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作为世界瓷都景德镇唯一下辖县,是景德镇的根与魂。这里,既是红茶的重要产地,也是滋孕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息繁衍的母体土壤,现在它又孕育出了一种新的可能。
5月1日开始,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2 天内,将聚集20余个艺术项目,4项文化活动,1次乡村公共艺术展 。来自5个国家的20余位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创意人、摄影师、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这场乡村艺术盛事。
这场盛世由国际策展大师北川富朗担任顾问,“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团队实施的首个精致版地域型艺术项目。
在近期的发布会上,“艺术在浮梁2021”参展艺术家阵容名单首次公开,由21位中国艺术家以及4位海外艺术家所组成的海报墙详细介绍了艺术作品概念与实施方案,他们将利用闲置民房、废弃仓库、荒废空地和茶山创作作品,打造艺术场景化,生活艺术化的村落。
“艺术在浮梁”经过多次调研后,将“大地艺术节”首个中国项目落地此处,不仅仅是因为它得天独厚的美丽风土,也是因为这里的特殊人文历史,在每一次拿着历史资料脚踩土地的研究中,浮梁成了一个更加立体而多元的概念。
如何更好地发掘本土故事,用艺术的力量解决当地的问题?项目组期待着与观众们共同回答。
“艺术在浮梁2021”是主张“在地性”的地域型艺术项目。“在地性”包括讲述本地故事、使用本地材料、利用本地资源,以及本地的人参与。
从2021年1月开始,项目组邀请多位优秀艺术家、建筑师进行在地考察,他们通过本地灵感激发艺术创作。广袤的田野、高低起伏的茶山、和气友善的村落,到访者可以通过追寻艺术家们的作品,去感受和发现浮梁县和寒溪村独特的魅力。
■ 摄影:异想社
“艺术在浮梁2021”顾问北川富朗虽然无法亲自抵达现场,但正如他在视频寄语中所说的:
艺术需要在实地空间里进行感受。比如,脚踩大地的感受、锄草的气味、光线等等,对于空间的体验最为重要。但由于疫情的原因,以上这些都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希望人类通过五感去感知各种事物。这个艺术项目虽然会通过各种形式向外界进行宣传,但最终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实际到当地亲自感受和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所期待的艺术节。
当艺术家们脚踩大地,地域型的艺术语言和作为不再是提供简单的旅游和消费的形式,而是营造一个深度接触的场景,这会给来自城市的人们一次全新的、平等审视乡土的机会。
“艺术在浮梁2021”是为浮梁量身打造的精致版大地艺术节。它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间以全村为范围的,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
每一间展厅散布在村落各处,既是村民们曾经的家,也是他们未来的艺术“家”。
在艺术节举办的32天中,除了艺术作品,也会不间断地举办各种活动。
推出在地发掘整理的《寒溪村口述历史》,将成为这个村庄最朴实珍贵的新村志;由摩登天空旗下音乐唱牌带来茶田间的氛围音乐会,让视觉与听觉在自然中重新苏醒;周末将举办植根本地风物的乡村市集,发掘本土的记忆与味道;天堂电影院计划将露天电影带入村中为村民专场放映,同时作为公益计划,走向全国院线大荧幕。
这些围绕在艺术内容、艺术活动周边的所有作为,帮助村民们打开门、敞开窗,和到来者之间愉快交流共处。
据了解,此次门票将以护照通票的形式,搭配为每个作品特色量身设计的印章,组成一份结合了互动式打卡与入场通票功能的导览纪念手册。另外,项目团队也推出了在地文创品牌“18方”, “艺术在浮梁2021”通过引入国际艺术IP这样的形式,聚集知名艺术家在地创作,以艺术为核心,呈现多元艺术体验、丰富文创产品、综合性文旅内容的场景,系统梳理在地文脉,促进当地特有的区域资源、多元产业共同发展。
改造村落建筑,引入优质产业与资源,打造村落公共艺术项目,利用村里闲置的民房和空屋创作室内艺术项目,形成艺术生活化、场景艺术化的艺术村落。这些生发于都市的“公共艺术”,将在中国的乡村中产生哪些能量?
就让我们在这个5月的寒溪,看艺术、见浮梁、脚踩土地,重读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