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智能车巡系统由智能巡查车、车载高清摄像头、道路探头已经智能算法等软硬件组成。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组建了一支由34辆车组成的智能巡查车队,将全区划分成27个小网格以及9个大网格,共预设92条车巡路线,基本覆盖全区所有沿街商户和近80%路网。通过与公安、城运中心等部门共享探头,布设算法探头,连接全区3.9万个道路探头。智能巡查车上有车载高清摄像头,结合智能视频探头,对街面违法行为进行智能抓拍,再通过算法来识别是否违法违规。目前,已实现对跨门经营、占道设摊、占道洗车、暴露垃圾、打包垃圾、乱晾晒、非机动车违停这7类违法行为的智能发现,构建起一张全覆盖智能发现网络。
浦东新区城管还探索全过程、全流程的“非现场”“非接触”的执法模式,跨门营业、占道设摊、占道洗车、渣土车未覆盖或未密闭、渣土泄漏散落等违法行为的告知、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罚款收缴等都可以实现“不见面”的线上办理。整个实战指挥体系由局综合信息平台、中队微平台、执法队员手机执法终端构成,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则开发了渣土车辆智能分析系统。近日,指挥中心在使用系统进行每日例行研判过程中,通过共享奉贤区“一网统管”平台覆盖主要道口点位的视频监控,以AI算法自动识别发现一辆正行驶在金海公路上的渣土车辆,存在疑似后斗未密闭的违法行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制作电子线索,移交单转至奉贤区城管执法局机动中队处置。
机动中队根据线索单上提供的抓拍车辆车身信息,经系统数据比对,初步锁定为本市某渣土运输企业的车辆。执法队员第一时间通过“一网通办”平台调阅该渣土运输企业的营业执照、渣土处置证等相关电子证照信息,并与企业当事人取得联系,完成证据采集和调查笔录制作。其中,电子证照作为与实体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凭证,直接归入案卷证据,当事人免于提供实体证照和复印件。
经询问,当事人对违法事实认定及处罚决定无异议,随即,相关法律文书送达至当事人“随申办”。当事人在“随申办”上进行文书电子送达确认后,直接通过“一网通办”公共支付平台在线缴纳罚款,该电子缴款票据自动纳入案卷材料。至此,该案件办结并归档,极大提高了办案全流程的时效。
当然,市城管执法局在推进全市非现场执法试点中,大力倡导“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行政执法理念,努力让企业、市民感受到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行非现场执法的,事先向社会公布电子监控设备的设置地点,并有明显可见的标识标志。同时,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的“首违免罚”,拒不整改的将实施行政处罚。
今天下午2点,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城管执法队员的执法APP上收到了来自区疫情防控分类分级监管系统派发的检查任务,随即赶赴永清路,对标为红色风险等级的某商户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检查。
现场,执法队员首先通过执法APP的“码上查”功能核对商户信息,包括联系人、联系电话、营业状态、地址信息等,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数据的精准。
接下来,执法队员通过“码上查”点击防疫检查,其中包括场所码扫码情况、人员核酸情况、引导顾客扫码情况、是否配备消杀设备等八项检查任务。
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店铺内实际有2名店员在店内,但显示今天场所码扫码次数为0,7日内场所码扫码也为0,存在场所码扫码不规范现象。
完成了检查流程后,执法队员现场点击提交了检查情况,系统自动推送短信,店主实时收到了来到宝山区疫情防控社会面专班的防疫提醒,告知店主该次防疫检查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店主履行防疫主体责任立即整改。
据了解,市城管执法局系统每日会自动推送更新各商户场所码的当日扫码和近7日扫码次数。宝山区城管执法局根据疫情防控风险,将KTV、酒吧、足浴店、棋牌室、健身房、剧本杀等空间密闭场所以及大数据后台显示近七天场所码扫码次数为“0”的商户,初始设定为红色。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美容美发、餐饮服务等人员密度高的服务行业初始设定为黄色。其他沿街商户初始设定为绿色。同时,根据分色情况,系统自动发布红色等级商户一周2次、黄色等级商户一周1次,绿色等级商户两周1次的检查任务,并将任务推送到一线队员执法APP,执法队员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商户的检查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下实地核查。
市城管执法局介绍,自2020年以来,该局开发了一系列“实战管用”的应用场景,在全市执法部门中率先对接“一网通办”公共支付平台,实现城管罚没款电子缴纳;通过执法APP扫描当事人“随申码”,准确核验当事人身份;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电子证照管理办法》施行以来,率先实现执法办案过程中基于用证清单实时调用电子证照,当事人免于提交相关纸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