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为纪念鲁迅先生,弘扬鲁迅精神,9月25日,由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纪念鲁迅主题活动举行。
虹口曾经居住过大批文化名人。鲁迅人生最后十年生活在虹口,鲁迅的众多作品在虹口诞生,虹口也是鲁迅最后的安息之地。
本次纪念鲁迅主题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开放、“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项目启动,“鲁迅小道2.0”升级亮相等。通过进一步深挖鲁迅与虹口的红色历史资源,再现鲁迅在虹口生活和战斗的足迹,让市民群众看到一个更真实的鲁迅。
在红色革命遗址探索居委“沉浸式办公”新模式
9月25日,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揭牌仪式在木刻讲习所旧址举行。木刻讲习所旧址位于虹口区长春路319号。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在此举办了暑期木刻讲习会。
走进陈列馆,就能感受到虹口将这处红色革命遗址深度开发的心意。为了探讨鲁迅倡导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推进中国革命美术发展的重要革命意义,虹口在木刻讲习所旧址打造“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
同时,在木刻讲习所旧址二楼,一家以“艺术、文化、休闲、服务”为主题的“艺苑朝华”社区会客厅落成,虹口区把居委会办公场所“搬”入其中,探索居委“沉浸式办公”的新模式,打造共建共享的城市会客厅。
“居民不需要跑一趟办公大楼或是机关,而是在家门口的红色文化场馆,就能轻松地将自己的需求解决掉。”余庆坊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祖旭介绍。届时,余庆坊社区的居委干部们将撤掉传统办公工位和窗口,打破条线界限,在二楼社区会客厅开放式办公,以无“阻隔”、面对面的服务,与社区居民“零距离”沟通交流。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项目启动
位于四川北路2050号的内山书店旧址,见证了鲁迅与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友谊。当天,“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项目签约仪式在该地举行。虹口区长远文化集团、工商银行上海虹口支行、上海新华传媒连锁三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启动该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将由内山书店旧址和新华书店山阴路店整体贯通而成,总面积为800平方米左右,是一个以书为本的小型文化综合体。尤其以鲁迅的创作脉络和社会文化活动为核心,全方位陈列展示鲁迅相关作品,用书籍为读者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鲁迅。同时,重点引进和推荐日本出版物中关于中国文化、上海题材的优秀原版书籍,将鲁迅与内山的伟大友谊通过当代出版物的交流发扬光大。
据悉,为了呼应周边鲁迅小道的打造以及赋能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该项目将辟出充足的场地打造文化活动空间,包括沉浸式文化小沙龙、甜爱路诗歌之夜、艺术展览、咖啡空间等。此外,该项目建成后还将与“1925书局”形成遥遥相对的两座文化地标。
鲁迅小道升级扩圈,打造“鲁迅主题露天文献馆”
鲁迅诞辰日前夕,“鲁迅小道2.0”改造项目正式完工亮相,为市民带来更具内涵、更有深度的行走体验。
自2018年起,虹口区组织各方专家学者对鲁迅先生在虹口的生活轨迹进行研究论证,串联起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大陆新村、左联会址纪念馆、内山书店旧址、多伦路文化空间等6处与鲁迅先生关联密切的点位场所,并布设地砖、介绍牌等标识系统,于2019年第二届鲁迅文化周期间正式推出,成为弘扬鲁迅精神的全新红色文化地标。
此次,虹口拟在四川北路邮局推出“鲁迅主题文化邮局”等,将原有“鲁迅小道”6处空间扩展到9处,成为展现真实的鲁迅、弘扬鲁迅精神的载体,同时也将成为虹口打造城市会客厅的空间。“鲁迅小道”也将由原有的900余米进一步拓展至1600余米,搭建成为“鲁迅的世界”。
同时,虹口区结合鲁迅日记,选取32条鲁迅在虹口十年的重要经历,在“鲁迅小道”多伦路段打造“鲁迅主题露天文献馆”。文献馆依照时间脉络,用亲切简练的文字,引导市民群众跟随鲁迅昔日的脚步,了解鲁迅在虹口十年的历程。
此外,“鲁迅小道”同步对原有标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推出“中-英-日”三语的线上浏览系统,增设指示性标识,提升“鲁迅小道”的路面装饰性和公众行走体验,让“鲁迅小道”能成为感受鲁迅先生的城市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