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浦东三林地区“三宝”酱瓜、崩瓜和标布,流传至今已有百年。三林崩瓜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史料记载,当时三林地区种植一种“橄榄形的瓜果,吃口甜蜜、水分足、口感爽脆……”受环境条件、耕作制度等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一度被弃种。
七十年代后期,经过上海农科院专家挖掘,又重新种植。之后,经市、区、镇三级农业科研人员共同努力,通过提纯复壮,杂交选育,逐渐将原来只有二三斤重、瓜瓤淡黄的崩瓜,开发成目前越来越受魔都市民青睐的特色瓜果。三林崩瓜于2013年被列为“浦东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陈志峰告诉记者:
今年三林崩瓜在3年前2.0版基础上,经改良推出3.0版。3.0版三林崩瓜瓜瓤颜色更艳,中心糖度稳定在15度左右,瓜重增至4至6斤,口感更好,上市期延长至7月份。目前试采的部分成熟瓜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喜食的市民越来越多,三林崩瓜种植面积从3年前38亩,增加至去年48亩,今年又增加至50多亩,年产量从3年前的12万斤增加至今年的18万斤。
受疫情影响,今年三林崩瓜主要在线上团购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