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这行有个说法,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都知道了。
今年23岁的张俊逸来上海学习杂技已有12年之久,现在已经成长为上海杂技团演员里的中坚力量了。
在去年首演的《时空之旅2》中,他第一次担纲男主角,除了个人表演之外,也和剧组其他演员搭档,出现在了整场演出的诸多环节中。
这段时间居家封控,张俊逸也仍然不敢懈怠。每周5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1点,他像上班打卡一样保持着规律的训练。
虽然家里没有器械帮助,但这并不耽误他练习自己最拿手的专项“男子单人艺术造型”。
这是一项展现杂技演员力与美的表演,舞台上没有更多道具加持,聚光灯下的他需要独立完成不同难度的肢体动作,展现身体的力量和技巧。
比如,在《时空之旅2》中出现的“头顶转”,就需要他在倒立后以头部为唯一支点,靠自身力量和平衡完成20秒到半分钟的自转。
这个动作的难度极高,张俊逸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掌握,现在可以在练习中自转1分钟左右不降速。“这个动作难度就在于如何找到身体的平衡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试验。”
即使是学会之后,张俊逸也需要在每次演出前拿出二、三十分钟保持这样的倒立姿势,让头部和整个身体适应起来。
除此之外,张俊逸还可以在双手或单手倒立的情况下,通过变换腿部的造型和位置,做出拉肩顶、前平、侧卧倒立等诸多难度动作,仿佛一位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慢放。
这些动作对于手臂力量要求很高,他在居家练习时,会特别注意给手臂和腰部戴上绷带和腰带,保护关节肌肉等重要位置不受伤。
除了“男子单人艺术造型”,张俊逸还在近年来尝试了很多新的技术动作。
比如杂技剧《战上海》中,他就与一位女演员一起搭档了“滚环”。
这也是杂技表演中的传统项目,演员需要踩在一个直径高过人的圆环内侧,进行旋转移动,过程中不能掉下,难度很高。
但双人滚环是团内的新创节目,张俊逸没有太多参考,只能通过自己和搭档长达三个月的不断摸索,才最终掌握。
“一个人在滚环上做动作时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这时多加一个人上去,就意味着要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且过程中是需要男演员主要把控力度的,对我的考验很大。”张俊逸说。
像这样用漫长的时间死磕一个新动作,在张俊逸的12年杂技从业经历中并不少见。
7岁的时候因为太调皮被父母送到了山东老家当地的业余杂技训练班,他曾因不堪训练之苦无数次想过放弃;
11岁第一次来到上海,他满眼都是新奇,却也开启了更加忙碌的职业化训练;
15岁那年人生第一次上台演出,因紧张导致失误频出,他倍感沮丧。多亏有老师的耳提面命他才没有放弃,不断苦练,提升自己难度动作的稳定性。
“16岁参与《十二生肖》的演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国。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收获了观众们的反馈,觉得很有成就感。”那次演出,张俊逸就已经用上了“头顶转”这样的绝活儿,此后“男子单人艺术造型”就逐渐成为了他的看家本领。
一路走来,身边也有人因各种原因退出了舞台,但张俊逸却留了下来。他说,上海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它可以承载年轻人的梦想。对于张俊逸而言,在杂技舞台上逐渐成为中坚力量,收获观众们的掌声呐喊,自己的梦想也在慢慢实现。
这次疫情期间,他一直没有松懈练习。“等到演出恢复之后,像《时空之旅2》这样的常规剧目是几乎每天都要上演的。”张俊逸一直在准备着,待到剧场的大幕拉开之时,再次投身到忙碌但成就感十足的杂技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