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业界关注的丁丁主题展“丁丁与埃尔热”即将于8月6日正式亮相(见本报此前预告报道),作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型展览。记者在今天前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探馆,以飨读者。
记者走入场馆,仿佛置身于一场鲜活的场景与漫画原作之中,更有意思的是,能与200多位曾在《丁丁历险记》中登场的角色相聚,看到那些熟悉的人物,真的是让丁丁迷们喜出望外。展览还结合埃尔热的创作手稿、笔记、绘画、个人的艺术品收藏,以及珍贵的文献资料、历史老照片等,让观众得以走近埃尔热充满思考、活力与好奇心的一生。
今天为记者做导览的是《丁丁历险记》版权方比利时莫兰萨公司中国代表王越,他可是国内骨灰级别研究丁丁的专家,而这次的展览也正是他的创意,关于他和丁丁的故事,我们会在后续有专访。接下来,我们继续进入展览正题。
这次的主题展览用的是倒叙风格。所以在导览之后,记者从第10个展区开始重新走了一遍,并梳理出如下10个展区的主题,希望给各位观众一种参考意见。
主题10:埃尔热,好奇的狐狸
埃尔热一直画个不停,他很年轻时就开始训练绘画,他的信条是照着自然画,后来每当一位绘画新手向他请教记忆,他都同样回答:画画,不停地画,照着自然画,用一个模特画自己所见。
主题9:一个神话的诞生
1929年1月10日,埃尔热的命运彻底改变,丁丁上路了,阿尔勒一直喜欢讲故事,他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对一切都很好奇,纯属自学成才,我们在《丁丁在苏联》的精美插图前停下脚步,感受黑白化的无声之美和线条化的记忆。
主题8:来自东方的教诲
毫无疑问,埃尔热在30年代的大事件是创造了《蓝莲花》和张充仁的相遇。这次相遇让丁丁实现了新的历险,与之前的故事相比,它显得格外重要。本展厅用大量的资料来宣扬这次相遇:中国水墨画、《小二十世纪》与《蓝莲花》有关的报刊封面画、文献资料、张充仁的私人物件等。
展览现场
主题7:广告的艺术
本展厅揭示了这位连环画家的才华中被埋没的部分,观众能看到埃尔热与合伙人设计的精美绝伦的广告画,发现他在广告领域以及广告用词上的真正才华。
主题6:埃尔热,勇敢之心
埃尔热与自己创造的人物关系深厚,密切而持久,尤其与《丁丁历险记》里的人物。他对《丁丁历险记》以及乔与赛特系列故事在最早出版时的排版、印刷和上色没有遵循严格的质量标准而深感失望。埃尔热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勇敢之心》上转载时,他的心并不勇敢。
主题5:画纸上的全家福
本展厅内展出的线条显示了埃尔热在人物肖象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埃尔热专注于人物创作,他的画笔充满魔力。我们近看或者远视,可以发现埃尔热的人物画得精彩绝伦。
主题4:成功与风暴
第二次世界大战恰好是埃尔热的辉煌时期,卡特斯曼出版《丁丁历险记》画册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首先,这是埃尔热绘画的成熟期,在出版社的推动下,埃尔热最终接受了出版彩色版的《神秘的流星》,但始终保持它原有的简洁明了的风格,并采用均匀柔和的色调,没有阴影和颜色渐变。该时期还有一个标志,那就是一个新角色阿道克船长在《金钳螃蟹贩毒集团破获记》的登场。
主题3:用画图讲故事的小说家
埃尔热在多次访谈中都说,自己非常喜欢讲故事的同时用画图相伴。受到黑白无声电影和德国表现主义的启蒙以及儿时和青少年读物的影响,埃尔热很快掌握了分镜、导演和表现艺术里不可小觑的技巧。
主题2:埃尔热,艺术品收藏家
早在埃尔热本人与现代艺术相逢之前,他就对不同时代的各种艺术流派很敏感。在《二十一世纪报》最初几年的职业生涯中,这位年轻人看了很多同时代艺术家创作的绘画和雕塑的文章,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同样参照了过去的艺术流派,不论是近代的或是久远的。随着《丁丁历险记》的诞生以及新老朋友圈的建立,埃尔热开始逐步收藏文献画作,这使得他可以把不同艺术流派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方格画里。
主题1:小众艺术之伟大
很少有连环画能像埃尔热这样风靡全球,让人着迷,并被公认是一门真正的艺术,展览弘扬伟大的艺术家埃尔热,他以寻根之旅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埃尔热个性中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正如他在60年代开始尝试绘画,并痴迷于自己创作中运用那个年代更现代的艺术手法。
亮点一:全球范围内史上规模最大的丁丁展
这次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丁丁与埃尔热”,既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举办的丁丁主题展,其展览规模也是全球范围内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亮点二:沉浸式体验丁丁寓所
本次展览复刻了《丁丁历险记》系列第十部《神秘的流星》中丁丁的寓所,观众们可以走入其中,亲身体验丁丁的视角。
亮点三:大量原件溯源丁丁的诞生成长史
展览将展出大量《丁丁历险记》的珍贵历史原作,包括在报纸上连载时的原件及创作手稿等。大家能够从中了解一本《丁丁历险记》的诞生全流程以及丁丁形象的成长史——丁丁如何从圆脑袋、没有嘴巴、头发不翘的样子,演变为后来为人熟知的经典形象。
亮点四:丁丁的中国情缘
《丁丁历险记》系列第五部《蓝莲花》一书承载了埃尔热与中国画家张充仁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观众们将从此次展出的张充仁藏在《蓝莲花》中的署名,张充仁赠给埃尔热的毛笔,以及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合影等具体而充实的细节中,走近这一段跨越重洋的佳话。
展览现场
亮点五:丁丁之父与当代艺术
展览还将聚焦于“丁丁之父”埃尔热的艺术人生,展厅中将首次展出8幅埃尔热在60年代的当代艺术创作原件,作品与《丁丁历险记》中的绘画风格完全不同。此外,大家还将在展厅中一睹“丁丁之父”的当代艺术收藏。这些漫画之外的艺术形式,在埃尔热创作《丁丁历险记》的过程中,都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埃尔热从中汲取灵感,不断探索着新颖的叙事风格与视觉语言。
在展览现场,记者遇到了不少国内知名画家前来观摩。著名漫画家、上海美协主席郑辛遥擅长哲理幽默漫画。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和读者,而且在比利时(埃尔热的故乡)举办的国际漫画展览比赛中获过奖。郑辛遥在观展后认为:埃尔热是一位集导演、编剧、作者于一身的连环画家,在那个时代的画家当中也是与众不同的。看到展览中的好作品,郑辛遥会驻步停留,仔细观摩细节,他表示,今天自己看得还比较匆忙,下次会选个时间和同行一道再来看展。
漫画家Tango曾去过埃尔热在布鲁塞尔的办公室,他最大的感慨是埃尔热创作的谨慎和认真的态度:
我觉得我们现在创作的节奏太快了,你看(埃尔热)他每个步骤都有思考过颜色、构图和人物,然后在正式印刷前再改一遍,我们现在这些差不多一天就都做完了,特别想赶紧给大众看到。但是埃尔热如果觉得作品不完美就不给稿子,这一点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当然,那个年代节奏也比较慢,但是我觉得埃尔热也很享受,他是慢慢在打理自己的构思。
而在“丁迷沙龙”硬核组组长吴轶凡看来:
这是多么壮丽的一次展览,独特而又新奇的艺术盛宴。你能在其中发现超多埃尔热的原稿,对丁迷来说那是多么稀有。瞧啊,那是红沙发!你能看到丁丁红沙发房间布局的结构,高度还原了作品,真实的布局,对丁迷来说简直幸福到无法呼吸。当然,更多精彩,还是期待计划观展的朋友自己到现场来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