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正式成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目前申报自然遗产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2023年,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新的一批世界遗产提名地,若申报成功,崇明东滩有望成为上海市首个世界遗产。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邀请到多位曾去过东滩的嘉宾,他们当中有住在市区的媒体人、文化人和摄影爱好者,也有居于崇明的媒体人,通过他们的故事或镜头,讲述自己眼中的东滩之美……
司虹辉,花名“魔都米爷”,是一位64岁的航拍摄影爱好者。年轻时他就是人文自然纪录片爱好者,他不爱出国旅行,在他看来,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足够自己花上半辈子去游历。
东滩已经去过很多次了,十来次肯定是有的。下面这段视频是我今年年初拍摄的,和前些年去相比,感觉东滩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湿地的生态环境明显有了改善,配套设施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这些改变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以感受到在这个背后有许多人在努力,包括长远的规划部署以及游客素质的提升,这些也进一步推动了环境保护。
我去的时候虽然是冬天,但依然感受到湿地的恬静美好,偌大的湿地游客并不多,透过无人机的镜头俯视整片湿地,会被树木植被、芦苇滩涂、河口长江这些景色所打动。当人置身其中,会有与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感受,你能感受到这片湿地的个性,与世无争,就静静的在那里,暗自努力等着未来惊艳所有人的那一天。
我很希望能在春暖花开时,能在盛夏绽放时,再去湿地走走,看看那里的草木和鸟儿,相信会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绝美场景。
申遗寄语:希望东滩成为上海拥抱大自然的一张靓丽名片。
陈宇雯,崇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一位美丽的崇明小姐姐,她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作为崇明人从小对东滩的感情,以及东滩背后所蕴含几代崇明人的垦拓精神。
今天,对于从市区过来崇明旅游的朋友来说,首先想到去游玩的一定会是包括东滩在内的这些景区。
对于我们崇明的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来说,小时候崇明能够玩的地方还是比较少的。不管是自己去也好,或者是小伙伴们结伴去也好,东滩一直都是令人欣喜的存在。虽然那时的东滩远不及现在的规模,今天的东滩已经被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那个时候东滩其实还是比较荒芜的,但每次去总觉得很开心,就是非常期盼能够去东滩,能给到自己一种非常欣喜的感觉。毕竟是寄托了一种儿时的游玩情结吧!
长大之后,就开始对东滩有更深层次的一种认识,老师和长辈们会给我们讲述崇明的恳拓精神,这样的精神是一定会陪伴我们成长的。东滩最初就是“潮来白茫茫,潮退芦苇荡”的荒滩,满地芦苇,它就是靠很多人在那个年代去慢慢把它开垦出来的。这种垦拓不息的精神特质则是自始至终根植在崇明人基因和血脉里的。
我们所看到的这段视频节目,是崇明区融媒体中心“吴大嘴”工作室负责人吴仲亨在去年夏天去东滩拍摄的,当天恰好是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媒体开放日。在这段视频当中,作为崇明人的吴仲亨配以崇明话讲解,现场感强、共鸣感强,非常有乡土文化特色。据说,东滩的鸟警觉性比城市里的鸟要高很多,很远看到人就飞走了,所以一般去拍鸟要用专业设备。
申遗寄语:希望东滩湿地公园能朝着世界自然遗产的目标一路坚定前行,并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坚守初心,永远都是儿时那个望得见星辰明月的一方纯净之地。
阿庄老师曾做过记者、编辑,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阿庄曾先后去过两次东滩,在2015年时,他应崇明旅游局之邀前往东滩湿地公园进行采访,并拍摄了不少照片。
进入东滩湿地公园,依次经过湿地景观区、湿地生境复区、水禽栖息地、雨水收集区几大区域,可以看到辽阔的芦苇丛以及湿地湖泊。那么,到东滩湿地公园看什么?我的体会是:一看茫茫苇海;二看万鸟飞翔;三看日出大海。
一看茫茫苇海。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最东端,处于长江入海口,湖面面积35万平方米,原始芦苇面积约40万平方米。空气清新,又有一望无际的芦苇布满滩涂,走在木栈道上是一种亲近自然的享受。在这片茫茫无际的芦苇荡里,让你远离都市的喧嚣,徜徉在湿地的苇海之中,里面是纯粹的自然景观。
当你走在长长黑黑的木栈道上,周围是随风摇头低吟浅诵的金麦色芦苇,前边远处则是苇海里一座孤立的茅草屋,它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让你感受着东滩湿地广阔而秀美的自然风光,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鸟语声中寻寻觅觅,让人迷醉而忘返。
二看万鸟飞翔。东滩是世界上鸟类迁徙的重要补给站之一,200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经过之前多年的修复和改造,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迎来大量南下越冬的水鸟。特别是东滩湿地公园专设了一个水涉禽招引区,园内种植了大量崇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如竹子、赤槐、乌桕、水葱、菖蒲等,这不仅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也为鸟儿带来了栖息的佳地。截至我去的2015年,东滩湿地公园栖息的鸟类品种已记录到312种,迁徙水鸟上百万只。每年11月至来年3月是观鸟最佳时节。
三看日出东海。崇明是我国第三大岛,东滩湿地就在崇明的最东边,再往东就是东海了,这里也是崇明岛看日出最美的地方。但东滩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如果想清晨来赏日出观鸟,最好是住在附近的乡镇,而且最好自驾车。并且你只有牺牲美好的睡眠,要在清晨五点之前开车赶到那边,如果时间来不及,你可以晚上在附近的农家旅馆入住。
当清晨早驱车前往附近的东滩湿地,你可以彻底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心脏湿地中,看着太阳一点点从大海翻腾的浪花中蹦出,然后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染上一片耀眼的紫金色,会让你心灵感受到无比震撼。
申遗寄语:湿地是地球之肺,我们应该保护好崇明东滩的生态现状,留住这柄中国第三大岛上的巨大绿色生命之伞。
安德列是一位上海诗人,曾发表报告文学及散文170万字,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诗与上海摄影家进行密切互动。从2021年5月到2021年8月期间,他以东滩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诗歌作品。
《东滩·日出》
三月三(余玉庆)/摄 安德列/诗
日出东滩
不露声色
黎明温柔静谧
霞飞微微
青翠大地
作了一个深呼吸
《崇明东滩·木屋·夜色》
三月三/摄 安德列/诗
夜深人静
夜色渐渐发青
如同油画的颜料
不知不觉,把这木屋轻轻涂了一遍
灯还亮着,
不知梦里有着怎样的颜色?
《崇明东滩·初秋映像》
三月三/摄 安德列/诗
夏欲止步,
秋在路途
坡上玲珑的木屋
初秋娴静的银杏树
已然描摹着季节物语
《东滩湿地·落日》
三月三/摄 安德列/诗
世界上只有一枚太阳
为什么要去远方看太阳
太阳还是这个太阳
只是处处云彩不一样
申遗寄语:在这里,可以全身心亲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