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上海杉达学院第二届学生科学论坛上,国际医学技术学院蔡明杉同学展示了她和团队一起研发的按摩式温控床上洗头车。
针对医院和养老机构老人洗头不便的问题,5位学生组成团队研发的这款仪器采用仰躺式的清洗方式,与医院和养老院的病床相配使用。能调节水流、控制水温,还能定时加热,恒温控温等优点。“我们采用一次性枕套和按摩刷清洗,避免接触患者体液,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蔡明杉介绍。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谢羽雯同学分享了杉数源——大宗商品金融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套期保值决策综合平台。
平台由校企合作项目衍生开发而来,可将分析师与交易员的工作合二为一,帮助生产贸易类中小型企业合理管理现货相关价格。谢羽雯介绍,平台正在向网页端转型,帮助学校建立重点课程虚拟仿真,并提供给全国各高校和高职院校,方便教师教学演示以及学生课堂上的使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若莹和许孙逸两位学生一起研发了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系统。
项目的创意来源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数据是重要参考数据。但由于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性、动态性等特点,直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有点困难。团队对平均值综合评价算法和层次分析法、PSO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研究、实现、对比,找出既科学又便于操作的算法在教学管理中进行使用。
工程学院徐连发同学分享了他和学院老师们共同完成的项目“无人驾驶安保小车”。小车可在校园内进行巡检工作。
无人驾驶安保小车通过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和中控端控制模块控制行走,根据数据采集模块检测巡检对象,借助视频采集模块将相应主要图像通过通信模块和传输到客户端,完成巡检工作。
论坛上分享成果的团队都为了角逐上海杉达学院新成立的“励智”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励智”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由学校常务董事李庆先生及其夫人曹其智女士捐赠190万元设立,用于支持杉达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杉达是曹其智父亲曹光彪先生在教育事业上最早捐款的地方。李庆希望通过设立基金激励、鼓励、奖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创新实践,激励同学们多动脑筋多思考。
能获得“励智”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以解决问题和完成课题为核心模式,注重方案设计,注重过程训练,注重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全校学生都可以申报,由二级学院初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决定。最终,基于学员画像和多算法融合的在线医学培训系统;“夕望”智能监测产品——您的晚年我监测、您的老人我守护;金融大数据智能虚拟仿真平台;按摩式温控床上洗头车;一种近视防控游戏盒的开发;一种青少年红外坐姿矫正器的设计;新型C波紫外线消毒装置等12个项目入选首届“励智”学生科技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