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法医秦明:尊重影视团队的创作,戏里的“秦明”更帅更高冷 - 周到

对话法医秦明:尊重影视团队的创作,戏里的“秦明”更帅更高冷


作者:曾索狄
编辑:曾索狄
时间:2022-05-21 20:08

作为国内最受追捧的IP之一,多年来,《法医秦明》不仅在图书市场大获成功,还衍生出了不同版本的剧集、电影,一次次带领观众走近法医这份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职业。

5月21日,改编自小说《尸语者》的悬疑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在优酷上线。该剧由施磊执导,张耀、汤敏领衔主演,彭楚粤、马昕墨、刘冠成、程澄主演,整体阵容都更为年轻、新鲜。

同日,为该剧担任顾问的原著作者秦明接受了采访。作为一名80后在职法医,秦明已经出版了9部《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以及其他悬疑作品。他是如何看待近年来“法医秦明”IP的一次次改编?他对影视剧中的“秦明”有怎样的观感?且听他娓娓道来。

“创作的初衷源于委屈”

问:此次上线的《法医秦明之读心者》改编自您的代表作《尸语者》中,今年也是《法医秦明》系列出版的十周年,可以享一下您的创作初衷么?

秦明:《尸语者》是我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创作的初衷其实源于委屈——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法医有较高的学历,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接触着大家都忌讳的死亡,面对着血腥残忍的现场和恶臭难忍的尸体,却拿着普通公务员的工资,这么一份付出多、回报少的神圣工作应该受到尊重才对。但是没想到,那个时候大家不了解法医,觉得很神秘,甚至还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在火葬场上班”。不愿意跟我们握手,不愿意跟我们同桌吃饭的人也很多。

所以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是源于委屈,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尝试着让大多数人对法医这个职业,从偏见变成崇敬。同时,我也想通过各式各样的案件,让大家提升对谣言的免疫力,因为你掌握了一定的法医学知识,你就不会轻信谣言,不会被带节奏,当时主要的初衷是这样。

问:《法医秦明之读心者》中“秦明”这个角色的设定是初入职场,能分享一下您刚开始做法医的感受吗?

秦明:我是1998年入学皖南医学院的法医系,但那时候还没有任何文学和影视作品来描述我们这个职业,就连我们知道的比较早的《鉴证实录》也是后来才看到的。

我当法医是稀里糊涂地当上了。我父亲是警察,我母亲是护士,当时一个劝我当警察,一个劝我当医生,我折中选了一个法医。入学时,法医究竟是干什么的,我自己都不知道,真的一点儿不知道。

所以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标签来描述,我觉得我初入职场的标签应该是“一脸懵”。我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到公安局跟着真法医见习,参与解剖第一具尸体的时候才18岁,大一刚结束,挺懵的。

小城市的法医有时候在工作中会发现死者是自己认识的人。我就属于运气不好的。我参与解剖的第一具尸体就是熟人,是小学同年级的同学,我也写在了我的第一本书《尸语者》里,当时看到可以说全身都是麻木的,大脑一片空白。老师说,你能坚持吗?你要是不能坚持的话,你就回去。我说我必须得坚持,因为我跨不过这个坎儿,以后就干不了这个职业了。这个案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法医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我坚定了当一个好法医的理想。

影视剧里的“秦明”更高冷

问:《法医秦明》系列IP非常成功,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演绎,这么多年你觉得这个人物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秦明:《法医秦明》这个IP有多个不同的呈现方式,我觉得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创作想法,只要是认真的想法,我们都应该尊重。

要说变量,我觉得变量很多,人物的外形、性格、处事方式,这些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法医这种“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价值观,这份职业是守护生命尊严的。

当然,不管是哪一部《法医秦明》,剧里的秦明并不是我,他是我们共和国公安法医的一个集合体,他是我把诸多法医身上的闪光点集合在一起的一个虚拟的人物。

问:这么多演员演过秦明,您怎么评价?和生活中的您相似吗?

秦明:演员们演的是法医工作者,不是我,所以也没有什么原型可像的,和我外形上都不像——他们都很帅。至于剧和书里的主角,大多数还是有一点不太一样的。大多数的剧会把秦明塑造成一个比较高冷的形象,或者是比较严肃的形象。实际上书里的秦明应该是一个“死胖子”,一个比较喜欢插科打诨、性格比较开朗的人,我本身也是这样,我接触的法医大多数都是这样,可能因为看惯了生死,所以对生活的态度会比较积极。

问:电视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相较于小说《尸语者》会增加很多戏剧冲突,您会介意这样的改动吗?

秦明:我们的初衷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法医职业,理解法医职业,那么对于人物角色,只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喜欢,我觉得就足够了。就像第一部《法医秦明》(2016年张若昀、焦俊艳主演),里面的角色也有很大的调整,比如说大宝,从男性调成了女性,但实际上呈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传播力非常广。我并不会对此过于在意,只要是能够体现初衷都是好的。

问:您想过未来以监制或是其他身份来参与自己作品的创作吗?

秦明:再强调一下,“法医秦明”除掉法医二字,一文不值,我不会舍弃法医这个身份。既然是法医,我就得上班,就得有日常的工作,我哪有时间去监制啊,没有这个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法医,一个普通的写作者,哪有做影视剧的能力。

和影视团队的磨合那肯定是有的,《法医秦明》已经改编了这么多部了,绝大多数的主创团队都让我感受非常深,感觉非常好。他们都很好学,都很认真,经常会问我一些法医学的具体的理论、实操或者是手法技能,包括这部剧的主演,也都跟我加了微信,会经常和我有交流。

“法医很艰苦,入行需谨慎”

问:对于马上高考的学子们,您会不会鼓励他们考法医呢?

秦明:我并不会特别去劝别人去学法医,当然,我本身也很欢迎别人加入法医队伍。因为法医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在电视上看到的可能只是九牛一毛,实际上法医工作比电视上呈现出来的要苦很多——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有嗅觉和触觉的冲击。

我经常说,法医很艰苦,入行需谨慎,我不希望人们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选择了法医然后后悔,那我岂不是误人子弟了?但是,我也是希望那些真的热爱这份职业,热爱那种抽丝剥茧的挑战性和最后破案的成就感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法医队伍。

问:能否给即将踏入职场的新人一些工作或生活建议呢?

秦明:就是要热爱,你要懂得怎么去热爱自己的职业,无论干什么职业都是这样的。我们经常会说一个名词叫“职业倦怠感”,做一个工作做时间长,就会有倦怠感。我觉得尤其是初入职场的年轻朋友们,首先你得找得到你自己职业的闪光点,你才会热爱。怎么找得到职业的闪光点,那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当你做一项工作,你能看得到工作对社会、对别人的帮助,你就会有自信,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

问:《法医秦明》系列已经出版了9部了,未来会继续写下去吗?还会有什么变化?

秦明:我肯定会写下去的,我的初衷到现在也没有发生过任何的改变。我也跟读者们承诺过,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读者,也会把这个系列坚持下去,会一直写。

会不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有一部分会来源于读者的需求,也有一部分也是我个人的需求。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法医秦明》系列的“万象卷”前六本书,到“众生卷”的这三本书是有变化的:“万象卷”的个案都会比较散,主线也更突出世间的万象,每个人都不一样;“众生卷”可能就会突出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天谴者》会突出社会责任感的丢失,《遗忘者》会揭露一些腐朽的女德思想,总体都会聚焦一些社会现象。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