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路隧道全长2.28公里,北起杨浦区江浦路、龙江路,向南穿越黄浦江至浦东新区民生路、商城路,隧道分为江中段和岸上段,双管四车道,直径约11米。
巧合的是,在建的轨道交通18号线轨交隧道也在江浦路穿越黄浦江,沿浦东民生路南北向推进,与江浦路越江公路隧道长距离多次上下叠交。
建设者披露,在所有上下叠交区段中最为复杂、最具难度的是江浦路隧道盾构段与18号线丹阳路站至昌邑路站区间隧道叠交区段,这也是黄浦江上唯一的公路隧道和轨交隧道合建叠交施工的隧道,两者最小垂直净距约为3.4米。
经由多次方案研讨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先上后下”、“先大后小”的施工方案。叠交段穿越施工期间采用人工及自动化监测手段,对江浦路隧道盾构段结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江浦路隧道盾构段管片设置纵向拉结,提高隧道刚度及抗变形能力。经过第三方测量的数据显示,各项指标都完全符合标准。
作为“十三五”期间上海大力建设北部地区越江设施的第一个开工工程,江浦路越江隧道计划今年年内通车。届时,上海北部区域越江设施间距将缩小至3公里,杨浦大桥等交通压力将得到有效分流,区域整体通行功能将得到显著提升。
在建的龙水南路越江隧道是上海中心城南部地区重要的越江通道,对增强黄浦江南延伸段滨江两岸联系、分流上中路隧道近江越江交通具有重要作用,建成后,从徐汇到浦东行车时间有望缩短至10分钟。
龙水南路越江隧道的重点服务区域为:浦东三林南部、前滩区域到上海南站、徐汇滨江、长桥等区域的中短距离交通,建成后可实现徐汇滨江核心区与浦东前滩地区的直接联系,优化黄浦江南段越江设施布局,均衡交通压力,增强两岸地区的交通便利性。
龙水南路越江隧道的隧道主线设计速度为每小时40公里,双向四车道。西起徐汇区的龙水南路喜泰北路交叉口,在浦西设置规划六路匝道,之后分南、北两线穿越黄浦江。北线至浦东新区海阳西路耀龙路交叉口,全长2.03公里。南线至浦东新区高青西路耀龙路交叉口,全长2.65公里。
浦西段龙水南路周边多为成熟小区,且道路下管线众多。为了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浦西段南北主线采用平面共线布置、上下叠层设计。线路采用单管双层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黄浦江,其后浦东分南北两线,采用两条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前滩大道,北线接海阳西路,南线接高青西路。
整个工程计划2024年12月建成通车。
银都路越江隧道,位于上海市南部近郊地区,呈东西向,是连通徐汇区、闵行区、浦东新区的重要通道。这项工程一旦建成启用,有利于推进郊区城镇化建设,还能缓解莘庄立交、S20西段、南段交通压力。
银都路越江隧道,西起徐汇区规划景东路银都路交叉口,东至闵行区浦锦路芦恒路交叉口,沿现状银都路延伸,全线经规划景东路、龙吴路、望月路、黄浦江、规划浦业路、浦锦路,全长约3.8公里。
建设者披露,这项工程的工作井施工难度大,盾构进出洞风险高。采用直径15.4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推进,采用精密的地基加固形式,结合井点降水,确保盾构进出洞安全。
还有,工程的相邻隧道间的间隔距离较小。盾构进出洞时,隧道之间的净间距仅为6.2米。南线隧道掘进施工时,由于邻近土体已在先行推进的北线隧道施工时受到过扰动,需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各项参数,减小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的影响。
盾构掘进时,需要控制的要点颇多,要克服长距离掘进、浅覆土施工、大盾构调头的难点,还有穿越防汛墙、码头、黄浦江等要点,必须对盾构姿态、设备运行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把控。为了确保该工程进度,建设者实行盾构推进与内部结构的同步施工。
银都路越江隧道总工期约50个月,有望2024年完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