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即将开讲。正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们会在“问天实验舱”向地面的同学们展示微重力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等趣味实验。
而与此同时,中国空间站建造已进入收官阶段。按计划,年底前将实施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神舟十五号飞行和神舟十四号返回等4次任务,完成天宫的建造。
每一次航天发射、每一次天地对话,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中国人的飞天梦,正在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航天爱好者储方敏,16年来热衷拍飞机,他见过曾经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安-225”,见证过首架国产大飞机首飞,600多个飞机模型在家里搭建了一座模拟飞机场;十几次从上海远赴海南文昌追踪航天发射,他见证着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宫一号问天实验舱徐徐升空,还收藏了完整的宇宙空间站模型;这个月底,梦天实验舱即将发射。他已经和几位航天爱好者约好,要一起去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见证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收官发射。
2020年夏天一次偶然去三亚独自度假的契机,储方敏赶上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
即使距离发射场足足5公里远,储方敏还是在火箭升空后10几秒后感受到了一股热浪汹涌来袭,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热浪大概会持续10几秒,在炎热的夏日里感觉十分强烈。”
与航天发射的初相遇让储方敏深受震撼,此后在海南文昌的十几次航天发射,他几乎很少缺席,见证着近两年来中国航天的每一步探索。
“这几年随着大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去文昌看航天发射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夏天尤其火爆,问天实验舱发射的那天,从龙楼镇出来的一条一公里长的马路上堵车堵了整整两个小时。”
国内四个航天发射场中,海南文昌发射场向公众开放程度最高,不少旅行团和游客都会在发射期慕名而来。
最近的观测位置距离发射场有3公里,但中间会有一些树林的遮挡,捕捉点火的瞬间有些难度。对于很多专门去文昌拍摄的航天爱好者来说,在距离发射场5公里左右的龙楼镇是一个不错的位置,小镇前排的酒店和民宿楼顶更是拍摄的好地方。小镇附近有一片公共的沙滩,视野开阔,不少游客的美照都是在那里拍出来的。当然小镇后面还有一座小山,虽然距离更远,但可以拍出整个小镇和发射场在内的大全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储方敏坦言,每一次在现场观摩发射,扑面而来的热浪和点火后的震耳欲聋,都让他感慨万千。“中国航天一直在追赶世界的脚步,这些年终于赶上了,我们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作为一名中国人是非常自豪的。”
这个十月,梦天实验舱也将在文昌发射,已先后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等工作,并按计划完成了推进剂加注,后续将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一起开展系统功能联合检查。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参试各系统正在有序开展任务准备。
储方敏说,这次发射之后,空间站完全体所有舱段的发射就圆满完成了,这对于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他已经约好了航天摄友们一起,共同去现场见证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收官发射。
平常的拍摄大家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时有缺席,这一次我们应该都会到齐。
一架飞机从远处轰鸣而来,储方敏立马举起手中的相机对着天空一路追随,快门的喀嚓声和飞机引擎的声音此起彼伏,直到连尾翼都渐行渐远。
国庆假期,储方敏特地选了一个晴朗的午后来浦东机场周围拍飞机。刚刚的那架飞机,是他在一片及腰的杂草丛中追踪的。“因为国内大部分机场没有专门的观景台,我们只能找周边的野地、土坡来抓拍飞机起降的瞬间。一方面不影响正常交通,最重要的也是在寻求好的拍摄视角。”
拍火箭算是储方敏近两年的新爱好,但要论拍飞机,他可是有着16年经验的资深玩家。
2006年,储方敏换了一份需要经常出差的工作,几乎每个月都要坐两三次飞机,拍照就成了旅途中的家常便饭。
慢慢地,他在国内各地机场里找到了不少可以给飞机拍出好看照片的角落。“比如大连机场就很适合拍飞机,有一条跑道头距离机场围栏比较近,视野很好,在那里可以拍到非常好的起降照片。”
找到了门道之后,小储便迷上了给飞机拍照,开始学会观察不同航司、不同型号的飞机细节,甚至练就了远处的飞机只看一眼就能报出机型的“特技”。
对于飞友来说,好看的涂装和特殊的机型总是能让他们为之兴奋。在过往16年间,储方敏捕捉过不少令他印象深刻的飞机倩影。
2020年底,葡萄牙包机航空公司Hi Fly的一架保护珊瑚礁主题双面彩绘机罕见地飞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小储当天早上5点出发,在机场守候了一天,拍摄了这架飞机从抵达浦东到起飞离开的全过程。
这架飞机左侧为浅蓝色,喷涂了五彩的珊瑚和两种依附珊瑚礁生存的鱼类,也是《海底总动员》中尼莫和多莉的原型。机身上印有“Not Too Late For Coral Reefs”(保护珊瑚礁永远不晚)的字样。右侧机身为深蓝色,原本在左侧色彩鲜艳的珊瑚和鱼类在这里却变成了白色的骨头,英文字样也变成了“Coral Reefs Gone By 2050”(珊瑚礁将在2050年消失),旨在警示人类珍视珊瑚礁,保护海洋环境。
“飞机涂装很漂亮,又非常有意义。而且它很少来中国,后来那个涂装也换掉了。”这是储方敏和这架A380难得的一次遇见。
相比美丽的涂装,一些特殊的机型更让飞机爱好者热血沸腾。比如储方敏就曾经在天津拍到过航天界著名的庞然大物“安-225运输机”(英文:An-225),这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飞机,机身长度84米,翼展88.4米,可以搭载航天飞机,运输大型航天设备。
遗憾的是,这架飞机在今年的军事冲突中被炸毁,全世界有且仅有一架的安-225成为了历史。新闻传出的那天储方敏发了条朋友圈表达了惋惜,今后也只能从自己拍摄过的照片和收藏的模型中寻找记忆中的吉光片羽了。
对于飞友来说,收藏飞机模型确实能弥补一些与真机擦肩而过的遗憾。一些国内罕见的或者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大众视线的机型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被留住。
我曾经见到过维珍航空的空天飞机,可以搭载小型航天器。但很遗憾当时我正在开车,只能看着它起飞而没有来得及拍到。不过我倒是收集了这架飞机的模型。
当然,好看的涂装仍然是模型收藏者的心头好。东方航空的世博会、进博会主题彩绘,迪士尼彩绘,长荣航空的Hello Kitty彩绘......有些是储方敏耐心等待发售的,有些是从国外辗转托朋友入手的,如今储方敏家里收藏的飞机模型已经超过600架。
他还有特制的模拟飞机场平面图,模型们可以在上面整齐排列,闲暇的时间打理自己的“飞机场”对储方敏来说分外治愈。
从最早拍飞机至今16年,储方敏的脚步遍布了国内各大机场,他的镜头也记录了这十多年来国内航空的发展。
最初虹桥和浦东机场都各自只有1个航站楼、1条跑道,如今浦东机场已经发展到2个航站楼、1个卫星楼和5条跑道。虹桥机场也拥有了2个航站楼和2条跑道。国内很多城市的机场都有变化,比如成都就在去年成为了又一个拥有两座飞机场的城市。
随着机场扩建以及周边交通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储方敏拍飞机的秘密基地也面临着很多变化。“有因为铁路高速化彻底封闭的、有因为扩建跑道被填平了的、还有的楼房也已经拆掉了。”朋友圈里,他特地发了一组曾经从不同位置抓拍到的飞机照片,邀请飞友们无奖问答,以“纪念这十多年的青春”。
而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储方敏拍摄的飞机机型也有了很大变化。“最早是波音737、747、777以及空客320这些机型比较常见,这些年开始有波音787、空客A350以及最大的民航客机A380的加入,可以说是看着它们从首飞开始机队一点点壮大起来的。”
最让储方敏记忆深刻的,还要追溯到2017年5月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的时候。“毕竟是我们国家生产的,我们非常多飞友都在浦东机场现场观摩,看着它在自己面前飞过,心情非常激动,要知道全世界能生产飞机的国家或地区也没有几个。我还记得飞机的涂装是绿色的尾翼,蓝色的条纹,印着中国商飞的字样。”
刚刚过去的9月,C919官宣获得适航证,不久的将来就将交付东航开启商业飞行。在国产支线客机ARJ21和国产大飞机C919最初进入公众视野时,储方敏都是现场的见证者。甚至可以想象,当C919涂上了新的航司涂装开始第一次载客飞行时,现场也一定少不了他和飞友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