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字化转型,如何确保老年人的参与感?叶炳权:强化50-60岁准老年数字化运用教育,发展智能养老产业 | 上海两会时间


作者:周到君
编辑:吴琼
时间:2021-01-25 11:05

今天上午9点,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专题会议,主题为“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1年首个工作日,上海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任务到2035年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国际数字之都的目标,为了落实好这些目标任务,需要广纳群言,广谋良策。

市政协委员叶炳权主要关注老年人及残疾人数字共融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过去几年通过“互联网+”拓展政务,持续构建信息化平台和进行大数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了数字化生活模式。

如何提升老年人及残疾人的素养和数字共融,以确保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城市数字化美好的获得感?

对此,叶炳权的建议是:

第一,全面调查全市社会民生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现况和未来推进的时间表,统合尚不通用覆盖范围尤其涉及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范畴以及目标人群在数字共融的获得程度,包括软硬件的连接和数据流量无障碍使用的模式。

第二,建议按年龄层划分介入策略,强化50-60岁准老年的数字化运用教育,同时针对高龄老年人和残疾人鼓励与同住家属或者医养体系机构协同办理。

第三,鼓励公司通过青年创业计划,共同研发老年科技产品和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例如居家防盗系统和医疗监护、预防老年退化训练计算机等等,更新服务需求,减轻照护压力。利用大数据拓展医养服务和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专题研究和设计网上服务平台,及时协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排解困难。

第四,鼓励老年人、残疾人加入城市网络社群,可以解决他们的孤独感。同时还要预防网上犯罪、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瘾预防的法规和配套服务,提升他们数据管理和信用回复。

第五,澳门特区政府通过跨部门统筹协调推进电子政务,对于老年人、残疾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此,我们可以加强彼此合作交流和经验借鉴。

图片:封面/视觉中国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