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起源于苏州,兴盛于上海。
评弹里的故事是生动的,闪烁着生活的智慧,又带着一点烟火气;评弹的气韵是温润细腻的,足以令人忘忧。当人间烟火融入江南气质,就有了亦俗亦雅的评弹艺术。
评弹《高博文说繁花》,改编自金宇澄的茅盾文学奖获奖沪语小说《繁花》,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间,阿宝、沪生、小毛等一众上海人的生存状况。曾在上海度过童年的导演王家卫在一气呵成读完《繁花》后感叹:“这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作为《繁花》作者,金宇澄说:“写《繁花》的阶段,我耳边一直有一位苏州口音的上海老先生,一个人慢慢讲,声音不愠不火,不高不低,再麻烦的背景名堂,再吵闹的男女对白,先生总是笃定泰山,有哭有笑,有俗有雅,说得源源不断……” 台前幕后,两位先生,两相呼应。
高博文本身带有江南文人特有的风雅气质,被评弹听客们誉为“吴韵一哥”。高博文也注意到这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这本小说当初一问世,就有很多朋友来告诉我,说它很适合改成评弹。《繁花》包含大量经过文学处理的沪语对话,非常适合改编为评弹。”
由此,评弹《高博文说繁花》诞生。演出一改两个演员一坐到底的传统评弹形式,五个演员在舞台上有说有唱,有演有讲,既是说书人,也是剧中角。
兼具传统韵味与创新体验,自2016年首演后,《高博文说繁花》作为“让年轻人一听就会爱上”的都市评弹,演出不断,好评连连。
作为上海媒体人中的一位资深评弹爱好者,周力也是高博文的戏迷,他喜欢评弹,常常在周末会去看上海评弹团的评弹演出。周力曾经写了很多评弹的内容,他告诉周到君,自己总共写了近百篇评弹题材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其中阅读量过万的文章有很多,其中有一篇关于严雪亭(评弹艺术家、弹词流派“严调”创始人)题材的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因为写评弹,他意外收到一位未曾谋面的忘年交送来一箱珍贵的评弹磁带。随后,周力将这箱磁带转交给王家卫监制的《繁花》剧集剧组,据说,这些吴侬软语有望在剧集中出现。
26日的上海会客厅节目,将邀请上海评弹团团长、“吴韵一哥”高博文走进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与嘉宾周力一道聊聊海派评弹《繁花》的故事。
直播嘉宾介绍:
高博文: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评弹团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师承弹词大家饶一尘、陈希安、赵开生等诸位先生,台风潇洒,功底扎实。代表作品有长篇弹词《珍珠塔》、《文征明》、《描金凤》、《明末遗恨》,中篇评弹《四大美人》、《林徽因》,评弹系列演出《高博文说繁花》等,被评弹听客们誉为“吴韵一哥”,是当代评弹艺术的传承人与领军人物之一。
周力:资深媒体人、五星体育频道首席编辑、城市文化研究者、评弹爱好者、2020年上海“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
扫码即可进入本场直播活动(1月26日(周二)中午12:00开始),或直接点击高博文与周力搭侬聊聊海派评弹《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