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店取餐柜最低格口离地10厘米以上!上海首个餐饮行业离店取餐、扫码点餐“双指引”来了 - 周到

离店取餐柜最低格口离地10厘米以上!上海首个餐饮行业离店取餐、扫码点餐“双指引”来了


作者:徐妍斐
编辑:徐妍斐
时间:2022-02-22 17:45

在地铁9号线徐家汇站,某连锁餐饮的离店自助取餐柜已在试运行,这也是全市第一个离店自助取餐柜。

消费者王小姐正在现场取餐:我每天都坐地铁到徐家汇上班,以前到店里去取预定的早餐,要绕个圈子,现在出站顺路就能拿到。特别是政府出台这个《指引》,对取餐柜管理有了统一规范,我们用餐也就更放心了!

222日,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徐汇区餐饮行业离店自助取餐柜规范管理指引》、《徐汇区餐饮行业扫码点餐规范指引》2项指导性规则。作为全市首个离店取餐、扫码点餐的规范指引,为这两类餐饮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情况提供了运行规范。

离店取餐明要求离店取餐柜宜非露天摆放

随着全市早餐工程的深入实施,各种创新早餐供应方式给市民带来了生活新变化,取餐柜也应运而生。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进一步拓展外卖市场,一些餐饮企业开始探索将到店取餐升级为离店取餐,将取餐柜从店内搬到店外。这一新模式,也给监管部门出了一道新考题不要看只是取餐柜摆放地点发生了变化,但涉及开放式空间下柜体本身的安全性、设备远程运维管理的及时响应和应急处置,以及入柜食品的安全性等问题,对保障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科负责人丁磊介绍说。

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试水这一新模式,并向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寻求指导。监管部门从政策供给角度,在215日出台的《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打造服务型监管标杆、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中,推出了《徐汇区餐饮行业离店自助取餐柜规范管理指引(试行)》,为这一新兴的市场经营行为予以了合规性指导。

记者从《指引》中看到,前面监管部门担心的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都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如,为了解决开放式空间存在风险问题,《指引》规定离店自助取餐柜一般宜摆放在非露天场所内,摆放的位置要求地面平坦、通风良好、环境干燥、取电照明方便、电源稳定接地、网络信号良好、利于餐饮食品存取和取餐柜日常清洁维护等,最低格口离地10厘米以上

再如,对于取餐柜出现故障时,《指引》要求管理维护人员应于3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维护操作。此外,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也考虑到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建议经营者将取餐柜与门店的距离控制在1公里之内,配送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扫码点餐有规范  ,不得强制个人信息注册或授权

近年来,出于疫情防控和提高效率的考虑,餐饮行业扫码点餐越来越普遍,但有的要求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再进行扫码点餐;有的在扫码点餐过程中,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录入作为必备条件;有的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只提供扫码点餐……

老百姓的槽点就是我们预防式监管的基点’”,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法规科负责人何健说,我们关注到这一情况后,制定了餐饮行业扫码点餐规范指引。

记者看到,《指引》集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规定,如针对大家关注最多的公众号强制关注、个人信息强制授权有了明确要求:在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时,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强制要求消费者对手机号、微信号等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或授权,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对于经营者违法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桂满陇餐厅得知后积极响应,上海区域负责人韦琴芝表示,以前我们餐厅也需要关注公众号才能扫码点餐,现在改为小程序直接点餐,方便了消费者操作,也避免了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风险。在现场用手机扫描点餐二维码后,直接跳转至小程序点单页面,无需再关注公众号。

此外,《指引》也关注到某些餐饮企业仅提供扫码点餐的情况,并就此作出了专门规定:餐饮企业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而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的,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要将本店仅提供扫码点餐的相关信息告知消费者,由消费者自己选择是否在此就餐。同时也鼓励保留实体菜单、人工点餐等方式,支持现金、电子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提供便利。记者在桂满陇徐家汇店看到,店内仍提供纸质菜单,如有老年人等不会使用扫码点餐,可以由服务员提供人工点餐服务。餐饮点单已经从单选题变为多选题

据了解,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将联合区食品安全协会,以倡议书的形式,将该《指引》向全区餐饮单位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更大的自主权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