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今起恢复开放!阔别8个月归来,有哪些新变化? - 周到

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今起恢复开放!阔别8个月归来,有哪些新变化?


2022-11-22 20:53

在经历了上海疫情防控和馆舍内部调整之后,与读者阔别八个月之久的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今天恢复开放。

重新开放后的淮海路馆,在坚守阅读服务品质的同时,将更多探索数字化赋能与专业化转型,不断为读者打造多元化的学习新场景。

亮点1:新的专业画风

当上图东馆越来越像一个“阅读-文化中心”,淮海路馆已重新定位为“阅读-学习中心”,而更多服务于读者的研究型需求。如果可以借用“产品线”的概念,文献借阅、专业服务和知识发现三条线,重新勾勒出本馆的专业画风。与调整前相比,少儿服务、视障服务、视听欣赏服务都搬至上图东馆。

文献借阅:上海图书馆目前拥有5700万册/件馆藏,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可以在本馆获得查阅,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不同服务区域获取文献或咨询馆员。


专业服务:面向研究性需求,本馆能够提供多项专业而稳定的解决方式。例如,过去一年虽然长时间闭馆,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依然完成近40000篇/册,剪报服务则不间断提供了近4000期。

知识发现:作为互联网实体图书馆打造的重要一环,上图向读者提供浩瀚的数字资源检索和下载服务。通过专业服务门户,过去一年里,每天平均有超过8.6万人次读者获取了相关服务。与此同时,旨在知识分享的“要文献找上图”微信号也得到了用户很多关注与肯定。

亮点2:新的服务布局

一楼:参考借阅区。由综合阅览室、参考图书室、研修室、典藏文献阅览室、综合出纳台、小鸽子知识导航站等构成,提供参考文献借阅服务,拥有座位410个。

二楼:普通借阅区。由科技图书室、社科图书室、报纸杂志室组成,提供“一卡通”中文书刊借阅和报纸阅览,拥有座位254个。

三楼:期刊阅览/文献服务区。由中文科技期刊阅览室、中文社科期刊阅览室、外文科技期刊阅览室、外文社科期刊阅览室、科研服务站、特种文献服务点等构成,提供中外文期刊、特种文献阅览和个性化文献服务,拥有座位345个。

四楼:临时办公区。由于馆舍整修改造的关系,原四楼阅览区已调整为过渡办公区,暂不对公众开放。

  

亮点3:新的开放时间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淮海路馆开馆之初,上图便在国内率先提出了“365天天天开馆”的服务承诺,但由于维护需求不断积累和新冠疫情影响,自2020年开始改为周一闭馆。本次重开后,本馆将施行周日闭馆政策,以便与周一闭馆的东馆进行错时修整,确保读者每一天至少能走进上图的一个馆。此外,需要提醒读者特别注意,本馆每天的开馆时间也将与东馆同步,设置为早上9点。

11月22日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大门重启,以全新面貌,迎接读者的到来。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