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向未来的管理?这场管理科学学会盛会管理学界大咖们畅所欲言


作者:董川峰
编辑:董川峰
时间:2019-12-18 18:18

“在商学院教学中,有的教授还在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学生,让他们从事明天的竞争,这是我们商学院需要引起警惕的现象。”在12月15日举办的“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上,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王方华教授认为这是需要商学院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让象牙塔里面的教授们面向未来去研究和准备知识,去培养商学院的学生,去帮助正在市场上应对激烈竞争的企业家?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1979年11月20日成立,至今正好40年。

“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主题为面向未来的管理,由上海管理科学学会联合复旦、上海交大、同济、上海财大、华东理工、上外、华东师大、上海大学、上海理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上海地区21家商学院主办。

王方华教授表示,今年的大会对上海管理科学界是一次大的聚会,也是对上海管理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的一个纪念。大家打破门户,21家商学院共同进行学术成果的交流,体现了最前沿、最包容、最开放、最务实的理念,体现了上海管理科学界共同的追求。

五位主论坛演讲嘉宾围绕“面向未来的管理”进行了主题分享,共同探索管理与管理学之未来!


在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看来,未来已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管理里面说变不稀奇,稀奇的是说不变,能不能找到那些定海神针那才是本事。首先不变的是商业逻辑不变,第二个是管理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另外管理学的三大任务,分析要素和主要内容都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对管理的根和本的追求也没有发生变化。”

什么是管理的变?徐飞认为,商业范式在变、管理世界主客体在变,另外管理研究的范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面向未来的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的发展战略是八个字---“纵横交错,知行合一”,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建立能源板块、医疗大健康板块、汽车、零售、半导体等25个行业研究团队。通过组织行为来推动、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商学生态。

院长陈方若说,科研和教学是商学院的本。但目前很多商学院的学术论文是从学术中来到学术中去,和实践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象牙塔自娱自乐的现象非常严重。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我觉得未来有真正创新意义的管理学理论还是不可能在商学院当中产生。我们希望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商学院,但是我们的路径、方法、优势是扎根中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认为现在这个时代最缺的是优秀的管理人才,因为在很多的科技和生产活动当中,包括在消费过程当中只讲规模,不讲效率,由于没有有效组织和管理,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现在管理学院除了头部几所商学院申请率在上升之外,其他都在下降,有的几乎要关掉了。管理学院在这个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管理学院未来的使命究竟是什么?陆雄文提出,管理学院要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到国际经济当中的企业家、商业领袖和高级管理人。开放办学、跨学科、跨领域、跨学校边界、跨国界,要跟商业结合,和各个商业和非商业的组织都要去研究、结合。

他希望将来管理学的教授起码要掌握两门学科的知识,可以是原来学物理的后来再学管理,或者原来学管理后来学计算机的,具备两个以上知识才能成为管理学的教授。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李垣院长对企业制度突破的能力有深刻的研究。他说,制度突破能力体现了企业在制度创新、社会变迁与创新发展方面推动变革的创造性,要有与以前商学院建设不同的能力、路径,要整合不同机会的主动性,开创新生态系统的能动性,比如说主观能动性,包括企业家本人。

世界十大著名的管理思想家、量子管理学和量子领导力理论的奠基人丹娜·左哈尔教授阐述了量子管理学理论,尤其是在面对未来,量子理论、量子管理学和量子领导力给大家带来的从系统的角度、从变化、从相互纠缠等方面的很多思考。丹娜的演讲成了这次论坛的最大亮点。

论坛上,《研究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故事》、《面向未来的邮轮产业发展战略》、《敏捷共创与行动学习》、《神经科学与管理》、《新时代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与管理》等15个分论坛进行专门性的主题分享,展现各高校商学院的研究成果和特色。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