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随着最后一块重约34吨的钢箱梁吊装完成。此举标志着北横通道辅助工程——长寿路桥工程顺利完成跨苏州河主桥结构合龙,为该工程今年6月底竣工通车奠定基础。
位于苏州河上的长寿路桥,是在1953年12月建成的,是解放后苏州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桥。长寿路桥东接天目西路,西连长寿路,是上海“三横三纵”骨干道路网络中东西向主干道之一,每天早晚高峰车流如梭。
此次工程由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建设,上海建工集团承建,进行长寿路跨苏州河中幅桥的重建。桥梁长度240米,桥梁宽度16米,桥梁面积3840平方米。工程以适应苏州河北部地区发展为切入点,以构建中心城北部东西向客运交通走廊,满足城市东西主轴方向的发展需要。
未来工程竣工通车后,不仅能够改善区域内机动车通行环境,提升水下通航安全,也将为提升将来周边滨河的开放空间及多样性的亲水慢行岸线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建设方披露,新建长寿路桥中桥体量虽小,但地处城市主干道,苏州河河道在此呈现锐角转弯,中桥夹在南北两幅边桥之中,浮吊无法进入,能够利用的施工场地极其狭小,传统的吊装方案和设备难以满足现有实际工况施工。
为积极践行“建好北横,便民利民”的承诺,建设者施工期间不占用两侧边桥路面,尽最大可能减少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建设者们还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自主研发设计了大型专用设备——QMD50T桥面吊。
该套设备的应用在上海尚属首例。它主要用以解决在狭窄空间内大跨度桥梁悬臂法施工难题。QMD50T桥面吊通过梁上运梁、梁上起吊、自动转体就位等系列步骤,实现中跨钢箱梁悬臂吊装,能满足施工安装精度高、施工效率高等多项要求。
“相比于传统吊装工艺,桥面吊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精准完成一块钢箱梁的吊装就位,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桥面吊的研发成功及应用,彰显着技术研发质量以及吊装操作水平。”上海建工建设者说道。
未来3个月内,长寿路桥工程将完成桥面附属施工,实现今年6月底通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