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此家书店也是大夏书店成立一周年后推出的第一家品牌授权店,与大夏书店总店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基于上海虹桥商务区地理位置而打造的独到特点。大夏书店·丽宝店依托于华东师大出版社品牌输出,立足于长三角,创新全民阅读服务方式,创新实体书店运营模式,通过一系列创新文化活动,提升闵行文化的影响力,呼应学习型社会、书香闵行的建设,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打造独具闵行区特色的文化新空间。书店位于丽宝广场内,基于“阅读人文通识,拓展知识边界”的理念,大夏书店·丽宝店推出一系列品牌活动,改变传统书店的格式化布局,打造情景体验式文化空间。
大夏书店·丽宝店契合华东师大悠久的人文传统,是集图书、讲座、展览、文创等活动为一体的书店品牌,将通过举办大夏读书会、美术馆奇妙日、博物馆奇妙夜、特色展览、大型赛事活动等,融合互动体验、休闲娱乐、工作学习等多个方面,打造闵行首家新颖、多元、有内涵、有浓厚文化底蕴的特色书店打卡地。
大夏书店·丽宝店将继续擦亮“大夏读书会”文化品牌,回应闵行、上海乃至全国重大文化需求,推出相关专题讲座。2020年将重点围绕在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连环画”艺术的宝贵经验,重回历史现场,由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邀请北大、华东师大、复旦、武大、首师大、四川大学、上海社科院等高校专家黎鲁、罗岗、毛尖、莫艾、朱枫、张炼红、倪伟、蔡小荣、顾炳鑫和贺友直的亲属等,举办“人民文艺的创制——连环画与社会主义文化”系列讲座13讲。探讨“连环画”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具“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艺术形态,是因为它在社会主义时期获得了新生,焕发了活力:一方面转化传统,融合新知,将不登大雅之堂的“画术”提升为人民美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克服盲目追捧市场的弊端,坚持“目光向下”的启蒙,成为了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可以说,连环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民文艺的特质,既打造出积极向上、正面乐观的视觉形象,以支持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又通过对本土传统的现代化改造和外来形式的本土化,创造出刚健清新、能动开放的民族形式。该讲座将在中华艺术宫、高校、丽宝等地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
书店将与上博学院、上海自然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等联合举办“博物馆奇妙夜”“美术馆奇妙日”,通过“1+3”的创新方式(即一场展览配套三场互动体验活动),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大众文化消费提供更丰富的选择。书店将整合博物馆公共文化美育资源,推出相关课程,涵括一系列好玩有趣、到自然中去发现、去探索的活动,包含自然探索移动课堂、手造活动、科普丛书、教育资源包、线上教育游戏等多种活动类型,打响闵行区、丽宝广场、大夏书店文化品牌,打造真正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跨界合作科普教育品牌。大夏书店与刘海粟美术馆合作让“粟上海”入驻大夏书店,通过展览、手作、互动体验,将美术馆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引入商场,如“版画与新城”展览、印章刻制、“渐入——变废为宝”互动体验等一系列有趣、有料、有创意的活动,普及美术知识,让参与者在商场里切身感受美术的魅力。
除此之外,赛事活动也将成为打造大夏书店品牌的内容之一,如“足迹”少年儿童大赛、国际童书展相关活动等。“足迹”大赛由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现已成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校外美术书法教育的重大比赛之一。据悉,第六届“足迹”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以“新时代新生活——Bob带你看世界”为主题,将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书店将与“海上文创”等文化品牌合作,引入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以及非遗文化等为主题的精品文创,打造“上海文创”集中展示地。“海上文创”是具有上海特征的市级文创品牌,它全面整合符合上海城市定位、价值内涵的本土IP资源,集结了包括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在内的百余家文博文物单位的2000余种优秀文创产品。
我希望大夏书店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将社会责任和科学发展充分结合,打造大夏书店独特的文化品牌,办成一家有灵魂的书店,成为读书人心中的丰碑。
——徐炯(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大夏书店会是一家很好的校园书店。因为它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华师大出版社,与校园融为一体。进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家社科人文书店,着眼人文精品与通识教育,是一家真正的书店。
——孙甘露(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大学周边一定要有书店,要加强大学周边的文化氛围。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视频图像时代的大夏书店,依然坚持用阅读改变人生,用阅读改变世界,用阅读去拥抱和创造新的时代……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书一世界,一字一天地。愿再多些大夏书店这般纯净的陪伴。
——袁筱一(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
看起来很日系,很低调,空间布局也讲究。这样的书店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期待大夏书店未来成为上海又一处文化地标。
——绿茶(著名书评人)
只要尽力,书永远都在你够得着的地方。
——刘忆斯(《深圳特区报》读书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