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预报准不准?15条公交线22个班次,7班极精准,1班提早5分钟进站!生活数字化民生测评


作者:钟晖
编辑:钟晖
时间:2021-05-10 11:06:42

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人们,想必都有翘首以盼下一辆车何时到站的经历。记者最新了解到,沪上公交“到站信息预报”系统不断普及,目前,上海公交系统建设有各种预报屏5600多块,覆盖4000多个站点,公交车到站信息的预报精度和覆盖面在全国公交行业都名列前茅。

等公交车你是否还在做“长颈鹿”?是否“笃定”了许多呢?


前天上午在71路凯旋路站,两位老人在屏幕前有“惊喜”

“ 1250路10点56分马上要到了……噢,还有‘拥挤’的、‘适中’的、‘空的’三种颜色,我第一次看到!”前天上午,在71路凯旋路站,一位阿姨和她的老伴在电子屏幕前发现了“新大陆”——只见那屏幕里显示有“下一班”何时进站的时间,还有车厢“拥挤度”预报,红色代表“拥挤”,绿色代表“舒适”,黄色代表“适中”。

不一会儿,一辆1250路(71路支线)进站了,周到君注意了一下钟点,正正好好是10:56,和预报的一模一样。这个车站的公交班次预报是如此精准,那么还有其它线路呢,是否都令乘客满意? 

前昨两天,周到君对沪上的15条公交线路的22个班次的到站预报进行随机测验,发现中运量71路(含支线)的预报最精准,所测该线6个班次,预报“下一班”的时间与实际情况“严丝合缝”的有5个。

其它线路中,也有2个班次的预报与实际完全吻合。有6个班次的预报与实际进站时间相差1分钟左右。有5个班次比预报的相差2分钟。有2个班次的到站比预报的提早了3分钟。2个班次比预报的分别提早4、5分钟到站。

按照行业规范,早晚误差两分钟之内是正常现象。

周到君的实际体验及其他乘客的感受也是这样:预报功能的总体评价是“满意”。对与预报“不符”的提早几分钟到达车站的班次甚至有点“惊喜”,因为它给出行带来了快捷。


昨上午10:45,一辆548路比预报的提早4分钟入站

前昨两天具体测验统计如下:

久事公交监控可“照顾”到所有运营车辆

预报是如何实现的?

“预报很准的,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几位阿姨大叔都不约而同地对周到君提出这样的问题。

久事集团信息科技部总经理火炜告诉周到君,到站预报,主要要结合GPS车辆定位和车速信息、道路拥堵数据经验值,来计算预报到站时间。预报的精准度要通过技术+管理来提升。 

“公交云数据中心先收集GPS位置获得车辆到车站的距离、加上速度、路况;通过收集到上面的数据,再解决影响它不精准的因素,比如首末站发车时间要准点,每个道口红绿灯间隔时间经验值也不能忽视;这样预报的准确率能够不断提升。我们的到站预报时间,也是会根据实际修正,滚动刷新预报的。”

巴士二公司信息部副经理冯涛介绍说,预报系统的运作,首先要利用公交车上的GPS定位系统,实时知晓公交车运营的具体方位;其次,后台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撑。

“比如某条公交线,周一到周五,线路上的两个车站之间需要行驶多少时间,周六或周日又需要行驶多少时间,后台的基础数据库里有相关信息储存,为预报做支撑,可以推算出车辆大概要行驶多少时间可以到达车站。”

公交到站信息算法提供商李真也表示,要精准预报,就要结合GPS定位,还要对实时和历史路况建立一套复杂的数学模型,开发出一整套专门的算法。

昨天下午一辆732路进站时,前有自行车挡道,影响了车速

为何有“时间差”?

“预报有时会有稍许误差,或是途中出现了意外情况,造成与数据的不符,比如有车辆碰擦,或有行人乱穿马路等等,造成车辆行驶不正常,这种情况很难立刻被智能系统推算出来,在预报上就不能与实际相匹配。还有驾驶员的驾驶速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预报与实际有所不符。此外,GPS偶尔也可能出现故障,测不到实时车辆的位置,当然会影响到预报。”信息部负责人说道。

昨天下午,记者在蒲汇塘路站发现,一辆732路进站时,前面突然有两辆自行车慢悠悠地“氽”着,致使732路不能很快进站(见上图)。马路上的情况千变万化,会对公交车的行驶产生影响,从而波及到预报的准确性。

记者此次测到的一部分公交班次比预报的时间提早几分钟进站,甚至有提早5分钟进站的,据有关人士分析,这或是路面交通顺畅,驾驶员车速相对较快所致,一路畅通,造成了比预报的时间提前进站。现场的几位乘客对这样的“提早”表示“欢迎”,其中一位大妈说:“车子提早5分钟进站是好事,我们可以快点乘到车,越早越好!“

一辆71路支线1250路在凯旋路站

此次记者测到的71路(含支线)的几趟班次,预报“下一班”大都极其精准,但是其中一趟班次,最早预报10:57到站,后调整10:58,再调整10:59,实际到站时间11:00,相差一分钟。这是啥原因呢?

据分析,此次“时间差”很可能是由于车辆在前面的两个路口意外地吃到了“红灯”,造成需要几次调整所预报的进站时间。某些道口的信号灯数据的获取或有缺失,一旦车辆在道口遇到红灯就要停,例如原来按均速30-40码行进的车速计算的到站时间,就会有误差。

目前71路之所以“下一班”预报做得最出色,是由于这条线路有“专用道”而避免了社会车辆干扰。即便如此,71路尚不可能做到预报“下一班”百分之百精准,除了信号灯的因素外,还有“高架”的影响。据巴士三公司总经理周建平介绍:

“71路行驶路段大部分在高架下面,会出现信号飘移,GPS信号有时会出现滞后现象。且71路的行驶路段不是100%都有‘专用道’,其中有10%的路段没有‘专用道’,仍然要和社会车辆‘共用’,行驶途中或有变数,这也会影响到预报的精准度。”


视频中的阿姨对76、827路车站的预报很满意

阿姨真心称赞且分析起来很“内行”

市民刘阿姨每天都会搭乘76路公交车出行,由于沿途中的番禺路等路段经常有车辆拥堵,以前车辆到站时间常常没有定数,刘阿姨只能在站台上干着急,“我出来时正好是早高峰,以前车站也没有电子显示屏,车子啥时过来心里根本没底。“

如今,刘阿姨对车站出现的预报信息很满意,她还很“内行”地说:“有时会有误差,大概一两分钟吧,应该是行驶途中的路面有意外情况发生导致的吧。目前的公交预报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地铁预报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精准,何况在地面行驶的公交车呢。”

她还表示,对于一些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乘客来说,久等车辆不来的话会很焦躁,而如今76路沿线站点陆续设置“到站信息预报”屏幕,为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

“预报蛮准确的。我预先知道了下一班车何时到来,如果车辆进站的时间快到了,我就等着;如果进站时间较长,我就不等了,我可能叫出租车,甚至步行到宜山路上的家乐福超市。”


凯旋路上的71路车站

一旦没预报,乘客又成“长颈鹿”

公交预报给乘客带来了方便,而一旦没有,立刻会引起关注。前不久就发生了这样一桩“故事”。

龙华公交车站的显示屏出现故障,告知乘客“设备维护中,暂停使用”。这样,候车乘客不知道要等多久公交车才来,不免有点心急。

当时,该公交站的实时显示屏停滞了一个多月,乘客们有点不适应了,有一些老年人不会用手机APP查询信息,无助地站着干等,不知道车辆何时进站,有点心神不定。“以前能方便的获取车辆到站信息,现在没有了,大家像‘长颈鹿’一样远眺前方,看看车子来了没有。大家格外想念那块能够预报‘下一班’的显示屏。”一位乘客告诉记者。

这座车站停靠有7条公交线,居民前来乘车的很多,大家都期待车站上的预报功能能尽快恢复。经查,原来是车站的供电系统出现了“断电”,造成了屏幕一直没有恢复功能。为此,有关部门决定将这块屏幕该换为“墨水瓶”,可以不依靠电力就能恢复功能,此事已经落实,候车乘客的心里又“笃定”起来了。

智能维保系统远程监控预报屏

“一条线路的车站进行车辆进站预报,事先要对这个路段上所有线路的公交车数据进行融合,进行统一的推算。比如同样是星期一,对处于节假日的星期一和不是节假日的星期一,也是要区分处理的。”

安装一块预报屏幕是要有条件的,最好有电力接入的条件。沪上有部分公交站缺乏电力接入点,为此还专门设置太阳能供电设施。据供应商方先生披露:

“即使是完全没有太阳能供电的情况下,也能支持使用15天时间。在15天之内,如果有太阳能补充,就可以把电池全部充满。这样就可以实现免维护的状态。”

随着上海公交车站安装显示屏越来越多,仅靠人工巡查是很难发现设施损坏或故障,于是,运营方还在显示屏内安装一套“智能维保系统”,通过4G信号对其进行远程监控。据上海久事公交集团信息部披露,设施的温度、湿度,包括电压、电量等参数,通过后台都可以实时查询到。

宜山路车站上的显示屏

点赞:上海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达97%

上海开发公交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就开发了基于巴士通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的车辆到站信息预报系统。在2014年,运营方选择淮海中路嵩山路站,试点建设第一块55寸LCD电子站牌。第一代电子站牌为国内首创,以时间预报方式告知市民下一辆车的到站时间,可有效缓解大家等车过程的“时间焦虑”,提升市民出行的“获得感”。目前,沪上公交到站预报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7%。

不过,电子站牌的功耗较高,需要给候车亭供电,供电成本不低,还有部分站点缺少供电设施。为此,沪上开始探索太阳能和锂电池供电方式。2018年又试点建设采用太阳能+墨水屏技术的第二代电子站牌,为国内最早批量应用墨水屏技术解决无电站点的电子站牌。

“墨水屏电子站牌具有绿色环保、节能低功耗、阅读更优、强光下不刺眼的特点,已经在市政府实事工程竞赛中通过了检验。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第三代电子站牌,以数字化、智能化满足市民更高出行需求,提升公交服务能级。”久事集团信息科技部总经理火炜告诉记者。

到目前为止,久事公交集团已建成各类信息预报屏5680块,覆盖站点4471个,其中55寸LCD屏1333块,墨水屏3935块,32寸LED屏252块,站杆OLED屏160块。为实现精准预报,依托久事“云数据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依靠国内领先的公交到站信息预报模型,通过大数据积累和综合分析,近年来逐步克服高架道路、隧道等对预报的干扰,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逐年上升:2018年达89.76%,2019年达92.87%,2020年达95.48%,直到如今的97%!

 


视频:钟晖
图片:钟晖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