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入高考作文题引发热议!到底谁能拿下高分? - 周到

《红楼梦》入高考作文题引发热议!到底谁能拿下高分?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22-06-08 17:53

昨天,高考的第一天。语文作文题目出来之后便迅速冲上热搜。

其中最引起网友讨论的是全国甲卷有关《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考题。冲上微博热搜的除了“高考作文”还有“高考作文 红楼梦”“全国甲卷 难”。


题目太难,“曹雪芹来了都得复读”

有人戏称,昨天是全国人民沉浸式参加高考作文的一天。

一位网友写道:还好我毕业多年了,不然题目都看不懂。

还有人写:我要是在高考考场遇到这个作文我真的会焦虑死。

 

反映这题目难的,不仅仅是普通网友,还有各路专家学者。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表示,“《红楼梦》这题真的挺难的,它涉及到中国美学、中国文化,对考生要求比较高。”


有网友甚至表示,曹雪芹来了都得复读。

不过,也有人说,贾宝玉才是今年高考最大的赢家。“通过热搜,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宝玉以及他的才华了。”

蒋勋赞14岁宝玉堪比文学博士班学生

作文题目中所提到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是《红楼梦》第十七回的内容,这也是书中非常重要的一回。



这一回中,为了迎接女儿贾元春省亲,贾府要修建一个很大的园林,而这个新建的园林,恰好成了贾政对贾宝玉的一次“试才”。


材料中“贾宝玉则觉得‘沁芳’更为雅致”其实只是宝玉小试身手。


在《红楼梦》中,随着贾政、贾宝玉一行人在大观园中移步换景,宝玉通过“这一天的考试”逐渐呈现出自己的特长以及深厚的文学素养。这一趟下来,大观园里的景点名字,大部分都是宝玉起的。

 

作家蒋勋在《蒋勋说红楼梦》一书中,对“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做了详细解读。

他写道,“这个十四岁的宝玉在今天绝对可以比得上文学博士班的学生,他对文字、对意境的掌握如此到位。”

蒋勋还指出,更值得欣赏的是,宝玉在对答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片天地来自他对大自然和人世间所有美的关心与欣赏。”

因此,面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虽然有网友说,即使曹雪芹都得复读。

却也有人戏称,如果贾宝玉参加今年高考,作文拿个满分也并非不可能。

历年来《红楼梦》多次入考题

其实,《红楼梦》入高考题这并不是第一次。

《红楼梦》作为部编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单元之一(另一个单元是《乡土中国》),是学生们需要深入阅读的经典,也是高考语文经常考核的内容。

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俞晓红教授曾对历年高考《红楼梦》内容进行了相关试题的详细分析。

俞晓红教授指出,日常生活中,小说类文学阅读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但在语文测试中,小说这一文体则因其内容较为丰富、篇制相对较长等,不太容易进入制题的范围,尤其是长篇小说,在长期应试教育氛围的浸染下,是考生较少有阅读的时间和兴趣的作品,也是令测试专家不轻易选择的对象。

“但《红楼梦》似乎是一个例外。”

从俞晓红目前搜集到的高考材料看,《红楼梦》最晚在2004年就开始进入高考语文试卷,在2004至2021年的18年中,以《红楼梦》为高考语文测试内容的省市至少有8个,题数有40个之多。

除了2005年未见试题之外,题数最少的年份是2006和2015年,各1题;题数最多的2013、2014、2015和2020年,各有4题。

考红试题最多的是江苏卷,在2008年到2020年的13年内,每年均有1题出自《红楼梦》;其次是北京卷7年8题,福建卷也有8题,间歇性地分布在2004年到2015年之间。

福建卷最早启动考红题,天津卷最晚加入考红行列。在俞晓红看来,在总数不多的小说文体的高考测试题命制中,“考红”题有这样的数量,可以见出命题者的胆识与能力。

有观点认为,今年这个作文题就是借《红楼梦》选一段材料而已。话题具有相对独立性,试卷提供的材料已经交代比较清楚,而且让考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这样,事先有没有读过《红楼梦》,对作文构思影响不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则表示,这次全国甲卷对《红楼梦》考得很细,具体到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一段。

“我看到一些网友觉得很难,可能很多朋友不习惯细读。这道作文题隐含着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写得好,前提是读得懂。在此基础上,也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题目的设计是比较开放的。我们知道高考命题带有风向标的意味,我个人乐见学生更多地沉浸在经典作品之中。”


(本文部分素材综合自澎湃新闻、古代小说网 、凤凰网读书)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