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可换上充满电的电池!上海非机动车新规5月起施行,“共享换电”在沪兴起


作者:潘文
编辑:潘文
时间:2021-04-28 18:48:15

5月1日起,被称为 “史上最严”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明确,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区域停放、充电……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充电更安全、便捷?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后,面向电动自行车的共享换电正在快速发展。4月28日,记者从哈啰出行了解到,自今年年初起,截至目前小哈换电已在上海闵行、旭辉等地区布设百余个智能换电柜网点,重点面向小区居民、商务楼宇白领人群及外卖、快递为主的商业配送服务群体,提供充换电服务。

智能换电柜是如何换电的?据介绍,居民使用换电柜时,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将充满电的电池与没电的电池进行更换,类似于“共享充电宝+智能快递柜”的组合。居民扫码支付押金取电池使用,使用完后更换将老电池还回取新电池。

智能换电柜将物联网技术和锂电池BMS管理技术进行整合,由换电柜、换电平台系统(WEB端)以及移动端换电APP构成。整个换电时间只需要10秒左右,就可以将一个满电状态的电池放入电动自行车内。

智能换电柜与现存的充电柜有部分差异,换电柜只需更换没电的电瓶即可;而充电柜则是需要将个人的电池放置柜内进行充电相关动作。小哈换电表示,换电模式将整体的充电安全风险从空间、时间的角度上与人隔开,避免安全事故,同时在电池的标准化、电瓶换电使用的效率、安全性等诸多方面均有提升。

相较传统的充电模式,居民出行用电无需在集中充电需求高峰等待或小区排队;普通接线充电方式往往需要2至8小时不等,充电柜约1个小时就可将电池充满,居民使用时则仅需几秒钟。

小哈换电负责人周树枫介绍,通过“换电”替代“充电”,不仅降低了电动车采购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电动车用户因入户充电等导致的小区内消防安全隐患,从而减轻政府部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难度。

“尤其在一些条件有限的小区,换电柜能成为相比充电更优的便民基础设施服务,解决城市民生痛点。” 周树枫表示,小哈换电的每块电池都具备定位功能,且需认证后才能放电使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电池被盗。

此外,从小区网点的使用情况看,一般集中充换电高峰在早晚通勤及下班时段,居民用户平均2-3天进行一次换电,布设单台电柜一天可覆盖最高100人左右小区用电需求。

据了解,经在功性能要求、通信管理、人机交互、安全防护、极端环境、电磁兼容等方面的严苛测试验证,小哈换电旗下换电柜已于去年通过《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技术规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标准认证,成为全国首家获得该项认证的行业企业。

自今年年初起,截至目前小哈换电已在上海闵行、旭辉等地区布设百余网点,重点面向小区居民、商务楼宇白领人群,及外卖、快递为主的商业配送服务群体,提供充换电服务。

业务相关城市负责人介绍,针对一些充换电改造条件有限的小区,目前企业也与街道居委会、城管、消防、公安等相关单位紧密沟通,通过政企联动协力解决更多“困难”小区充换电难题,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优化小区便民服务。



图片:受访方提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