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给亿万人民的年末健康红利——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历经6个月调整后于3日敲下“定音锤”:74种新药进医保,其中谈判成功的67种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降价幅度再创历史新高。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有哪些看点?释放哪些信号?何时实现落地?记者采访了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与业内专家。
“天价药”降为“平民价”,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谈判首次纳入高值药品,降价幅度可谓空前。
“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300亿元。”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介绍,经国家医保局初步测算,新增的74种药品预计2022年增加的基金支出,与目录内药品降价等腾出的基金空间基本相当。从总体上看,近期不会明显增加基金支出。
据国家癌症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石远凯介绍,一些原来价格昂贵的药品开出“平民价”,符合“保基本”的定位,经谈判后顺利进入目录。比如曾经高达每针70万元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过谈判后大幅降价,达到多数患者可承受范围之内;年治疗费用超百万的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在此次谈判成功后,价格也将降到30万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围,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
“医保基金测算追求的不是最低价,而是合理价。”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介绍,医保谈判综合考虑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患者个人负担可承受能力等因素,通过测算找到一个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够用得起的价格,最大范围惠及百姓。
从此次医保谈判结果来看,117种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有94种药品谈判成功,入选成功率达80.34%,再创谈判成功率新高。
“在新增药品中,肿瘤用药达18种。”石远凯介绍,新增肿瘤用药平均降幅达到64.88%,覆盖肺癌、淋巴瘤、乳腺癌、肝癌、胃癌、骨髓瘤等多个肿瘤领域。
以肺癌药品为例,随着伏美替尼此次进入医保药品目录,截至目前国内上市的三代EGFR TKI靶向药都已经进入医保,这不仅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同时也将进一步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此外,一些新型靶向药物也被纳入新版目录,比如我国第一个原创的HER2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这将为胃癌患者提高用药保障水平。
记者注意到,此次目录调整共纳入7种罕见病用药,包括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治疗蛋白淀粉样心肌病的氯苯唑酸软胶囊等。在医保基金承受范围内最大程度惠及罕见病患者,也再次体现基本医保的公平性与普惠性。
据悉,74种目录外新增药品涉及21个临床组别。除肿瘤用药和罕见病用药,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20种慢性病用药,丙肝、艾滋病等15种抗感染用药,2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12种其他领域用药,患者受益面广泛。
此次目录调整中,共计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
“专家们在评审过程中,将可替代性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被调出的药品在目录内均有疗效相当或更好的药物可供替代。”黄华波介绍,这为更多新药、好药纳入目录腾出空间,进一步加快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提高新药、好药的可及性。
除严格目录外药品的准入,此次调整对目录内竞争环境发生变化、超过准入协议预算等情况的部分药品也进行了再次降价,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记者了解到,在67种谈判成功的目录外独家药品中,有66种为去年上市的药品,新药纳入率达99%,再次释放出支持更多新药、好药进入医保的信号。
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改善。
据介绍,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推动新版目录尽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将落实谈判药品直接挂网等措施,确保谈判药品如期按照协议调整支付标准。”黄华波介绍,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联动,根据临床治疗需求,及时将新增药品特别是谈判药品纳入本机构配备名单,并指导各地落实“双通道”管理机制,通过定点零售药店等渠道提高谈判药品的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