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人民广场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国内首家以展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专业性场馆,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近日,在完成整体更新改造之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全新面貌展现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愿景和城市精神。记者连续两天前往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进行了实地探访和深入报道。
在正式开馆之前,8月8日下午,“城影相间|地域文化 双城视角:京沪城市文化比较研究影像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行开幕式,这也是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顺利完成整体更新改造后的首个临展。
展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展示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以影像为主要展示手段,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京沪城市文化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展览分两个篇章,第一篇章“向金经昌先生致敬”,呈现了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的金经昌先生跨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主要影像作品,他的作品是中国城市文化研究的重要遗产。
第二篇章“规划与建筑专业工作者成果集萃”,展出了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的,近30位规划和建筑专业工作者的影像成果。他们在记录文献的同时,把更多的视角转向市井生活的人文观察,分别以胡同里弄、工人新村、中央商务区、工业遗产、传统村落、传统园林等为专题,充分且生动地展现了京沪两地城市独特的景致和市民精神。
作为联合策展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同济大学王伟强教授表示:
展览呈现的正是以影像为手段城市文化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借此唤起全社会对城市文化与风貌特色的重视。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扩大研究领域、深化研究成果。
这次展览,我们凝聚了北京、上海的建筑师、规划师和职业摄影师共同参与,同时形成了对京沪城市文化的项目研究,在这方面我们聚焦于六个板块主题。首先是比较典型的胡同、里弄专题,这是传统住宅和城市机理以及市井生活的聚集处;另一个板块就是工人新村,北京选取百万庄,上海选取了浦东的工人新村;第三个板块是工业遗产,上海宝钢、滨江,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和798艺术区。此外还有两个城市的CBD中心区、传统村落、传统园林。共同呈现京沪两地城市形态与文化的各自精彩!
同济大学杨东援教授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南京,但当时对南京印象很浅,然后5岁到16岁在北京学习生活,1978年来到上海读大学,之后就一直留在上海学习、工作和生活。看到展览中的北京老照片,杨东援教授感慨万千:
看到这些照片,真的是非常感谢金经昌老前辈,感谢各位教授和规划师留下这么宝贵的城市影像。因为很多东西时过境迁,我现在每次到北京再去钻那些胡同,就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北京的这种大气和雄厚,上海的这种精明与开放,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把城市文化用我们的影像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丰富的历史遗存。”
知名城市摄影师席子出生于上海,曾出版《上海里弄文化地图》(合著)及《上海屋里厢》,这次他有多幅作品参展。在展览现场,席子告诉记者:
影像只是城市一瞬间的切片 ,这个展览也期望通过有限但独特的视角来展现不同城市空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带来对每个人生活的城市更新和规划更理性的思考。
建筑摄影家陶钧从2004年底开始拍上海历史建筑,这次也有作品参展,他认为:“展览的主题很好,把北京和上海进行双城对比也有意义,六个板块的建筑类型非常丰富,形成的对比还可以颗粒度更细,这个展非常专业。”
8月9日,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天。早上,记者乘坐地铁前往展示馆,在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下车之后,沿着地铁通道步行前往展示馆。
当经过2号口时,记者发现之前关闭的2号口竟然重新开通了,一位地铁清洁人员告诉记者,2号口是今天早上才开通的,目前开放时间暂定为早上8点到晚上8点。记者从2号口直接前往展示馆,发现2号口与展示馆已经“无缝连接”,市民从这里走到展示馆不用担心天气影响。
记者查询发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当天的500个名额已经被市民全部预约完毕,8月16日之前已经全部约满。与更新改造之前所不同的是,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目前采取免费参观模式,但需要市民提前进行预约。
上海市民施阿姨是今天(8月9日)第一位入馆参观者,馆方向其赠送了一份小礼物。施阿姨是告诉记者,自己今天早上八点三刻就到馆了,工作人员告诉她是第一位参观者,自己觉得非常幸运。说起来馆原因,施阿姨表示:
对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自己心中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触。作为一个上海人,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因为上海的发展蓝图都从这里可以看到。
据介绍,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新一轮展陈以“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为主题,展馆设“序厅、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四个主题展厅,全面解读上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建设更富魅力和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更具活力和更加繁荣的创新之城、更具韧性和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
进入展示馆一楼,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人民城市艺术装置——“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艺术装置与多媒体环屏(上海印象主题装置)交相辉映,不少市民纷纷在此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