神灵魂是否勇于冲破桎梏,是否能够不惧艰险。



风筝

(3号题)

虹桥中学 崔智慧

一只橙色的风筝在天空中挣扎着,显得亮眼。它试图脱离风筝线,去触碰云端,却被风筝线无情地拉扯住。


风筝渴望自由。它想呆在大自然里,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它可以无拘无束飘在云雾间,树林间;飘过城市,飘到最高处俯视整个地球。


一切幻想都被风筝线打破。每当风筝尝试突破高度实现自己对于自由的幻想,风筝线总会用自己坚韧的身躯限制住它。风筝线视风筝为自己的一部分,它认为风筝不能离开它,它需要自己的保护。它在看着风筝摇曳时也十分开心,但它会时刻紧绷着拉住风筝,就算是筋疲力尽,就算是疲惫不堪。因为它知道,这是为了风筝好,如果风筝飞走,它会遭遇它不需承受的苦难,风筝线只希望风筝能和它一起安稳度过一生。


风筝不明白风筝线为什么要这么限制它,这是它自己的选择,不关线的事。它甚至常常思考为什么自己从一开始就是被风筝线限制住,而不是反过来呢。它喜欢飞,喜欢微风拂过自己的感觉,喜欢太阳照耀自己的感觉,喜欢花瓣吹过停留的感觉。这是它的天性,它想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于是它每天都在努力着,努力离太阳更近些。它厌恶风筝线的束缚,每日都期盼着能够离开它。


风筝不相信风筝线所说的危险,认为那只是借口。风筝线不理解风筝说的梦想,认为那是冒险,即便它知道自己伤害到了风筝。它们每日在风筝的大喊大叫,风筝线的忍气吞声中度过。


终于有一天,风筝终于无法忍受,用尽全身力气,挣脱风筝线。风筝线拉住风筝数个日月,早以疲倦,但它硬撑着,妄想着可以像从前一般牵制住它。此时一阵风吹来,风筝趁着风还在,奋力一拽。


“啪!”线断了。


风筝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它看着身下的风筝线离自己越来越远,落在了草地上。‘我……自由了。我自由了!’


它兴奋到了极点,它内心一直渴望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没有了限制,它变得轻盈,它越飞越高,如愿感受到了云雾的轻抚,看到了浓密的树林,看遍了城市,它大口呼吸着自由的气息。风筝看到太阳欢迎它的到来,它高兴地想要飞上去。可是情况渐渐变了,风吹得它东倒西歪,刺过它,它下意识想让风筝线抓紧自己,可它看到的只是渺小的树林。一只鸟撞破了它亮橙色的身子,风筝完全失去了平衡。刚才的幸福幻灭,剩下的只是一片缥缈与绝望。它失去了意识,渐渐跌落回了陆地。最后一秒钟,它脑里只剩下了后悔。


绿地上躺着一条风筝线,还有一只破碎的橙色风筝。花瓣掉落在了它们身上,花香散开在周围。这是它们最平静的一刻,没有互相的不理解没有争吵,它们自由了。

图 / 视觉中国




名师点评

八年级组一等奖作文点评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姚为洲


以“这就是区别”为题,佳作三篇。被授予“写作之星”称号的王忆瑗同学,写自己参观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艺术展,对“雨屋究竟是艺术还是娱乐”产生疑问,进而思考了“如今,艺术离我们越来越近,大家都可以接触到的艺术,它和娱乐还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作者阐述:“艺术带来的感觉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可以久久回味;而娱乐只是感官的刺激。”又进一步阐述:“艺术和娱乐相依相存;究竟是艺术还是娱乐,取决于人的内心。”在说理时,作者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张爱玲笔下的老上海“平安戏院”、前些年观看过的“莫奈展”和“詹姆斯·特埃尔回顾展”等材料,增添了文章的立体感。还有,“似龙吟,似虎哮,似马嘶,似狮吼,如千军万马般,径直扑向我的耳膜”,“这雨声前赴后继,一声未了,一声又起”,“有调皮的雨点不受控制,落到我身上,激起略微的凉意”,描绘“雨屋”下“雨”的情境和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惟妙惟肖,富有感染力。该文立意深刻新颖、思路清晰流畅、材料丰赡精当、语言生动形象,在几篇佳作中确实出类拔萃。万洲桐同学以自己治疗肺炎的经历,写中医与西医的区别,虽有立意偏颇之嫌,却见作者感受之真。江依臻同学写自己在学校戏剧社排演《奥赛罗》,努力表现属于自己的、区别于别人的苔丝狄蒙娜,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致而又真实。


以“偶像”为话题的一等奖文章,共四篇。马晓荷的《十年余调》,以喜好京剧的外婆为偶像,纵向叙述“十年前”和“十年后”与外婆在一起的生活片段;黄嘉扬的《耕种自己的土地》,以“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外公为偶像,也用纵式结构,先略写自己童年时的外公,后详写自己长大以后的外公形象。这两篇文章叙事具体生动,注重细节描写,人物个性鲜明,笔端流露出作者对“偶像”的眷眷深情。杨至臻的《再温一壶月光下酒》,以林清玄先生为偶像,横向安排“先生教我以平淡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珍惜心待时光”三个方面的材料,具体而有条理地把自己从先生的作品中获得的教益娓娓道来,对先生的崇拜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以“限制”为话题,三篇文章各具特色。吴怡萱的《限制》,写一个“很乖”的孩子,父母给她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她“总是认真地听,认真地执行,就算心里不服,也没有丝毫逾矩”。字里行间充满同情,通篇用第二人称,更见这种同情的真挚。曹嫣然的《在骑行中感悟——限制与突破》,由“滨江建筑高度的限制”和“自行车必须走专用道的限制”,想到“这些规矩保护了我们的美学享受与生命安全”;又由“旅途中我妥协于体力的限制”,想到“不能让自己的精神与思想也受到禁锢”。联想自然,说理辩证。崔智慧的《风筝》,用拟人化手法,编写了一则寓言:“风筝渴望自由”,但“一切幻想都被风筝线打破”,“风筝不明白风筝线为什么要这么限制它”,“不相信风筝线所说的危险”,终于有一天,风筝“无法忍受,用尽全身力气,挣脱风筝线”,“落在了草地上”。以风筝为喻,借喻说理,告诉人们:要自由,不能不受约束。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比喻缺少新意。


(注:本文图文版权系新闻晨报杯组委会所有,未经授权,严禁盗用。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新闻晨报杯”组委会所有。)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