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探险这件事上,总有人别出心裁。
眼下,全国各地连续多天居高不下的气温,让不少生活在城市的人,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长途旅行,于是便寄希望于周边一些比较小众、天然的旅行目的地,渴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同时也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与众不同的照片,吸引更多的流量。
但越是充满诱惑的地方,往往越是暗藏危险。近段时间,国内多地爆出了一些未经开发的野游目的地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诸多危险行为,不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就此被拆散,一些现场的短视频更是让人看得无比揪心。
人们总是会被新奇、美好的事物所吸引,就像一直致力于“记录美好生活”的社交平台一样,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网红博主分享着他们的“奇遇”,但其中不少都是未经开发的、极具危险程度的场所,此前浙江杭州建德的废弃矿洞就被广泛关注,截至记者发稿时,当地工作人员已将洞口用水泥全部封闭。
但正如一些网友所认为的,封闭了洞口封不住网红的镜头,洪水的流量抵不过网红的流量。新闻晨报记者检索发现,除了目前已被曝光的一些未经开发的网红景点外,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仍然能检索到一些类似的种草攻略。这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目前平台方面有何处理措施?律师又有什么看法?
在彭州龙槽沟山洪事故发生以后,作为种草平台之一的小红书也多被指责其平台机制,推荐了大量野外探索类的“种草”内容,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小红书相关人士此前回应称,正在进一步管控相关问题,已上线旅游搜索风险提示等一系列动作,同时加强审核用户笔记,接到举报会实时反馈。
对于小红书上线旅游搜索风险提示这一做法,有网友认为,这无非就是一份免责声明罢了,这样的文章平台就不应该发出来。滤镜美图能带来流量,也能带来危险;也有网友表示,出事的地方不是景区,而且已经标明警示牌,网红还能一直去打卡,鼓励大家前往危险地区,平台对此应该加强筛查。
8月17日,新闻晨报记者在小红书搜索“彭州龙槽沟”、“野水”、“未开发景点”等关键词时在搜索框下方都已有瞩目的置顶提醒:“旅游出行,安全第一”“请勿在危险地方逗留、游玩”。
但当记者进一步搜索“未开发”、“小众探险”一类关键词时却并未看到相应提醒。这种提醒也仅限在搜索框的下方,并不能在相关笔记中看到。无独有偶,记者在“马蜂窝”“携程”等其他旅游平台上已看不见“龙槽沟”相关的游记,但搜索“野外探险”“未开发景点”的关键词时,尽管相关内容较少,也并未见到平台有进行风险提示的标注。
海恩法则曾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的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提出,除了“彭州龙槽沟”“浙江建德网红矿洞”等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地方处在人们视线的死角,酝酿着新的危险呢?
对此,新闻晨报记者以“溶洞”“探险”“小众”为关键字在小红书上搜索攻略,除了专业探索队的介绍、正规景点的攻略,也不乏少许野外荒洞的打卡攻略。记者随手点开一份“探秘京郊未开发小溶洞”的种草笔记,里面贴了一张地图导航加手绘方向的位置图片,并说明“这个洞在一个两米高的崖壁上,可从侧边小路上去”,博主介绍了溶洞所在位置。随后博主描述了溶洞内的一些景象并配上图片。博主自称“溶洞很短很安全,但是需要带个手电”,并在评论区也提到这是个“没开发的野洞”。
一方面是公众对于参与这样的野外活动高涨不减的热情,一方面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也让人揪心不已,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出对于相关责任归属的广泛讨论。对此,新闻晨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太琨律创始合伙人朱界平律师。
对于平台上有不少网红博主安利推荐一些未经开发的小众野游目的地的行为,朱界平律师表示,网红博主一般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除非他所从事的是经营性质的活动,并且从中受益。“对于这种推荐的行为,因为和损害后果之间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同时游客自身应该要具备起码的自主判断能力,特殊情况下承担责任的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朱律师表示。
彭州山洪事故发生后,不少网友也对平台提出质疑声,朱界平律师认为,这类平台要具备最基本的安全审慎的注意义务,做相应的推荐时要审查相应的资质是否齐全,比如去看看这些旅游景区是否具备营业资质,目前国家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对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
此外,据媒体报道,参加彭州龙槽沟野游项目除了个人游客自行前往外,还有一些当地的旅行社组织报名的一日游等旅行产品,朱界平律师表示,旅行社作为组织者,首先和游客已经形成合同上的法律关系,则具有合同义务,不仅是在旅行目的地,在旅行途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义务。
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朱界平律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他认为首先需要提高大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也需要提高景区的安全宣传意识,“此外我还想说,平台和博主要进行相应的行业规范和管理,这样也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