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网红奢牌“加拿大鹅”第一次正式登上了热搜,原因是其因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而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处以罚款45万元。
根据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开出的“行政处罚书”显示,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CANADA GOOSE”品牌羽绒服销售。2018年9月起,当事人在天猫平台开设“CANADA GOOSE官方旗舰店”,委托上海博道商务有限公司进行日常运营、维护及商品发布。同月起,网站发布“我们的所有羽绒混合材料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的文字内容。
调查发现,Hutterite羽绒是指采自加拿大北部 Hutterite群落养殖区的鸭、鹅的绒毛。而经调查人员向中国羽绒协会及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了解,在禽鸟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羽绒的品质和禽鸟的成熟度有关,和产地、气候无关。
当事人强调“Hutterite”产地来彰显羽绒的保暖性无事实依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时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构成虚假广告行为。
此外调查还发现,在当事人销售的190款羽绒服装中,鹅绒产品约占16.8%,鸭绒产品约占83.2%。其销售的大部分羽绒服并非使用保温性能更出色的高蓬松度鹅绒,而是使用了蓬松度较低的鸭绒,因此,当事人以偏概全地称其产品所使用的羽绒“优良且最保暖”与事实不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决定对当事人依法处以罚款人民币45万元,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
消费者韩女士2018年在国外买了件加拿大鹅羽绒服,却不料第三年再穿时就“浑身是鹅毛”。
韩女士将羽绒服送去保修
品牌方却拒不履行“保修承诺”
兜兜转转这件羽绒服
都没能有个满意的收场~
韩女士质疑加拿大鹅的
“终身保修”像是一纸空文
贾女士花费11400元在上海国金中心“加拿大鹅”专门店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后发现衣服上商标绣错、缝线粗糙,面料还有刺鼻异味!
但因加拿大鹅方面“更换条款”上的一句“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硬生生堵住了退货维权之路。随后,贾女士多次与门店、商家,甚至通过邮件与总公司沟通,仍处处碰壁。
面对消费者质疑,今天(12月1日)上午10点左右,加拿大鹅发布官方声明,称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执行退换货政策,全力保护消费者权益。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均可退货退款。
约谈中,上海市消保委要求加拿大鹅在12月2日中午前提交《更换条款》的正式说明, 并询问了中国大陆以外区域加拿大鹅专门店退换货条款是否与中国大陆相一致。加拿大鹅参会人员表示不知道,加拿大鹅参会人员也确认了在加拿大鹅官网上30日无理由退货的相关条款,并表示该条款不适用于中国大陆,中国大陆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条款。
加拿大鹅表示,专门店售出的每一件产品在交付前均由受过专业训练的销售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并需由顾客现场确认。产品在交付后,若出现质量问题,符合加拿大鹅保修政策的,可以享有终身材料和工艺保修服务。
@央广网于11月30日对此事件发布评论称:
羽绒服出现质量问题,品牌方首先要做的是积极同消费者沟通,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方案,如此才能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赖。
“加拿大鹅”却先入为主,给消费者限定维权的条条框框,一句“中国大陆地区不能退货”让消费者碰壁而回,后续更是处处设卡。用地域来区别对待消费者,这样的“双标”,是满满的“傲娇”,必定不被中国法律所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绝不是某个厂家一纸条款就能有“豁免权”的。
“加拿大鹅”之所以这样自信,似乎心里已形成一种自我认知:穿着本品牌羽绒服是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即便质量和服务存在瑕疵,都能被品牌光环所掩盖。但须知,服装品牌从来没有永恒的王者,质量和服务的上乘才能坐拥王座。现在,中国国产品牌羽绒服早就用质量和设计“扬帆出海”,如果“加拿大鹅”还迷失在自我遐想之中不思进取,那么剩下的只能是“一地鹅毛”!
对于屡上热搜的加拿大鹅,网友们也有话要说>>>
质量和服务的上乘才能拥有王座!
这么傲娇的鹅,为什么还要买它呢?
应该是一地“鸭毛”~~
冬季原本是羽绒服品牌每年最期待的季节。
但今年冬天,对面临诸多争议的加拿大鹅来说,似乎只感受到寒风中的丝丝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