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现在连眼影都挑年龄了?!
16岁用橘色
20岁用黄色
30岁用蓝色
40岁用绿色
50岁用咖啡色
死了以后呢?用黑色!
作为今年上话首个原创小剧场话剧,3月24日至4月16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香港资深编剧余翰廷执笔,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执导,田水、王衡、朱杰联合主演的话剧《期限》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上演。本周,该剧开放了媒体探班。
话剧《期限》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23年第一个原创项目,该项目筹备许久,在2023最终得以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一个直面现实的戏它尤其珍贵,导演周小倩说:
“时隔4年再看这个剧本,感受更加强烈。这个戏整体是比较轻松的,但后劲很大,有一种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感觉。”
作为上话今年第一个原创小剧场项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说:
我相信《期限》会是一台好戏。现在小剧场原创项目非常稀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一直在坚持小剧场作品的创作,我们希望上话的每个戏都是有份量的,有我们自己追求的,我们更希望能够提供给小剧场作品一个安安静静的,不功利的,着重艺术的创作环境。
话剧《期限》灵感来自纽约男童帕茨失踪事件,故事讲述一对失踪儿童的父母在漫长时间里等待——一位迷失在时间里的母亲,一位藏匿于记忆中的父亲,一位游离在感情外的女儿,当期限层层逼近,他们将如何释怀。
《期限》2018年版本的剧本共11页纸,12720个字,但就这12720个字,读完用了不到50分钟的时间,2012年香港版本的演出却足足演了近100分钟。2019年,来自中国香港的编剧余翰廷根据与导演周小倩和主演田水聊完之后的内容重新调整了剧本,再次收到剧本,变成了14页纸,13859个字,而整个剧本却是幡然一新。
《期限》坐排时间60分钟,预计演出时间近120分钟,也就是说,三位演员将挑战用无字剧本。最薄的剧本,最难的表演,大段的留白给到了二度的创作,也给了观众。
在舞台呈现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沉默的表达:母亲可能把花再浇一浇,报纸垒一垒,再去补补妆,喝一点可乐,坐下来把箱子整理好;
女儿要带着妈妈去加拿大生活的一场戏里女儿要把她所有的报纸运走,母亲就在独自收拾背景板;丈夫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开始写大量的便签,一句一句,一片一片,贴在家的各个角落……这一段段“舞台的沉默”,让场次之间变换成为表演的组成,而这样沉默的时间,塑造了生活的常态,也是在寻找一个非正常生活继续的可能性。
该剧用细腻沉稳却又不失幽默的笔调,将现代人心中那些难以释怀的情感全然呈现在舞台之上,在克制和留白间与观众形成交流。如何面对老去,如何面对失去,如何面对一份不被接受的情感,如何面对心中的不愿接受……
主演田水说:
《期限》是很多感同身受的叠加,从而能让观众从中找到自己的感同身受,如果我们这个戏能让很多的人坐在剧场里,在自己的困境中,在自己不同的感受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步,我觉得我们的戏就达到了我们想达到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许多戏里所面临着的无解的关系、情感、状态……有时会把活着和对生活的期待混为一谈,有时也会觉得无所期待才能更好地活着。戏剧,本来就是在一段特殊的经历里探讨人的状态,如果过不去也放不下,别急,时间一到,一切都会清清楚楚的。
话剧《期限》将于2023年3月24日至4月16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期待在剧场里和大家共同感受和探讨人生中的无解,期待我们都能找到和某个自己和解的答案。
故事梗概:
《期限》灵感来自纽约男童帕茨失踪事件,故事讲述一对失踪儿童父母在漫长时间里的等待。一位迷失在时间里的母亲,一位藏匿于记忆中的父亲,一位游离在感情外的女儿,当“真相”层层逼近,他们将如何释怀。
主演:田水、王衡、朱杰
演出时间:2023年3月24日-4月16日19:30(周一及3月29日无演出,周日仅14:00下午场,3月27日周一19:30加演)
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安福路288号3楼)
演出票价:3月24日—3月30日,票价:198元
3月31日—4月16日,票价:280/3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