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傅聪因新冠肺炎在英国去世,“中华文化是我的一部分”


作者:殷茵
编辑:殷茵
时间:2020-12-29 08:28:09

当地时间28日,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于当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几天前,他被报道确诊新冠肺炎,他的学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孔嘉宁发文透露,因感染新冠病毒,傅聪正在住院治疗,“傅先生已经住院两周,一周前肺部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医生全力治疗,目前需要吸氧,比较积极的一面是还没到要上呼吸机的程度。”

不曾想,噩耗如此快地传来。

钢琴家李云迪发博哀悼,表示自己得知前辈离世后,“一时难以置信”。

傅聪于1934年3月10日出生于上海的花园新村,父亲是翻译家傅雷。

三、四岁的时候,傅聪已经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份。七岁半时被父亲的挚友雷垣发现其极高的音乐天赋,从此傅雷打消了让傅聪学画的念头,转而拜雷垣为师,学习钢琴,9岁时,他师从意大利著名指挥家兼钢琴家、时任工部局乐队指挥的梅百器为师,并在其门下受教三年。

1952年2月,18岁的傅聪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作了首次的公开表演,引起了国内音乐界的注意。

1954年,他赴波兰留学,1955年,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成为首位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音乐家。

匈牙利钢琴大师瓦萨里回忆:“我至今都还清楚记得傅聪的演奏,那是我听过最美的肖邦玛祖卡。我觉得他称得上最具有艺术性的钢琴家。我那时写信给家人,20页的信里有19页都在谈傅聪的演奏!音乐哪里有国界或学派的分别?我所听过最好的肖邦,可是出于一位中国人!”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结束后,傅聪留在波兰学习钢琴,直到1958年底提前毕业。

1958年12月傅聪离开波兰,移居英国伦敦。

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与包括梅纽因、巴伦鲍伊姆、郑京和等在内的许许多多国际著名演奏家合作过;录制了约50张唱片;担任过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太后国际音乐比赛以及挪威、意大利、瑞士、葡萄牙、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比赛的评委;演奏的足迹遍及几乎整个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日本、大洋洲各地。

傅聪并不是一位炫技型的钢琴家,他演奏的肖邦、舒曼、舒伯特的作品中,有着一种深邃的东方韵味,尤其是对肖邦作品的动人诠释,使得乐迷们给了他“东方钢琴诗人”的雅号。

别人眼中,他是一位天赋型的钢琴家,但看不到的背后,是他对钢琴狂热般的努力。

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这个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结构,儿子对父亲可以说敬畏有加。

傅聪是琴童的样板。据说,他小时候按照父亲的规定,每天不分上午下午,数小时地练习弹琴,有时弹得十分困倦,手指酸痛,也不敢松弛一下,只好勉勉强强地弹下去。

对时间一向吝啬的傅聪,每天近11个小时与钢琴“促膝谈心”,而且绝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上了年纪后,他逐渐把练习时间缩短为6小时。他说,自己天生手硬,从小童子功又没练好,所以一日不练就不行。

父母对于傅聪在音乐上的影响深远。

即便是在那个年代完全靠书信往来,更别说是越洋书信来往时间长久,也是不厌其烦的给以儿子傅聪思想上的引领。《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傅聪说过这样一段话:只靠音乐学音乐,是成不了大师的,要靠生活中的所有元素成就音乐。

而语言和文化,正是音乐发展的重要元素。

“事实上所有国家的音乐都跟它的语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傅聪说,他在国外讲学时经常用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来诠释西方音乐,西方人对此很感兴趣,而且在听过解释后感受。

傅聪一生奉献给音乐,性格又倔强,因此与自己的孩子交流很少,儿子傅凌霄甚至管他叫“怪东西”,傅聪回忆说:“有一次我弹琴正弹得来劲儿,无意间发现他站在那里窃笑,他感觉非常奇怪。他不能理解我练琴练得这么苦,为什么还天天坚持练。”

谈及父亲傅聪,傅凌霄说:“父亲不会开车,不会用手机,不懂上网,更不会发电子邮件,要感谢我的继母照顾他。他不像别的父亲,能跟儿子坐下,教导他们如何选择。我记忆深刻的是,7岁时,他忽然来到瑞士,到学校看我,他为老师与同学们弹奏钢琴,大家‘哇’地惊呼,那次我特别骄傲。”

作为钢琴教育家,傅聪和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保持密切的关系,许多中国钢琴家受其重要影响。

著名钢琴家陈萨、王笑寒、盛源等都是傅聪很欣赏的学生,给他们上过很多课。

年过八旬,傅聪先生依然时常出现在观众视野中,以及各大音乐学院的大师班上。傅聪曾与上海音乐学院签了3年合约,定期给钢琴大师班授课。如今“傅爷”的尊称,已在校园内传开。老师与学生都喜欢听他上课。

“中华文化本就是我的一部分,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并没有对此有所改变,如果没有中华文化就不是我了,中华文化和我是完全一体的”,几年前,回到国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傅聪曾这样说。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