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先生今年正好70岁,他是一位标准老宁波,上世纪50年代随父母从宁波来沪后一直生活在虹桥地区。来沪后,他老宁波习惯一直未改,平时喜欢吃黄泥螺、咸黄鱼、臭冬瓜,还特别喜食舟山嵊泗的黄鱼、带鱼和鲳鱼。
8年前的一天他偶尔路过“鲜引海鲜”门店,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之后,他经常去此店订购东海海鲜。习惯于传统线下购物,每逢开捕、休渔前4月份,以及11月至12月油带鱼上市季,3月份刀鱼、烤子鱼等渔汛,他都会兴冲冲地赶去该店订货。
平时他也会去菜市场关注东海海鲜销售动向,他发现菜市场海鲜与专卖店海鲜最大的不同是,菜市场正宗东海海鲜少,即使有东海海鲜供应,所售海鲜的规格较小、质量较差,如菜市场供应的东海小黄鱼大都在2两以下,其新鲜程度也大不如专卖店。
今年4月初恰逢郭老先生70大寿,于是,他再次来到“鲜引海鲜”预订东海海鲜,这次他想预订一条鼎鼎喜欢的野生大黄鱼。郭老先生表示,
“我晓得目前东海1斤左右的野生大黄鱼稀缺,故提前至3月初预订,结果在我生日前两天到货,机会难得,花千元吃一条1斤左右的东海野生大黄鱼还是很值得的。”
“吃荤菜海鲜排首位,海鲜东海海鲜排第一,东海海鲜我最欢喜野生大黄鱼,其次是东海油带鱼。”郭老先生承认,
野生大黄鱼太贵,平时经常吃吃不起,生日、过节等可以略微品尝,平时,他则以吃东海油带鱼、小黄鱼、鲳鱼等为主。
他回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东海带鱼、黄鱼、鲳鱼等他可以敞开肚皮吃,根本不用担心吃不到东海海鲜,但现在吃东海海鲜特别是优质东海海鲜需要悠着点,一是因为价格贵,二是因为需要的品种、规格难以买到,尤其是休渔期。“别说野生大黄鱼,就说油带鱼,一过3月,特别是禁捕后,油带鱼会变得稀缺,到这时要货,说不定价格翻番。”
为了能在休渔期吃到非常喜欢的东海油带鱼,他已经在本月初,花了1500元预购了12斤油带鱼,12斤可以保证吃3个月,直至8月东海开捕。具有50余年吃龄的郭老先生自有其吃的门道,他买回油带鱼后不刮鱼鳞,直接放入冰箱冷冻,吃时取出化冰、去鳞、洗净、清蒸。他告诉记者,
“东海油带鱼最佳吃法是清蒸,冷冻3个月之内,其肥嫩度、鲜度与刚捕捞上来时差别不大。”
“这两天东海海鲜日发货量已经超过1吨,比平时增加3成左右,发的货都是优质冰鲜海鲜,比如带鱼8两甚至一斤以上,鲳鱼超过半斤,小黄鱼4两以上。” 创建近20年的上海锦海食品有限公司一直以来以水产品供应为主,水产品供应以东海海鲜为主,该公司总经理葛锦海透露,往年禁捕前有人来要货、预订,但数量没今年这么多。
“要货企业以宾馆、酒店为主,也包括部分吃货直接来预订或零售,供应的品种以上海人最喜欢的东海带鱼、黄鱼、鲳鱼、梭子蟹4大类海鲜为主。” 葛锦海说,
20年前公司创办初期,来买海鲜的市民大都不大挑拣,主要是来贪个便宜,看看有没有打折海鲜。10年前,来他们门店预订优质东海海鲜的市民多起来,很多市民在预订时会对所需的品种、规格、新鲜度等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货也越来越多,吃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订优质东海海鲜的老饕更多了。” 葛锦海特别指出,
“如今客户来预订顶级东海海鲜,比如预订一斤以上野生大黄鱼,大都由我们根据市场行情报价成交。
来自舟山嵊泗海鲜市场的消息,今年以来,东海海鲜捕捞量较去年减少,估计减产2至3成,其中刀鱼较去年减产2成,烤子鱼较去年减产3成。另外,带鱼、黄鱼、鲳鱼、梭子蟹等均有不同程度减产。
减产加上临近禁捕导致价格上涨。嵊泗海鲜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禁捕前东海海鲜售价分别较去年同期上涨5-50%,其中优质肥壮梭子蟹价格上涨50%左右,最高零售价达到每斤150元;野生四两小黄鱼零售价上涨10%,达到140-160元/斤;一斤重的鲳鱼零售价涨至80元/斤。
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专家以及舟山嵊泗老渔民告诉市民,
东海海鲜只要保存恰当,在一定时间内其鲜嫩程度可以保持基本不变。比如购买部分新鲜东海鱼类,只要不刮鱼鳞、冷冻,带鱼可以保鲜3个月,黄鱼、鲳鱼等则可保鲜1至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