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乳鸭图》上博亮相,缂丝千古杰作留下几个难解之谜 - 周到

《莲塘乳鸭图》上博亮相,缂丝千古杰作留下几个难解之谜


2022-12-16 18:53

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在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之际特别展出。通过“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这一中国传统工艺的千古绝唱再度呈现眼前,听上博专家讲述文物背后故事之际,我们还听到了关于《莲塘乳鸭图》的几个未解之谜。

 

《莲塘乳鸭图》为什么要躺着展出?

 

上海博物馆四楼特展展厅里,《莲塘乳鸭图》静静地躺在展厅正中一个特制展柜中。《莲塘乳鸭图》为什么是躺在展柜中,而不是常见的挂在墙上呢?


展览现场


《莲塘乳鸭图》是南宋朱克柔所缂唯一巨幅传世珍品,是极为稀有的中华瑰宝。1952年,大收藏家庞莱臣的家属后人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此作后,博物馆方面进行了修复,请装裱大师刘定之进行了装裱,当时作品就是平放着,而这个状态一直维持到现在。

由于《莲塘乳鸭图》年代久远,缂丝的材质和植物染料见光易老化,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上博一直秘藏此作,几十年来仅作过短暂的展示,这次还是《莲塘乳鸭图》首度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公开展出。

 

南宋朱克柔《莲塘乳鸭图》


由于《莲塘乳鸭图》对展出环境、温湿度有极高要求,出于文物保护的要求,该展览将采取限时、限流、预约参观的办法。据上海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莲塘乳鸭图》的相对湿度维持在65度左右,比一般文物要高,这跟江南气候有关,因为《莲塘乳鸭图》一直以来都是在上海地区秘藏,也是在上海的温湿度环境下重新装裱、平整的,所以就不能太干燥。

 

《莲塘乳鸭图》的工艺难度为什么现在也达不到?

《莲塘乳鸭图》呈现了“超高难成的纬线密度”、“自然流畅的拔纬定形”、“巧夺天工的戗缂技法”、“丰富多彩的合花线”、“疏密有致的纬线配比”等五大工艺特点,可谓空前绝后。


缂织“通经回纬”技术示意图


缂丝组织示意图


据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馆员于颖介绍,《莲塘乳鸭图》的密度极高,一般缂丝的密度每厘米60到80,也就是一毫米里面有6到8根丝线组成,而朱克柔的缂丝作品,其密度达到了80到140。以工而言,密度越往上,工是呈几何级增加的,从60到70,工可能是翻2倍,而从70到80,工可能要翻10倍。所以朱克柔作品的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由于朱克柔本人也善绘事,所以其织线时还会采用不同配色、捻度、细度和密度的“合花线”,将两根丝线调出兼色效果,仿佛是水墨中的沾色、混色。

朱克柔还通过“合花线”配以长短戗缂来达到细部色彩过渡自然、丝光和顺的笔墨效果。创作时,朱克柔并不讲究丝线密度统一,而是根据所要表现的花鸟真实色彩、肌理和神韵的写生笔法进行调整,利用丝线的粗细变化,在自然光色变化中,丝光会发生微妙的奇异效果。


显示朱克柔工艺绝技的《莲塘乳鸭图》局部细节


绘画讲究层层敷色,全局把控,但缂丝不行,必须从下往上,一层层地织,而且绘画中可以一笔画去,但缂丝只能一层层地进行,每一层都得考虑其他色彩的搭配,所以朱克柔脑子里得有个计算机才行。

今天,当缂丝传承人们复制《莲塘乳鸭图》时,他们还是无法完全达到朱克柔当年的工艺难度,可见中国优秀传统工艺的巨大魅力。

 

为什么说朱克柔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按照通常介绍,朱克柔,本名朱刚,云间(今上海松江地区)人,生卒年不详,其活跃在南宋高宗(1127-1162)时期,尤擅缂丝绘画,所缂作品令人缂绘难分。

但是直到今天,关于朱克柔的身世,还是存在很多谜团。


展览现场


首先朱克柔是男是女就不清楚。上博专家于颖表示,通常我们根据文徵明曾孙文丛简在朱克柔的缂丝册页上的对题中,得知朱克柔是云间人,生活在宋高宗时期,女工行事。

于颖表示,文丛简认为朱克柔是个女的,但我们知道,缂丝向来是传男不传女的。从作品风格来看,与朱克柔同时期的缂丝名家沈子蕃,我们同样不知道性别,但是其缂丝风格大气磅礴,有山水、花鸟,所以没有人对沈子蕃的性别提出质疑。朱克柔的传世作品只有7幅,而且都是花鸟作品。关于朱克柔的文献很少,找不到关于其性别的记载。

于颖还表示,宋徽宗非常喜欢缂丝,是缂丝的重要推手,传说他曾派手下到江南一带来搜访朱克柔的缂丝作品。但是《莲塘乳鸭图》上除了晚清民国时期庞莱臣的收藏印之外,并没有其他收藏痕迹,对于《莲塘乳鸭图》这件缂丝杰作是否曾经入藏宫廷,后人也无法考证。


1952年庞莱臣后人的捐赠书


《莲塘乳鸭图》上部的鸟头为啥不完整?

 

《莲塘乳鸭图》还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就是作品上部似乎像被裁掉过一段,从简单的目测而言,缂丝最顶端的翠鸟头部不完整,这在绘画中是不可能的。

从整件《莲塘乳鸭图》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内容上也能看出点端倪。于颖表示,《莲塘乳鸭图》是宋代院体画的风格,所有物象都是写生的,全部按照实景物象的一半大小来描绘。在画面中心,描绘了两只虫子求偶的场景,两只白鹭也是一动一静,相互守望,乳鸭一公一母,公鸭保卫着自己的孩子,母鸭则无忧无虑地游玩,公鸭的眼睛往上看,画面上部,飞过一只家燕,荷叶上停着一只蜻蜓,还有一只翠鸟。画面中,荷花的花苞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其他所有的小花小草都是成双成对的,只有到了画面最上部,翠鸟、蜻蜓、家燕都变成了单只的,因此推理,《莲塘乳鸭图》的画面并非完整。


《莲塘乳鸭图》顶部的鸟头似乎没织完


关于到底是织完后裁去,还是本来就没织完,于颖表示很难定论,她个人倾向于没织完。她说,《莲塘乳鸭图》曾经上过央视的《国家宝藏》节目,当时根据它费工费时的情况,预估制作时间需要8年。节目播出后,很多手艺人说不可能,3年就够了。结果把高清图放上节目官网,大家看了以后才不得不承认,没有8年时间的确做不出来。

关于《莲塘乳鸭图》,更多细节需要到展厅里去细细品味,这件上博的镇馆之宝一共只展出16天,良机不容错过哦。




作者:詹皓
编辑:詹皓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