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织带、土布扎染、渔网编织、生煎馒头制作、老八样烹饪……23多项奉贤本地传统文化技艺,想不想全部体验一下?怕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做?如今,只要住一晚奉贤四团镇的“吾乡民宿”,就能让你体验这些传统技艺!
“挖掘本土文化,赋予民宿独特灵魂,让市民零距离了解‘非遗’等文化的魅力,提升民宿的经济潜力,发扬和传承本土文化,让市民亲身体验到扎根乡村的快乐。”四团镇事中心副主任刘宣兰介绍说,“很多市民游客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民宿体验。”
“怎么吸引人,怎么留住人?”作为“吾乡民宿”主理人,聂蕾经常在思考——乡村民宿要走得远、走得好,就要立足乡村,载得起游客的乡愁,“这就需要文化的承载和支撑。”
要让乡村民宿的“土”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要挖掘本土文化的魅力。为此,四团镇通过挖掘全镇33个村居的文化资源,将一批传统文化技艺以点单的形式进入民宿,一下提升了民宿的“吸引度”。
“我只需要点单,就能在预约的时间里,通过亲手制作一条织带、学刻几笔刻纸、拼装一艘木船等。”张启林拿着一张传统文化体验清单,作为村民,他感觉这有别于以往的、其他的民宿,“点单式,可以真正满足市民对于传统文化不同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乡村民宿的内涵。”
芦花蒲鞋技艺传承人项根官已72岁,但他对“传统文化进民宿”的热情度和支持度都极高。“芦花蒲鞋,已经没有几个人会了。”项根官坦言,芦花蒲鞋,是采用芦花、稻草和麻绳编织而成的一种鞋子,又称“红军鞋”,是通过一代又一代手手相传而来,但如今即使在乡间偏远地区,这种鞋子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芦花蒲鞋技艺,这对我来讲,感觉更像是一种使命。”
如今,23名各类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均做好了随时“被点单”的准备。在四团镇不少民宿因“传统文化”走俏,民宿业正成为传承乡村文明的新载体。
在“吾乡民宿”,30多岁的李建英定了一晚民宿,就“拜”了一位师傅—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传承人高长芹。“和师傅学怎么做盘扣,还是蛮有意思的。”李建英拿出两个盘扣,一个是自己做的,一个是师傅做的,“这个盘扣,难在盘球,如果球不成形,整个盘扣就不会圆整。你看,现在我和师傅之间就差了很多。”言语间,透入出了是一股对传统文化浓浓的迷恋,“我还要继续学,很有意思,而且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有意义。”
“要做好传统文化体验这张清单,也绝不仅仅是蜻蜓点水。要让游客与真正的文化传承人见面,才能更透彻地浸润在地方特色文化中。”在刘宣兰看来,这样才能唤醒“乡村味”。
为此,四团镇鼓励具有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人,走出家门、走出村居、走进民宿,手把手传授绝活,既能有效守护、传播、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真正保护传统村落的一种方式。”
乡村民宿要走得远、走得好,就要立足乡村,载得起游客的乡愁。换言之,人们向往的农村,期望感受的乡村民宿,不仅要在乡村,还要在乡村体验到所谓的诗和远方,即民宿主理人承接、当地传统文化传承人支持、市民游客乐于接受。刘宣兰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目前,传统文化清单已经进入一批民宿,未来,还会进入更多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