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马路上行走时,冷不防有人在你前面突然窜出来,你是否会吓一跳?开车时也同样如此。尤其是手握方向盘维系着一车人的安全的公交车司机,运营中突然发现前面有一辆车冲到车前,难免心惊肉跳。
“驾驶员师傅,开车时你最怕的是什么?”面对记者发出的问题,驾驶员大都表示,开车时最怕非机动车的突然出现。眼下,马路上的各类非机动车越来越多,共享单车、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为了图快速而不顾危险,往往会突然冲到你的车前。巴士五公司78路驾驶员蒋忠华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开车真的要很小心才行,车速只好放得很慢很慢。”目前,公交运营正强化安全防范,执行“右转必停”以及控制车速等一系列规定,保障安全。
连日来,记者跟随蒋师傅驾驶的78路公交车一路观察。往山西北路七浦路方向,经常发现非机动车较为随意的骑行,有的外卖小哥骑得好好的,突然来个急停,或者突然来个急转,让公交车防不胜防。徐师傅判断说:“小哥很可能要到马路对面去送货,心急慌忙进行超车转弯。”
当行驶到真金路上时,一位外卖小哥骑车突然急转弯,从左侧斜刺里“杀出”,亏得蒋师傅行驶的车辆速度较慢,不然的话很可能造成碰擦。“外卖小哥‘见慢就超’的情况是常有的,我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做好刹车、停车准备,防止碰撞。”蒋师傅说道。
在宜川路新村路段,一辆快递小哥骑车突然从小区里快速冲出来,好在蒋师傅对这个路段比较熟悉,已有预判预防,很快减速,避免了因急刹车导致车厢里乘客的受伤。“公交车要尽量避免急刹车,急刹车对乘客来说容易出危险,我们要保护车内乘客。”蒋师傅说。
记者一路观察,不时可见外卖、快递配送员为“多拉快跑”,闯红灯、逆行、骑行时使用手机等危险镜头,令人为之捏一把汗,不仅骑车人自身不安全,也对周边机动车的正常行驶造成威胁。
部分非机动车的“肆无忌惮”,还妨碍了公交车的顺利进站。记者看到,当78路准备停靠新村路志丹路的公交车站时,右侧的非机动车毫无顾忌地频频抢占公交车道,使得蒋师傅的车迟迟不能及时停站接客,而此刻车站上的乘客都在引颈盼望公交车早点进站呢。
对非机动车的随意骑行的行为,蒋师傅也很无奈,只好停车等着,密切观察车道动向,等到非机动车开走后,才稳稳地进站,将车辆很到位地停靠在便于乘客上车的位置上。蒋师傅说:
“当‘外卖小哥’骑车靠近你时,你首先要考虑‘控速’,如果车速不快可以不用刹车,但一定收油门,并把脚移到刹车上,做好备刹,其次是拉开横向距离,预防走偏。”
据观察,78路受非机动车影响的路段主要是新村路志丹路的同济医院一带,还有新村路宜川路、宜川路延长路等地段。这些区域有相对较多的学校,居民区密集,人流大, 路边的“共享单车”摆放也杂乱,非机动车辆你来我往,驾驶员唯恐避之不及,难免出现危险的一幕。
近日,记者在49路斜土路东安路站蹲守时也发现,49路进入车站前,也要停下观察片刻才能进入,这里的外卖小哥及快递小哥经常抢占进站车道(见上面视频),使得49路经常要耽误片刻时间才能顺利进站。
乘坐公交车的市民经常看到,一部分公交站台成为了非机动车“停车场”,公交站台被“围堵”的一幕令人皱眉。在表面现象的背后,也存在着外卖小哥停车不方便的问题。
“我们也有‘停车等候难’,不知道如何反映诉求,只好长时间就近占据公交车站的空地。”一位外卖小哥对记者说道。这是宜山路、古宜路附近的一处公交车站,这里有外卖小哥聚集,公交车进入麻烦得很。
原来,这里的马路边上有多个餐饮点以及小吃摊点,外卖小哥为了多赚点钱,能多送几单,尽可能压缩每一单的送餐时间,往往选择在外卖订单比较密集的餐饮点附近停车等候,可以第一时间抢单、取餐、送餐,而当餐饮企业周边却没有适合大批量外卖小哥停车等候的空地、免费停车场时,就近挤占公交站台就成为外卖小哥的停车等候选择。因为公交站台空地大,又不用交停车费,往往还没人管,可以自由自在的停车等候。
要破解外卖小哥围堵公交站台现象,还公交站台安全、便利,解决外卖小哥停车等候难问题也是关键之一。这需要相关部门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而不是直接把外卖小哥停车等候难题推向社会,不应让外卖小哥自己随意寻找停车等候场地。
近日,记者还进入49路车厢进行一番体验。那是49路从汉口路往体育馆方向发出的一班车,那天恰逢小雨,地面都是水迹。驾驶车辆的是49路优秀驾驶员徐俊。当车辆即将经过东安二村小区门口时,只见一辆外卖小哥的非机动车从小区门口快速驶出,大转弯时突然滑倒在地,好在徐俊驾驶的车辆的速度格外缓慢,距离滑倒的非机动车还有一段距离。“开车经过小区门口时,一定要减慢速度,尤其是下雨天,格外要当心!”徐俊说:
“对于我们驾驶员来说第一就是要有预判性遇,要严密观察,保持安全距离,第二就是我们自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礼让及慢行安全通过。”
他还告诉记者,送外卖和送快递的非机动车,行驶的随意性很大,公交驾驶员首先要有精准的预判性,遇非机动车要保持安全的横距和前距,不可跟着非机动车很近,以防其随意停车。
记者采访到了那位摔倒在马路上的“美团”外卖小哥孙名扬。小孙表示:“自己的确是不够小心,太急了。可是这个小区的大门这里的地面好像特别高,骑车出来容易一下子冲到路面机动车道上,好几次险些与公交车相撞。”
小孙坦言:“整天在马路上穿梭,工作时间长,要抢单,要赶时间送货,如果没有按时送货被投诉的话要被扣钱。为了赶时间,当然要怎么快怎么走啦。骑车不必经过专业培训,不需任何机关考核发证,的确对交通法规知道的很少。我们是凭感觉在骑车,也许有的行为是不符合交通法规的。”他还说自己有时会发生错觉:
“有时我看到公交车进站速度很慢,自以为公交车是在让我先过,我就快速地开过去,可接近公交车时,公交车并没有停下,造成我与公交车出现碰擦。其实公交车是在正常进站而速度有所减慢,并不是在让我,我如果骑得慢一点就能避免这次碰擦。”
因随时要接单或与客户联系,小哥们甚至在骑行时也在看手机,这样的镜头在马路上并不鲜见。骑车看手机,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分心驾驶,造成观察不到前方路况,遇突发情况可能会突然向两侧大幅度转向或者突然摔倒,一旦附近有公交车,就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孙名扬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动作有危险,可有时就是控制不住。“
尽管问题的源头来自于非机动车的不规范行驶,公交运营企业仍很重视从自身的管理抓起。由于涉及到一车乘客的安全,针对目前道路上的车辆情况越来越复杂,上海公交率先对行驶速度进一步予以规范,重点对公交线路的行经路口、站点、人行横道等重点区域的通行车速,以及进出公交站点时的通行车速予以明确规定。
首相就是“右转必停”。记者在巴士公交车的后部看到“右转必停,注意避让”字样。驾驶员在右转前必须停车,看一下斑马线有没有行人,还有直行的有没有车经过。这样做,可以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右转。
其它具体做法:倡导营运车辆在市内道路车速为每小时50公里;车辆途经路口(含人行横道)时车速每小时30公里; 车辆转弯和进出公交站点区域时严格执行相应标准。
为了具体了解驾驶员控制车速的情况,记者乘坐公交76路进行观察。
76路一路途经凯旋路、宜山路、蒲汇塘路、南丹路、虹桥路、番禺路。由于交叉口不断出现,只见驾驶员刘师傅始终将时速控制在30公里以下。在驾驶员右侧下方的仪表板上,有一个小屏幕,只要时速达到了15公里以上,速度值就会显示。
刘师傅告诉记者,时速新规定推出后,车速普遍放慢,对安全运营是有好处的,甚至路口出现了绿灯,也不会加速通过,这是为了安全起见。此刻有乘客会发问:”绿灯了为何不开过去啊?”孰不知,驾驶员必须执行确保安全的新规,严格执行路口及横道线时速30公里的规定,一旦违规,被监控记录下来,驾驶员将受到处罚。
刘师傅说,76路以往一个单程的开行时间为40分钟,实施车速规范后,单程行驶时间延长到50到60分钟。
“就我们乘客而言,当然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车速越快越好了。但是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76路车厢内的一位乘客如是说。
驾驶员们认为,这个限速的规定是利大于弊,比如路口限速30的规定,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系数,在路口一旦遇到外卖小哥驾驶电动车突然出现,就不容易出现碰擦。49路驾驶员徐俊说:
“为了保障行车及行人安全,经过横道线及路口的时候,时速降低到30公里以下,这是有道理的,试想一下,横道线前,如果车速过快,一旦发现有外卖小哥的车辆出现,驾驶员车速如果大于30公里,此时要避让就比较难了。“
驾驶员们都小心翼翼开车,安全事故的数量有明显降低。举例来说,公交车在路口时速仅20公里,碰擦到了一个突然闯过来的外卖小哥的车辆,后果不至于很严重,而一旦时速超过30公里,如果有人撞上来,那就很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不过大家还坦言,车流高峰时段,车子本就开不快,慢上加慢的后果就是精神松懈,疲劳感马上显现出来。再加上口罩戴久了会造成脑缺氧,更容易犯困了。实施限速规范是完全有必要的,可同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营时刻表,让司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因为公交车出事故的很大原因之一就是疲劳驾驶。
作为一名驾驶员,特别是公交驾驶员,如何避免与非机动车发生碰擦事故,是一门值得探讨话题。78路司机蒋忠华是党员班组长,一直在研究如何规避非机动车的对策。他研究出做好防御性驾驶的技巧,并且与线路上的其他同事进行交流沟通。蒋忠华在班组会议上说:
“目前马路上非机动车太多了,首先就要承认并接受这个现实,开车过十字路口时,要减速观察、要做最坏打算。当有这个意识之后,自然你的车速会慢下来,也会集中注意力开车,出现突发状况你才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心理准备去妥当处理。”
蒋忠华特别注意研究骑车人的特点,总结出自行车骑行人的规律,即逢“慢”必超、逢“物”必绕、逢“空”必钻。对此便于采取应对措施。
蒋师傅还仔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骑车特点。他说:年轻人喜欢骑飞车,见空就抢道;女同志胆小怕摔,遇到情况骑车不稳;做生意的载货赶市骑得猛;而学生、职工为赶上学、上班,心急怕迟到,往往会“勇往直前”。
而且,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骑车特点。早晨,学生上学、职工上班车辆较为集中,生怕迟到而骑的较快。下午放学,学生结束了一天紧张学习,成群结队嘻嘻闹闹。职工下班想带些东西回家而在途中东张西望。晚上出门休闲,会几人有说有笑地并行骑车。
为了规避风险,公交车随时注意与非机动车保持距离,车辆应该慢速通过,确保安全后,再加速行驶,特别要注意两边后视镜,必要时采取制动措施。在车辆被堵时,要警惕骑车人“见堵就绕”特点,驾驶员如果稍有疏忽,就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多观察反光镜,确认安全方可起步行使,要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蒋师傅告诉记者,当公交车在机动车道或者机非混合道路上的“外卖小哥”的后面时,要尽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准备超车时就要把对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都考虑到,要留出即使对方摔倒、急停也不会发生碰撞的横向安全空间。
人们经常看到,驾驶员遇到非机动车的不规范行为,往往要骂人,“口头禅”就要出来。车队其实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他们也在督促驾驶员保持好的心态。“驾驶员可以在休息时发发牢骚,发泄发泄,自我减压。”
据巴士五公司负责人披露,他们有车队特意开辟“拳击室”,配置了拳击手套和沙袋,驾驶员打上几拳,可以释放自己的郁闷心情。
为营造安全的运营氛围,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防范与非机动车之间出现安全事故,沪上公交企业近期一直在强化自我检查,开展路口和站点的车辆督察测速。
记者采访巴士五公司一车队获悉,车队所属65路、46路、108路途经多个大型居民区域和繁华商业区域,他们特意组建一支由15名党员和6名团员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突击检查队,分别去往线路途经的共和新路闻喜路、共和新路中山北路、西藏北路中山北路、中兴路西藏北路等路口以及各条线路重点站点,对通过路口的车辆进行实时测速,监督车辆右转弯必停执行情况,检查车辆规范进站和规范上下客,并记录下检查记录。
巴士五公司一车队党支部副书记邵栋坤告诉记者:“保障车厢内部和外部的安全,这也是所有公交线路的运营底线; 我们在管理上正在研究多种方式,像这次的突击检查正是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