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日客流降至1000多人次,6、16号线仍运营,员工服务到位一丝不苟 - 周到

上海地铁日客流降至1000多人次,6、16号线仍运营,员工服务到位一丝不苟


作者:钟晖
编辑:钟晖
时间:2022-04-14 13:05
昨天,上海地铁总客流为0.15万人次。而4月10日,上海地铁总客流仅为0.11万人次,为上海地铁多年来的客流最低位。目前,上海地铁仅有两条线路在运营。虽乘客寥寥,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工作更加认真精细。暂时停运的线路,也是“停运不停工”,日常维护、防疫消毒等每天都实施精细到位。

目前上海地铁保持运营的是6号线和16号线。而6号线的五莲路站也于4月10日下午4点半开始暂停运营。眼下的6号线、16号线的车厢内,每天有极少量乘客出现。他们中有坐地铁来上班的驻站民警、有穿制服的医务工作者、有出差回沪推着行李箱的男子,还有带着病历卡前往医院配药的老人。 

冯庆刚和滕骥超

虽然客流骤降,运营方还是全力以赴服务好乘客。为了确保16号线的正常运营,多名工作人员在车站连续驻守。来自周浦东站区的冯庆刚、滕骥超就是其中之一。车站负责人介绍说:

“冯庆刚和滕骥超虽然居住在浦西地区,但因为担心16号线车站人手不够,他们选择主动入驻车站,且都进行了核酸检测,在取得报告后的第一时间拖着行李箱前往车站支援,以确保16号线顺利运营。”

虽然乘客寥寥,滕骥超和冯庆刚依然坚持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认真接发列车,热心回答乘客的询问。每日运营结束后,他们又撸起袖子拿起消毒液,对车站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尤其不放过乘客容易接触的设施设备。自3月31日起,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不叫苦叫累,至今已在岗位上奋战超过200小时。

高级值班员单莉勤

除了16号线,还有6号线也每天在运营。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东靖路站的高级值班员单莉勤就是其中之一。

3月下旬,单莉勤所居住的小区施行了封闭管理。为了不给社区防疫工作添麻烦,也为了保障车站基本人员配置,自3月25日起他就打包好行李来到车站,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他心里想着:住在车站可以随时听从区域的安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他每天会做好运营前的准备工作:车站消毒、查看设施设备等等,确保车站运营正常。清晨,当开启卷帘门时,6号线会迎来了为数不多乘客。

目前,单莉勤依旧驻守在东靖路站,车站成为他的第二个家。每日他都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岗前和下岗时测温、检验双码、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车站消毒等工作。

运营结束认真进行车站消毒工作,闲暇之余与妻子和女儿视频,还用公司发放的物资,将自己的换洗衣物清洗干净。

目前,上海地铁已经停运的线路,也是“停运不停工”。比如11号线,他们的工作人员也是将每天的各项工作都做得格外认真。

11号线管理部设备专业设立浦东浦西两个抢修点。24名工作人员主动申请驻守岗位,确保日常维护、应急抢修工作不间断。

11号线全线共有81台大系统空调、89台小系统空调,共计2688块过滤网。以往每两周都由专业清洁公司人员前来进行清洁消毒。受目前疫情影响,驻守职工就承担起消毒工作。他们提升消毒频次,满足全线车站每七天一次消毒。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了,但大家依旧规范佩戴N95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钻进仅能容纳一人的空调过滤网箱,将过滤网逐一拆下置于水池内。另一位队员则用清水反复冲洗过滤网,直到表面没有灰尘、没有脏水流出,

晾干后再使用消毒液均匀喷洒过滤网表面,再逐一将过滤网装入空调箱内恢复运行。

全套消杀过程历时2个多小时。一次工作下来,队员们总是满头大汗,全身湿透。他们昼夜奔走在一个个地铁站,为保持车站的洁净空气出力,为大家的安全护航。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期以来,对患有慢性病的职工而言,配药难成了棘手问题。11号线管理部多方协调配药,再驱车将药物送至职工家中。而驻守车站的部分职工,随身携带的降压药不够了。管理部逐一记录下来,及时将药品及生活物资送往各站点,为坚守岗位的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图片来源:上海地铁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