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头颅、花、塔楼、葡萄酒和玫瑰...3位复旦名师,带你读懂经典意象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20-10-07 18:31:05

 天鹅、头颅、花、塔楼、葡萄酒和玫瑰,在西方文学与绘画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象?

日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陈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静携新作《沙仑的玫瑰》来到上海最高书店——朵云书院旗舰店,3位明星教师,为读者讲述了6个经典意象。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沙仑的玫瑰》一书,脱胎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三位老师首次在复旦大学校内联合开设的跨学科、跨语种文学精读课。

“沙仑的玫瑰”这个名字取自《旧约·雅歌》“我是沙仑的玫瑰,是谷中的百合花”。这种生长在以色列海滨湿地的玫瑰,形状犹如郁金香或秋水仙,每株只开一朵花,高度可达十英寸,花朵的深红色深入肌髓,乃至于花萼呈黑色。三位老师的作品正如“沙仑的玫瑰”,极致绽放,犹如那片荒漠中秀美芳香的玫瑰。

该书从天鹅、头颅、花、塔楼、葡萄酒和玫瑰这6个经典的意象入手,从诗歌的意象阐析、绘画的视觉符码到哲学的纵横导引,透过国际的视野、广博的见闻和清丽的文字对三语文学和绘画进行解读,并挖掘了与其有关的独具魅力的人文故事与浪漫典故,配上神秘、高贵、迷离、荒诞、恐怖而又浪漫的画作,让读者宛如置身于承载着历史烟尘与依附着神秘灵性的异域殿堂之中。

此次分享会,因为活动场所安排在上海最高书店,与书中的“塔楼”意象特别贴合, 三位老师特别分享了英法德三语文学中的“塔楼”意象。

灯塔,水塔,防御塔,通天塔……塔楼是西方文学与艺术中的一个常见意象。

他们分别与大家分享了从神圣文本到世俗文学都象征混沌和罪恶的巴别塔、法语现代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声音》、在博登湖边的中世纪塔楼里散开长发任其在空中飞舞恣肆的德国浪漫诗人阿奈特·封·多斯特–霍斯豪夫,以及威廉·巴特勒·叶芝晚年最重要的诗集《塔楼》。被束缚在塔楼中,无所逃于天地间。同时也深锁在塔楼中,于自觉的幽闭中获得庇护。

跨学科、跨语种的综合讲解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如在“西方文学中的玫瑰意象”一章中,介绍了欧洲文学中的常客——玫瑰。

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是当仁不让的玫瑰诗人。而在德语文学中的玫瑰诗人里尔克漂泊的一生中,玫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晚年的《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还是法语诗集《玫瑰集》,甚至是那如谜般的墓志铭,玫瑰都长久地绽放,吐纳着芬芳。到了法国诗人奈瓦尔那首咏叹了“从摇篮到棺木”的爱情的十四行诗中,玫瑰甚至迷失了她的身份:“她手执的玫瑰,是域外的玫瑰。”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谈瀛洲说,这套书每本篇幅虽小,却有国际的视野、广博的见闻和清丽的文字。从一个意象入手,带我们畅游诗歌的神境。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教授 、博导卢丽安表示:“这里有诗歌的意象阐析,绘画的视觉符码,哲思的纵横导引;这软学术的美的体验,必定能撩拨起更多对文学文化求索的热情。”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