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评价:“当马蒂斯死后,夏加尔将是唯一一个懂得什么是色彩的画家”。
夏加尔说:“如果我们无愧地说出爱这个字,那么生活和艺术中的每件事都可改变……真正的艺术永驻于爱中。”
本周末,《爱即色彩——马克·夏加尔展》在久事美术馆开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夏加尔作品巡展,囊括了154件真迹。
看这场展览,需要以爱情故事打底。
在老家维捷布斯克,夏加尔和贝拉两人一见钟情。他是犹太人家的穷孩子,她是富裕的珠宝商的女儿,却达成了双向奔赴。情书中的典范由此诞生,夏加尔这样写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她的沉默是我的,她的眼睛也是我的。她仿佛知道我的童年、我的现在、我的未来的一切,仿佛她能看穿我。
除了情书,还有画作中“一辈子的女主角”,最经典的形象莫过于在空中携手飞行的恋人。夏加尔在自传《我的生活》中写道:“只要一打开窗,她就出现在这儿,带来了碧空、爱情与鲜花。”
而贝拉呢,不止成为了夏加尔的缪斯,还担当了无可替代的支柱。夏加尔自视为小丑,贝拉带给他爱的勇气。夏加尔用意第绪语写书,贝拉替他译成法语并得以出版。夏加尔在“艺术之都”巴黎获得新生,贝拉也曾在莫斯科接受过良好的古典主义绘画、喜剧和诗歌教育。
一对璧人,心意相通,故事的开局很美。不过,这样一份感情是否只有梦幻呢?也不尽然。在夏加尔的一生中,他以犹太人的身份经历过俄国革命、一战、二战,两人的感情也在风雨中渐渐堪比金石。
1917年,他们在探亲过程中遇到俄国革命,滞留维捷布斯克,这一段故事在电影《夏加尔与马列维奇》中有生动的演绎。夏加尔有志于重建艺术学校和艺术博物馆,他以一派天真相信:“艺术可以打败战争,而且它一定会赢。”
结果是,艺术学校办成了,但是和至上主义的创始人马列维奇及其拥趸产生了观点上的纷争,被自己创办的学校扫地出门。艺术博物馆从民间收集艺术品,遭致民愤。
在办学过程中,夏加尔还获得了女学生的爱慕,女学生上门请贝拉让爱。听罢,贝拉苦笑着说:“永远不要嫁给艺术家”,但她终究平静下来,告诉年轻人一个她不明白的道理:“一个人能飞翔,另一个人必须能稳稳着地。”
一个画家永远不会是你一个人的,他属于自己的灵感,他的画布、画作、新想法,但是不属于你。
这或许是为什么,夏加尔笔下的贝拉总是与他本人紧密相连——有时候是牵着手,有时候是不分你我的交错。
更大的考验守在二战。在故乡折戟,夫妻俩回到了“精神故乡”法国,马蒂斯、毕加索都是其友人。然而,伴随二战而来的迫害犹太人行动,终于迫使他们前往美国避难。1941年,两人逃往纽约,1944年,贝拉因病毒感染而猝死,年仅四十余岁。
悲伤击溃了夏加尔,他认为这是颠沛流离的生活所致。直到9个月后,他才得以重新拾起画笔,第一件事便是将贝拉画在画上。他终究画了贝拉一辈子——一直到贝拉逝世四十年后,一直到他也步入暮年。
仔细看年份,现场大多数画贝拉的画都创作于1944年之后,也就是贝拉逝世后。策展人马真正向大家介绍了《梦境》和《苍穹下的婚礼》,两幅画分别创作于1980年和1981年,此时夏加尔已年届93、94岁高龄。他尤其感动于《梦境》,此时,翱翔于整个城市上空的恋人终于回到了地面,安睡于鲜花之下。
在此后漫长的人生中,夏加尔又邂逅了一位情人、一位妻子。展厅现场,有第二任妻子瓦瓦和第一任妻子贝拉的画像的并置。并非理想的“一生只爱一个人”,但确有不同——画贝拉的时候,夏加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画进去,连带着蓝色的马等经典元素;画瓦瓦的时候,则是常规的肖像画。
“生命的终点是一束花,所以我们带着梦流浪”。每每“妙笔生花”,夏加尔一定会想起贝拉送的第一束花吧?1946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发表演讲:
虽然世间千难万难,但在我的心里,爱与对爱的希望从未被放弃。在生活中,就像在艺术家的调色板上,只有一种颜色可以赋予生活和艺术以意义——爱的颜色。
生于俄国(今白俄罗斯),成名巴黎,流亡美国,最后以法国为最后的归宿。行经的每一片风土,都融合于创作的源泉。
当然,故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夏加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故乡的土壤滋养我艺术的根”,丰富的俄国和犹太民间故事,犹太人的宗教传统,在夏加尔的画中俯拾即是。
有趣的是,“超现实”这个词虽然因夏加尔而设,但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定义。为什么呢?对他而言,笔下的世界虽然是颠倒的,但完全是真实的。
很多人都说我的画是诗的、幻想的、错误的。其实相反的,我的绘画是写实的。
在他的笔下,绿色和黄色是意第绪文化中代表荣耀的颜色,灰色和白色是故乡维捷布斯克的颜色,红色和蓝色是代表忠贞诚实的颜色,蓝色是爱的色彩。
对夏加尔来说,走上绘画这条路并不容易。不止因为贫穷,还因为犹太教的信仰是不允许画画的。
夏加尔创作了3大插图作品,分别是《拉·封丹寓言》《圣经》和《死魂灵》。前两者在本场展览同时亮相,充分的文字材料让你犹如在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巴黎则是夏加尔的“重生之地”。他说:“我追寻巴黎这座城市的光、自由和文化,用以完善我的艺术。巴黎如同太阳,照亮了我阴暗的世界。”
他曾为巴黎歌剧院创作了天顶画。这幅画与贝聿铭创造的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一起,被称为巴黎建筑中现代艺术与古典风格完美结合的双璧。
逛过了“莫奈展”的莫奈花园,打卡了浦东美术馆的“米罗展”……这个夏天的色彩艺术之旅,不妨用“夏加尔展”接棒吧!
时间:2021年7月31日-2021年10月8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地点:上海久事美术馆(中山东一路27号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