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了,苏州河上最后的渡口和摆渡船 | 上海会客厅 - 周到

再会了,苏州河上最后的渡口和摆渡船 | 上海会客厅


2022-11-23 19:03

万狮渡曾是上海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渡口,也是唯一一个运营的村轮渡,今年11月8日,万狮渡正式停航,与村民告别。赶在万狮渡停航之前,有市民朋友前往万狮渡进行了一次“城市考古”行走,体验一下这个村轮渡的感受,留下对苏州河摆渡船的美好记忆。

那么,这个被老上海誉为苏州河上最后的渡口究竟有怎么样的故事?轮渡带给今天快节奏的都市人怎样的感受?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晨报视频节目

上海市民小晶住在强家角渡原址(苏州河市区段最后一个渡口)附近,他对上海的老渡口一直很感兴趣,在去年2月曾经去探访过万狮渡和新江渡两个渡口。

小晶曾这样记录自己当时的行走,“从万狮渡口往下游几公里,穿过一片建筑废墟,几经周折,终于找到新江渡口原址。新江村和万狮村一样,村民的出入生活购物大多在花桥,但属于上海地界,新江渡口停航后,万狮渡口就成了吴淞江上海段唯一的轮渡。当地人说路已经修好了,(2021年2月)桥还没造,等桥造好了,渡口也将停了。”

万狮渡(2021年2月 小晶 拍摄)

晨报资深摄影记者任国强曾在2013年和2017年多次前往万狮渡口。2017年10月,任国强拍摄了万狮渡口的一早和一晚。他回忆道,“渡口每天运营时间为早上6:00-晚上8:00。清晨5:30来到渡口,初秋的河边有些凉意。寂静且荒凉的渡口还没一个人,只有路灯照亮靠在岸边的小渡船。”

早上6:00,船员顾师傅发动渡船驶向对岸(2017年10月 任国强 拍摄)

早上6:00,船员顾师傅发动渡船驶向对岸,船一靠岸,村民把装有蔬菜的小三轮推上船。村民徐师傅说:“他们每天乘头班船到花桥农贸市场卖菜。”

下午16:26,渡船从南岸驶向北岸(2017年10月 任国强 拍摄)

下午16:26,载着放学的孩子和下班的大人的渡船从南岸驶向北岸,渡船晚高峰时间到了。


17:28,骑着摩托车乘渡船的曹师傅到(2017年10月 任国强 拍摄)

下午17:28,骑着摩托车乘渡船的曹师傅到对岸去放捉虾的网,曹师傅原来是第一批开渡船的船员,前几年退休了就每天傍晚到对岸打鱼捉虾。

张渊源长期从事上海地图的文化解读和挖掘工作,他曾与陈寒松在今年11月一道去万狮渡与市民朋友进行“城市考古”行走,体验了这个村轮渡的感受。张渊源今天(11月23日)向记者回忆当时坐渡轮的场景:

万狮渡的办公房设在北岸,南岸只是一个简易的候船室,渡船休息时也泊靠在北岸。当我们一行人抵达河南岸的时候,正逢客流低谷,师傅在北岸休息。按着先前朋友嘱咐的做法——可以用吼,把师傅直接从对岸吼过来。我们一行当中有嗓门大的阿姐,当即到岸边冲着对岸喊了起来。原来“河东狮吼”在今天还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如果是一万头“狮子”呢,岂不更应景?

“突突突——”马达声忽地响起,一缕烟从船尾窜出,渡船发动了,但不是被阿姐吼来的,而是因为对岸有了过河的村民。不到两分钟的工夫,船已经靠泊南岸了。一行人瞬间转移了阵地,“叮铃当啷”驾驶舱前的投钱罐一时间也觥筹交错般地忙开了。而就在登船的同时,渡船其实并没有熄火系揽,师傅凭借其技术和经验使乘客上下船如履平地。一分半钟的工夫,船又回到了对岸。众人都意犹未尽,一口气坐了三个来回。师傅似乎见惯了这样的场面,笑脸盈盈地一遍又一遍地掌舵驾船来回,哪怕没有一个要渡河的村民。

大家坐轮渡过河(2022年11月 拍摄)

张渊源告诉记者,其实渡口“万狮”的得名与狮子毫无关联。按照地方志记载是这样的:清嘉庆年间,有一曹姓始居此地,后又有别处居民迁入,渐成村落。据说曹姓这位仁兄在吴淞江上以贩盐谋生,因其臂力极大,人送绰号“蛮子”,日久方言谐音传为“万狮”。流经当地的一条河就得名为万狮河,河北面的村宅称万狮北村,河南面的则称万狮南村,而吴淞江通往万狮村的渡口即为万狮渡。

万狮渡介绍(2021年2月 小晶 拍摄)

如今的出行条件,陆路交通已经远胜水路,可在万狮村这里,在渡口停航之前,水路出行却远比陆路来得高效。这话乍听有点搞笑,可事实真就是如此。张渊源站在由农村环抱着的万狮渡岸边,远望周边林立的高楼,感触颇多。

苏州河最后的渡口落日奇云,那一排排楼房就是昆山花桥(2017年10月 任国强 拍摄)

吴淞江在青浦区白鹤地区蜿蜒而行,有人把江北不相连的几个村如万狮、新江都称为“飞地”,张渊源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些村虽然在江北是被江苏昆山属地所隔开,但其与南岸的土地都是隔江相望的,绝对算不上飞地,只是从陆路出行都需要借道昆山罢了。也正因此,从万狮村发车去往白鹤镇上的公交白鹤6路,需要在昆山境内走上好一阵,绕行几处方才抵达目的地,前后耗费1个多小时,可不如站在渡口吼上一嘴来得爽快呢。”

夕照下的万狮渡口,苏州河水闪着金光 (2013年3月 任国强 拍摄)

记者11月23日联系万狮村委会,在电话当中,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万狮渡已经于11月8日停止运营,目前桥还在建造过程当中,可能要明年建成,目前村民过河需要绕道。

本期的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城市考古”联合创始人陈寒松,他长期从事上海史研究,悉尼大学亚洲研究硕士。作为长期的上海城市变迁影像志记录者,专注于上海历史影像、文献及中国近代纸钞的收藏。

Q 新闻晨报·周到:当时怎么会想到组织大家去万狮渡行走的?

A 陈寒松:因为万狮渡是苏州河在上海市区范围最后一个渡口,以前苏州河有渡口的历史还是非常长的,基本上就是你所居住的城镇历史有多长,它有渡口的历史就有多长。所以,今天的吴淞江或者说苏州河整个流域,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一些上海老地名,其实都留下了渡口的痕迹。比如说曹家渡,这个地方原先是有一个渡口的;然后像万航渡路的名字来源,也是因为梵皇渡这个渡口;苏州河在市区段最后一个渡口叫强家角渡,在1997年时因为这里建起了桥梁(强家角桥),渡口就在当年12月16日最后一班客轮之后停掉了(见下图)。

1997年12月16日,沪航客107号客轮从苏州河北岸驶向南岸码头(任国强 拍摄)

而吴淞江也就是苏州河郊区段的渡口一直还有,不过,在2000年以后开始这些渡口陆续关掉,然后变成桥梁,取代它原先的渡口功能。在万狮渡之前关掉的一个渡口叫新江渡,其实距离万狮渡很近。万狮渡关掉以后,就意味着苏州河(吴淞江)在上海的渡口历史基本就结束了,所以说,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想去那边看一下。

Q 新闻晨报·周到:在那天渡口的直播中,我看你多次提到到了一个“人情味”,怎么理解这种人情味?

A 陈寒松:今天,我们生活在上海市区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在郊区这种很有人情味的生活方式。例如,像万狮渡是由万狮村当地的村委会来管理,负责整个渡口的运作和日常运营。整个运营模式非常随意,没有固定班次,不需要时刻表。比如说,你要过河了,但是船在河的另外一头,你只要在河这边喊一声,或者用招手方式,只要对面开船的师傅看到了,他就会把船开过来,然后就把你运过去,哪怕来时是空船,这也没关系,所以这种运作方式让人感到是很有意思的,很有人情味的。

万狮渡口(2021年2月 小晶 拍摄)

其实大家那天去看渡口,一方面是去就看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渡口,另外一方面是去体验这种有人情味的生活的,这对今天大多数城市人来讲是很珍贵的一种体验。

Q 新闻晨报·周到:大家去了万狮之后感觉怎么样?

A 陈寒松:参加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经常参加“城市考古”行走活动的朋友,大家去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实际上,万狮渡跟我们市区黄浦江上的轮渡区别还是蛮大的,因为现在坐轮渡的人少了,黄浦江轮渡除了个别几条热门线路外,大部分线路班次其实都不太“友好”,间隔时间比较长,有的可能要半小时一班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大多数市民如果赶时间的话,是不会去选择轮渡这种方式过江的。

陈寒松与大家坐轮渡过河(2022年11月 拍摄,旗帜上可以看到轮渡的标志)

我们去的那天,是从河的南岸准备到北岸那边去,渡口的运作通常船是停在北岸,因为北岸码头有一个休息室,可以给开船师傅提供休息。我们到南岸是下午大概一两点钟左右,过河的人比较少,是一天里比较淡季的时间段,所以当时船是停在北岸的。然后我们等了一会儿之后,有人在河这边开始用力大喊,然后又招手,师傅在对岸应该是看到了,就把船开过来,这个环节大家觉得蛮有意思的,而这其实也是乡村渡口的一种日常运作方式。

Q 新闻晨报·周到:作为上海唯一的一个村渡口,能否介绍一下万狮渡的收费模式?另外,这些开轮渡的师傅以后会怎么安排呢?

A 陈寒松:然后我们坐在船上时,大家也去问了一下开船的师傅。师傅就跟我们介绍,万狮渡是1991年时在万狮村这边开渡的,所以运行到现在已经有31年的时间了,然后他们开船的几位师傅其实就是万狮村的村民。关于渡口的收费模式,只要是本村村民靠刷脸就可以了,不用付钱,因为这等于是村民的福利吧。然后我们这种外面来的乘客就酌情收取两块钱作为渡船费用,而且也没有什么扫码,也不能刷卡,直接付现金就可以。

万狮村渡口收费标准(2021年2月 小晶 拍摄)

开船的师傅说,接下去村委会安排他们去转岗,有的是去做村里的保安,以后就不再开摆渡船了。我们那天去万狮渡行走是在工作日,还有几位未能成行的朋友周末自己去了,而且去的时候还把我们参与编写的《苏州河地名故事》这套书(由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带着。

《苏州河地名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跟开船师傅聊天时,他们就给他看了这本书当中提到的万狮渡章节内容,然后师傅就非常感动,你一下子能从他脸上读出那种表情。他觉得“我万狮渡被写到书里去了”,他可能觉得万狮渡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渡口,没想到能够出现在书里面,而且占有一定篇幅,还有照片。

《苏州河地名故事》书中关于万狮渡的内容

师傅为之非常自豪,然后拿着这本书就跟那些村民说,“你看看,我们万狮渡现在被写到书里面去了!”你就看得出师傅很激动的样子,然后那天去的朋友就把那本书送给师傅留作纪念。

Q 新闻晨报·周到:这次“城市考古”行走有什么新的发现?

A 陈寒松: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就是万狮渡所在的这段河道并不是吴淞江最初的走向,原来的河道要比现在位置再往北一点,差不多就是万狮村的边界位置。因为原来河道比较弯曲,而以前为了解决吴淞江河道弯曲问题曾有过改道工程,或把河道拉直,或放弃老河道重新开一条河道。今天的万狮村有一部分在吴淞江北岸,有一部分在吴淞江南岸,这就有渡口存在的需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万狮村和昆山花桥的边界是非常弯曲的,因为它的边界其实是按照老河道的走向来定的。

陈寒松与张渊源讨论万狮渡所在的河道问题

各位市民朋友,对于苏州河的渡口和摆渡船,侬有什么故事和感言吗?欢迎留言一道分享

作者:严山山
编辑:严山山
来源:周到
视频来源:严山山剪辑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任国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