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铁路运输援沪物资13.3万吨,开辟绿色通道,重点货物快运快卸 - 周到

4月铁路运输援沪物资13.3万吨,开辟绿色通道,重点货物快运快卸


作者:郁文艳
编辑:郁文艳
时间:2022-05-03 12:44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份,铁路运输援沪重点防疫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达4011车、13.3万吨,开辟绿色通道,组建卸货专班,让物资尽快发放到基层。

开辟绿色通道,重点物资快运快卸

在防疫、涉农、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方面,长三角铁路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应装尽装、快装快运快卸。4月份,长三角铁路分别发运化肥等农耕物资20.1万吨,同比增加252.3%。发运电煤47746车,超计划进度5746车。

快!再快一些!援沪抗疫物资运、转、卸,每个环节都等不得。铁路部门成立抗疫物资铁路运输保供专班和上海铁路货运站疏运保障专班,采取昼装夜开、专列上线等举措,大幅压缩车辆在途中转停留时间。上海枢纽地区,每天召开两次运输对接会,确保接车、解体、编组、取送“零等待”;卸车站坚持特事特办,通过线上审核的方式办理交付手续,成立卸车突击队快速组织吊装作业,畅通运输“最后一公里”。

一袋袋大米、一筐筐蔬菜、一箱箱食品药品等物资“乘”火车驰援而来,第一时间被卸下出货,配送到上海的千家万户。4月份,通过铁路到达援沪重点防疫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达4011车、13.3万吨,所有防疫物资卸车出货有序畅通。

加大运力投放,货运通道畅通高效

铁路部门大力实施以货补客策略,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停开减开客车腾出的运输能力,将线路能力、机车车辆、人员力量等资源向货运系统集中,用好京沪线、沪昆线、陇海线、京九线等货运通道,打满货运能力,千方百计增运。

铁路调度所综合考虑各装车点进度、效率等情况,不断强化对空车运用的调整,最大限度满足重点物资装车配空需要。同时对京沪线徐州北~南翔间、沪昆线南翔~新塘边等多条线路货运列车按最高时速90公里组织运行,提高主要通道运输能力。

在公路运输不畅情况下,长三角铁路协同江苏省铁路办制定发布《疫情期间江苏铁路货运保供工作指南》,公布省内31个主要货运站点的联系方式、办理流程、班列排图情况,指导各地做好“公路转铁路”工作。在无锡,当地交通部门引导相关企业弃陆改铁,提升海铁联运运能。4月份,无锡至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发送3692标箱,同比增长89%。

受疫情影响,部分火车司机居家隔离,沪宁铁路等106条货运机车乘务交路出现机班缺口,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受限。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紧急召开组织协调会,组建徐州、合肥、上海、杭州4个地区管理团队,从现有货运、客运司机队伍中挖潜选调,仅用4小时就完成全部160个应急机班的组建任务,确保各趟货运列车应开尽开。

在上海,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铁路部门共有2547个由铁路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27747名党员干部坚守在各个岗位上。铁路党员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加班加点做好重点物资抢运任务。

优化运输组织,国际联运提质提速

在上海,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最大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铁路部门坚持“优先运输、全力保运”原则,确保进出口货物海铁联运通道畅通。

芦潮港中心站海铁联运业务量占上海地区业务量90%,车站进出集装箱大部分与进出口业务有关。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安排好芦潮港中心站区运输资源,联合上海港海铁联运公司、长三角各地相关物流公司、各装车站、船公司等企业单位,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科学调度指挥,优化装卸组织,保持生产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日保证开行10对以上海铁联运班列,日均应急保供物资在20箱以上,日均装卸车达到850辆左右。

据统计,在各方联劳协作、紧密配合之下,4月份芦潮港中心站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创单月最高纪录;4月4日装卸车突破千车大关,达到1038车,创单日最高纪录;4月20日装车实现505车的历史最高纪录。光伏组件、家纺、办公家具、汽车零配件、冰箱等进出口物资通过铁路和港口快速流通,确保内地货物快速出海,海运进口货物快速运抵内陆地区,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运输服务支撑。

长三角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不仅让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本土企业吃下“定心丸”,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一条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缓解了航空、公路等因疫情防控需要停开或者减少开行造成的供需矛盾。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