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吃过的苦,现在都变成幸福—— 听倪夏莲夫妇聊聊婚姻和乒乓 - 周到

感谢你吃过的苦,现在都变成幸福—— 听倪夏莲夫妇聊聊婚姻和乒乓


作者:沈坤彧
编辑:沈坤彧
时间:2021-12-27 21:17:02
1983年,倪夏莲在日本东京代代木体育馆拿下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世锦赛冠军。这年她20岁,成功如同已被应许,但遗憾的是,这也将成为她的最后一次。

那一刻,看台上24岁的澳大利亚国家队教练、瑞典人Tommy Danielsson不可能预料到这个结局。他对自己说,“这个小女孩,虽然发型有点滑稽,倒也挺可爱。作为中国队的一员,她应该会有很好的未来。”

他同样没有料到的,是38年之后这个夏天,自己作为倪夏莲的丈夫兼教练陪她重回当年夺冠的球馆,后者在那里以史上年纪最大的选手身份参加了东京奥运会女乒比赛。

“命运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Tommy在微信通话里向本报记者感叹,倪夏莲在他旁边笑得咯咯响。圣诞前夕,他们回到Tommy的祖国瑞典,享受久违的二人世界。“他平时陪我训练、比赛,我们等于日日夜夜粘在一起,但感觉好像还不够。他说,希望自己24小时完全拥有我。”倪夏莲笑,她的笑声将贯穿此后整整两小时的采访。“你说怪哇?老太婆老头子来,但能这样一直到老,是不是也算一种浪漫啦?”

在2021年即将走到底的时候,我们和这个年度中国最火的阿姨倪夏莲还有她的丈夫Tommy聊了聊,关于婚姻、家庭、责任,以及人生中其他不可回避的话题。比如乒乓曾带给她的遗憾和委屈。


一年中两次出圈

她带给人们希望

倪夏莲今年有两次火出圈的经历。

无需向她解释“出圈”的意思,她说,自己在卢森堡时刻关注国内各路动向,所有的流行词汇她都知道并且应用熟练。

世乒赛女双铜牌,创造历史

第一次是今夏的东京奥运会,虽然女单首轮就遭淘汰,但她以自己58岁的“高龄”在赛后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她甚至火到了这样一个程度:非体育迷也许不知道这届奥运乒乓赛事女单和男单的冠军是谁,但只要是活跃在这个时代朋友圈里的中国人,就一定在过去这个夏天听说过她的名字。

和她一样在盛年时选择了远走他乡的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倪夏莲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她是直到将近60岁才被乒乓球迷以外的大众认识并喜爱。“我从来没想过要出名,这不是我的追求。我只希望自己确实给更多人带来了快乐和正能量,如果是这种意义上的出名,那我还蛮开心的。反之就不好了。”但她偶尔会和Tommy开玩笑,“你太太现在很有名哪!”Tommy就告诉她,“你名气越大,责任就越大。”

作为倪夏莲这样从“唯成绩论”年代走来的人,她对于大众热情的出发点其实是不太理解的。她说,“我也想知道大家喜欢我的原因,毕竟我又没取得什么好成绩。”

但在Tommy看来,在这个似乎人人都为自己年龄而焦虑的时代中,倪夏莲以58岁的年纪获得门槛超级高的奥运参赛资格,并在疫情期间排除万难出现在比赛场上,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不仅是同龄人,她也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希望。

“毕竟很多人想的是,当自己到50岁、60岁的时候,人生就结束了,没指望了。不!她告诉全世界,60岁人生刚刚开始。对你的人生做点什么,永远都不晚。不是说你50岁、60岁就老了,老不是以年龄定义的,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你失去对未来的憧憬,不敢尝试的时候,你才是真正老了。”

几个月后的休斯敦世乒赛上,倪夏莲搭档和自己儿子同岁的德努特获得女双铜牌,又一次在社交平台上被刷屏。这次出圈相对而言更容易让人理解,因为这一成绩创造了历史。她不仅成为世乒赛历史上最年长的奖牌获得者,也为卢森堡缔造了该国乒乓球史上最佳战绩。

卢森堡大公设宴接见

回到国内,卢森堡大公、她所生活的埃特尔布吕克市市长、以及乒协等轮流为她举办庆功宴。她说,自己真开心,可以回报这么多年来这个国家给她的全部支持。“我打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回报卢森堡,他们对我太好了。而我没有别的能力,就只会打个球。”

在埃特尔布吕克市,世代流传一本“Golden Book”(金皮书,其实封面是棕色的),等于是这座城市的史册,只有那些为城市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在书中留下一段自己的文字。倪夏莲受到了邀请,将在其中某一页上题词。“我想,到时候除了英文,自己一定还要写上中文。因为我是中国人呀!”

你如此不同

因而在我眼里如此美丽

1989年,倪夏莲离开中国,前往欧洲打球。她的第一站是德国,之后来到了如今定居的卢森堡。

掐指一算,她至今在欧洲的时间长度已经超过了曾经在中国度过的岁月了。在这32年中,她参加了五届奥运会,但这只是她人生的副线。与此并行的是她的主线: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并和丈夫经营旅馆生意。

最好的爱情——老了还被他像小姑娘一样捧在手心里

1959年出生的Tommy入选过瑞典国家队,他是夹在本格森和瓦尔德内尔两位传奇球员之间的那代人。当他意识到自己作为球员发展的天地有限时,当机立断接受澳大利亚乒协邀请,出任国家队教练,那是上世纪80年初的事情。

1979年,彼时还是瑞典队一员的他参加了在朝鲜举行的世乒赛,在那里,他目睹了一生中难忘的场面。

“那是世乒赛的第一场比赛,朝鲜对美国。在平壤的体育馆里,现场有5万名朝鲜观众。美国队员一开场便出现发球失误,5万名朝鲜观众瞬间全体起立,发出了统一的、雷鸣般的掌声。我从未见过那样的场面,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如此整齐划一的?”对于个体性和集体性所折射出的中西差异讨论,将贯穿他和倪夏莲此后的几十年人生。

这届比赛后不久,他前往澳大利亚执教。1988年,Tommy加入了德国俱乐部,并在那里再次遇见倪夏莲。当他在1994年成为卢森堡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很自然的,两人又重逢了。“就好像这个人无处不在。”Tommy心中暗想。

Tommy说,两人在一起20多年,没有发生过一次激烈争吵

当两人开始合作时,他带着对在平壤体育馆目睹的那一震撼场面依然清晰的记忆,告诉来自于一个地理和文化背景相近的国度的倪夏莲,“你是中国人,我是欧洲人,我们之间势必存在巨大差异,但我对此一点异议都没有。我们只要分享彼此的想法就可以,而不必非要争论谁对谁错。”

“我和他全部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倪夏莲说,“成长背景、性格、爱好等等,没有一点一样的。我脾气急躁、感情外露;他稳重,有耐性。我原则性非常强,他就比较通融。但Tommy说,‘就是因为不一样,所以你在我眼里这么美。’哈哈哈,侬说他肉麻不肉麻?”

在两人的合作中,一起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然后你在某一天意识到,原来除了师徒关系,彼此还有一些其他的感觉。在一起这么久以后,很难再离开对方。”Tommy觉得这是老天的安排,他相信命运,但他更相信人可以创造自己的命运,“如果她没有做出来欧洲的决定,我们不会再见第二次;或者如果我不愿意做卢森堡国家队主帅,我们也不会有未来。但也许这些选择的背后,仍然是天意使然。”

作为一个生性内敛的人,他却为倪夏莲做过不少“疯狂”之举,包括为了和她吃一顿午餐,飙车一千多公里赶到她所在的城市。“这是正常的,”Tommy说,“如果你真的想要某样东西,就得去争取。”

在Tommy身上众多的特质中,最吸引倪夏莲的是他的自信和独立,以及无数的生活技能,因此面对一望无际的生活,总能无畏无惧。“哪怕天塌下来又怎样,他不慌的,问题一个个去解决掉就好了。”小到在露营地把房车和帐篷连接在一起,大到公司上的事务决断,倪夏莲觉得没有自己丈夫不能应付的局面,她因此感到一种巨大的安全感

安全感对倪夏莲而言有多重要?

她在今夏接受《人物》采访时讲过一件事:当建新家的时候,自己坚持造了五个卫生间。家里当时是四口人,也就是说即使每个人都吃坏肚子急用厕所,也用不过来。倪夏莲解释,这是因为自己当年在国家队时住的宿舍房间没有厕所,她深夜必须去别人房间借用厕所。她很害怕,也很尴尬。

从心理学角度看,“五个卫生间”可以被视为她对于昔日经历的一种潜意识的补偿心理,补偿了安全感的缺失。我们完全可以一路追溯,最终抵达这种安全感缺失的源头——那是基于常年竞技比赛中所充斥的变化无常而产生的不确信,她必须不断用更好的表现和成绩来证明自己在这个荣耀的集体中的价值。

人真的要用一生

去学会赢和输、坚持和放弃

“很多人问我在中国队有没有遗憾和委屈,当然有的。”当她回顾过往,并不怨天尤人。“但我心里也很清爽,没有在中国打下的基础和吃过的苦,也就不可能有后来这一切。”所谓的“苦”,既来自于身体,也来自于精神。

“其实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价值。在卢森堡,我的价值为他们所用,这是我感恩的地方。”在欧洲这么多年,她的很多观念已经被改变,其中包括对于成功的定义。

“我现在懂得,不是只有冠军才意味着成功。冠军只有一个,如果你只为追逐冠军的梦想而活,会很痛苦的。人生很短的啊,应该以活得开心为目标。把落到手头的事情做做好,做不好也别责怪自己,承认自己能力有限,这点不难。”

在她看来,卢森堡人感恩她的付出,主要是感恩她那颗付出的心。至于取得成绩,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其实我没有很多成绩,我只是尽力了,而他们看到了。”

杂志封面的常客

她调侃自己在这个年纪参加国际性赛事——“输掉是应该,赢了是额角头(运气好)。”但事实上,没有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会从一开始便坦然接受失败,“我刚来国外,仍然处在一个习惯赢球的模式,不能很好地直面失利。Tommy作为我的教练,总是让我看淡点再看淡点。起初我很不习惯,因为我是中国队出来的,在你上我下的竞技比赛中是不可能看淡成绩的,看淡了就没以后了,一场球输掉可能就直接让你回去了。”

开始时,Tommy也会经常提醒她,如果对手确实赢得漂亮,那么就应该真心祝贺人家。她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

“人真的是要用一生去学会赢和输的。不仅是比赛场上,人生中也是一样。要学会什么时候再坚持一把,什么时候则该彻底放弃。如果要放弃,怎么让自己的姿态好看一点。如果赢了,你的风度也要配得上自己的胜利,不要盛气凌人。不容易,都需要磨练的。”

比如,放弃在中国国家队打球。“总有些环境适合你,有些不适合你,那就努力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电话那头此时传来了长久的沉默,让人怀疑也许是网断了。其实并没有,“……我现在有点激动,因为当我回忆过往,首先想到的总是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曾凝聚过多少人的心血,以及每当自己身处低谷,教练、领导、球迷和祖国,曾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至于其他的,她已全然释怀——人生中那些决定了坚持或放弃的时刻,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与自己和解。

“总之,生活中每一段经历都有其价值,但为了活得更轻松适意一点,我为自己换了种生活方式。我是一个搞技术的人,能够有机会选择一种安安稳稳钻研业务,完全走心的生活太难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作出的所有选择都会得到应得的结果。”

前两年,有记者为她做了一张拼图,把56岁的她和20岁夺得世锦赛混双冠军时的照片拼在一起,并写道,“Hi,20岁的倪夏莲,谢谢你年轻时吃的那么多苦,现在全变成了幸福。”她说,自己很喜欢这句话,因为讲出了她的心声。“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但吃过苦的人也许更善于珍惜。我很知足的,我得到很多了。”

她也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人,尤其是正在迷茫中的人:吃点苦头没关系的,关键是怎么面对,怎么解决问题。一定要有好的心态。

为了陪太太打比赛

刚动完手术的他签了出院免责书

倪夏莲母亲十几年前来到卢森堡,和她们一家同住。这些年来,哥哥姐姐都陆续过来。她说,自己喜欢这种一家人齐齐整整、热热闹闹的氛围。

Tommy对于和岳母同住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她感叹,这在欧洲是很少见的。两人已经携手走过20多个年头,还将继续欢天喜地地走下去。“要建立一段关系,是不允许自私的。你得把伴侣放在比自己重要的位置,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尽管我们的观念有很多不同之处。你要忍让,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而且关键是,到底什么叫完美,你没法解释这个词。”

一家人齐齐整整,这是倪夏莲要的幸福

当被要求分享经营一段长久婚姻的秘诀时,Tommy补充,这段婚姻不仅长久,而且非常坚固。“多想想另一方,多一点耐性。这个圣诞她陪我回瑞典,虽然她不说瑞典话,虽然也不习惯当地的食物,但她愿意这么做,因为她希望我高兴。而我们在卢森堡的时候,和她的家人在一起,我也不懂她们聊些什么,但我愿意在她们聊天时呆在桌边陪着她们,同时脸上带着一点微笑,因为我也希望她高兴。”

在他们近30年的婚姻中,无数的浪漫时刻点缀其中。倪夏莲说,自己偶尔醒来,会在枕头边发现早起外出上班的Tommy留给自己的字条,上面写一句“我爱你”。隔三差五,会收到Tommy给自己的花束。

这对夫妻很少互相赠送名表或大牌包包,以此作为爱的证明。“最好的礼物,不一定是花钱最多的礼物,而是来自你心底的礼物。”Tommy说,“我不会觉得因为你有钱,你就富有。我理解中的富有是新鲜的空气、健康的食物、很多很多的爱,还有健康,等等。当你有了这一切,你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人生比金钱复杂得多。”

一个可以高度概括两人爱情实质的故事,发生在2018年。

当时,Tommy刚动完手术,躺在医院。但倪夏莲不得不去西班牙参加一项比赛,想到她将一个人呆在那个陌生的国度,Tommy简直无法忍受。他让医生放自己出院,但遭到了拒绝。最后,他不得不签署一份声明,声明自己一旦出院后发生不测,一切后果由自己承担。当天他就飞去了西班牙。

他说,倪夏莲值得自己的付出,因为她首先为这个家庭付出了一切。Tommy为太太生活中的重心排了个序,乒乓球只排在第四或第五位。“她连排在后面的事情都可以做得这么出色,你可以想象——尽管看不见,她在生活中是一个多么优秀的母亲、太太、女儿,以及朋友。”

猫狗双全,人生无憾

“我觉得做人哦,不是得到了才开心,付出也是一种开心。”倪夏莲说,“你付出了,看到家里这么好,就觉得很开心。我是一个很家庭型的人,我喜欢人多闹猛。现在我的大家庭都在卢森堡,我的小家庭儿女双全,还养猫猫狗狗,有一个花园要打理。我的责任很多,但我是忙在其中,乐在其中。我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家里搞定了,然后才是我自己。因为从小是受的这种教育,也不觉得吃力。”

在比赛场上,倪夏莲的笑容和快乐的状态感染了无数人,但是走下球场,她有自己的现实要面对。前一阵,在她抵达克罗地亚参加俱乐部比赛的当晚,90岁出头的母亲在家中摔了一跤,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颅内出血,可能撑不了几天了。“连夜买了机票赶回卢森堡,一路哭回来,但几天以后,血倒止住了,情况也稳定下来。”现在,老人还不能下地,需要子女三人轮流照顾。

陪妈妈散步

“我有很多家庭责任,也有很多社会责任,一个人活着就是由无数责任组成的。”但她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看一看,自己能打到什么时候。

“卢森堡很需要我,被人需要的感觉是很好的。但我也一直说我不和自然斗,我要健健康康活着,因为还有很多责任要完成,还有很多乐趣要享受。如果可以打下去,大家开开心心。对我个人而言,只要还在打球,就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还有奔头,这种感觉也蛮好的哎。但如果真的打不下去了,一点都没有问题,世界上缺了谁都不是问题。”

后记

卢森堡国内一位知名作家,正在撰写一本关于倪夏莲的传记。他将倪夏莲的成功归于两大因素:早年在中国受到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后来在卢森堡获得的机会。

她觉得这两点总结很正确,其中她在卢森堡获得的机会是外界看得到的,而她在中国接受的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卢森堡人则是一片空白。

“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我从小的家教就是要凭良心做事情。我父亲是一个专业技术出类拔萃的人,在文革当中,有人曾暗示他使点手段,那样很容易上位,但他不愿意这么做。父母教会我的是,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也许不如别人成功,但可以活得坦坦荡荡,不负任何人。上了学,学校里老师教你要做一个正直,有责任心的人。哪怕我现在把比赛输赢看得老淡的,但我的责任心一直在的。”

如今她虽生活在卢森堡,并且成为卢森堡的形象大使,但她说,自己更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她希望中国人善良质朴的形象也能通过自己得以对西方展现。

如果说30年的旅欧生活改变了她很多思想和观念,她本质的东西却并没有改变。尽管她见识过、经历过一些丑陋的东西,但她情愿出走,而拒绝被同化。正是这种本质让Tommy感慨,“简单来说,我没有见过比她更善良的人。”

采访最后,我让Tommy用三个词形容倪夏莲给他的感觉,他说——

I Love You

视频来源:陈征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网络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