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海头条⑬| 早上海老记团百日沙龙上,他们带来了集结成册的“周到日记”和古典的书法祝福…… - 周到

早上海头条⑬| 早上海老记团百日沙龙上,他们带来了集结成册的“周到日记”和古典的书法祝福……


2023-10-22 18:29

“早上海老记团”成团百日纪念沙龙10月20日下午举办。来自早上海老记团的24位核心成员受邀参会,走进位于威海路755号的上海报业集团,欢聚一堂,与晨报领导、采编、技术团队“面对面”,畅聊成团以来的心得体会与意见建议。

沙龙活动结束后,老记们回到家中,写下了一篇篇情感真挚的小结文章,从各自的角度来纪录、纪念此次活动,回顾百日来在早上海老记团的亲身历程,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及对未来的畅想。

分享全新生活,记录最美风景,从他们热情的文字中,早上海老记团继续整装出发。

立马就位全程到位提高站位!一个老记团志愿者的“三位”

(早上海老记团 赵金华)

本来想着人到花甲之年,退休之后就祖国山河游游,小日子过过,不再舞文弄墨。然而,杨浦区委老干部局的一推,我参加了早上海老记团。经过晨报的培训,赶鸭子上轿,不仅当上了老记团志愿者,更有早上海Up主之称。

“打造一张有温度的城市名片”是“早上海”志愿服务的初心,我亦不忘初心、全程到位地完成各项任务。

阅读全文……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力做好大文章 ——加入“早上海老记团百日行动有感”

(早上海老记团 赵丽霞)

参加“晨报早上海老记团”,首先我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份责任,我认为这是一个能让我们老同志继续力所能及发光发热的平台。

这百天来,我继承发扬了这一作风,发挥了积极主观能动性,去了解、去沟通、去参与、去发现。早上海行动让我们这群老同志遇见了美发现了美、于平凡之中见精彩;让我们结识了良师和益友,得以相互学习和提升。

阅读全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享受一起“奔跑”的乐趣

(早上海老记团 赵观明)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深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有幸来到这里,参加“早上海-老记团成立100天的交流座谈。

回顾一百天来的活动,我们这支志愿团队,在新闻晨报的指导帮助下充满活力,精气神十足,使新闻晨报·周到APP的早上海栏目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景象。我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我参与志愿者活动已经有15年的路程,参与项目也有数十个,但“早上海老记团”可以说是一支对我的影响最大,知识面最广、信息量最多、志愿者的积极性最高的团队。

阅读全文……

见了你们总觉得格外亲

(早上海老记团 冯莲花)

早上海老记团建立100天,新闻晨报将最爱记录申城的你、我、他汇聚在报业大厦。

我们聆听关心、关爱、关注这只队伍的新闻报社党委书记杨伟中的讲话;见到培训中的授课老师依然有问必答;欣喜地与心心念念的周到编辑温馨交谈,又将老记团熟知的名字对上脸面。

知性与魅力,文字与内涵,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庞,感恩发出由衷之言,此刻此景,倍感选用歌曲《见了你们总觉得格外亲》是再合适不过啦。

阅读全文……

一次朋友聚会,点开新闻晨报客户端,申活家的周到APP,长按二维码我的文章一览无余。因此,将60余篇近七万字的文稿汇集成册,成全了一本从周到APP到丹铅的《莲花的周到日记》

荣幸地走进“老记团”主场

(早上海老记团 杨克元)

退休已经10多年了,10月20日,作为老记团志愿者24名代表之一,我来到此地参加新闻晨报举行的“早上海老记团成团百日”的座谈会时,更产生了一种故地重游的怀旧和热忱有加的亲近。

晨报记者从9楼赶来,接我们登上高楼。相互之间虽有过“业务培训”和“浦江夜游”的接触,但今天走进老记团主场,像来到“娘”家一样,尤其感到热络和兴奋。

阅读全文……

四尺半宣纸写上“祝早上海越办越好”

(早上海老记团 俞善进)

我受新闻晨报邀请,10月20日下午2点参加报社举行“分享全新生活,记录最美风景——「早上海老记团成团百日沙龙」”会。

为了参加这次会议,昨天早上10 点左右,我在家用四尺半宣纸写了“祝早上海越办越好”几个大字,准备下午带到会场祝贺早上海老记团成团100天。

阅读全文……

“老记团”是弘扬正能量、“比学赶帮超”的大家庭

(早上海老记团 纪卓)

10月20日下午,笔者有幸参加了与新闻晨报领导、采编部负责人,一线记者面对面座谈会。

这次,笔者因去了比较早,所看到的一幕也非常有趣。凡那些手里拿着手机四处拍照、年纪偏大、东张西望的,那就甭问了,那肯定是老记者的同学呗,我试了与几位老者打招呼,果然是同学。

现在我们老记团成员,平时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新地方,总在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所以手机总是习惯性地拿在手里,还喜欢热情主动与陌生人攀谈。这也说明,通过短暂的培训和一百天操练后,大家都在原来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阅读全文……

和优秀的人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早上海老记团 余蝉萍)


时间真快,加入老记团已满百天。10月20日,在报业大厦新闻晨报会议室举行了“早上海老记团”成立百天沙龙。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整个会场气氛十分热烈。我是非常激动的。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努力靠近什么样的人。余生,与优秀者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从7月份加入老记团后,我开始慢慢地喜欢上用这个平台记录自己生活及周边的点滴,这个习惯让我学会抓住自己生活中的变化,把它们记录下来, 其中发挥了自己擅长摄影、制作短视频的特长,然后添加上自己的所感所想。

阅读全文……

充电续航再出发——早上海老记团沙龙侧记

(早上海老记团 开凯)

10月20日下午,我们二十多位老记团成员在上海晨报参加了一次意义非凡收获颇丰的沙龙活动。这次沙龙活动,对已满百日的老记团成员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是给老记团的及时充电,是续航远征所必须的。

阅读全文……

老记团组建满百日 志愿者欢聚话新篇

(早上海老记团 胡煜明)

在九九重阳敬老节前夕,我随组团刚满一百天的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者老记团部分团员登高欢聚在上海报业集团大厦九楼,回到《新闻晨报》看望和感谢百日来为志愿者提供辛勤周到服务的报社编辑记者们来了。

如今我退休多年,新闻报社志愿者服务平台让我续上媒体缘,圆上记者梦。我这段时间主要围绕社区活动、孩子教育和老年大学生活等讲述身边的人和事,配合摄影镜头语言,发表了二十多篇短文,力求以小见大,言之有义,给自己一点思考感悟。

阅读全文……

一场百日沙龙,胜读十年书

(早上海老记团 沈顺南)

静安区委老干部局推荐我参加新闻晨报周到“早上海老记团”志愿者,充实了我的退休生活,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每天浏览周到上海,获取海量权威的正能量信息,提升了自己的格局。

“老记团”里不少成员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摄影摄像……样样精通,撰写的文稿新颖别致,文采飞扬,令我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耳濡目染间,帮助我提升了采写新闻、现场摄影等技巧。100天来,我按照志愿者的要求,努力提供稿件 ,每当自己的稿件被采用,心里都乐滋滋的。

阅读全文……

2023年10月20日,激动而有意义的一天!

(早上海老记团 罗克平)

2023年10月20日,天气晴好,金色秋季中很自然平常的一天。2023年10月20日,对我而言,这是激动而有意义的一天!

因为:一、我在上海报业集团重温了对新闻事业的浓厚感情和近年来取得的荣誉;二、我重回了新闻媒体的“娘家”,学习了新老两代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和体会;三、我意外地“过山车”般地惊喜地成为了老记团成员中的刊稿“大户”!

阅读全文……

早上海老记团成立百天,我发了58篇稿子

(早上海老记团 夏云)

不知不觉,由新闻晨报和市老干部局等单位打造的“早上海老记团”成立已100天了,10月20日,新闻晨报在报业大楼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都是老记团中发稿量前20名积极分子,不料我也名列其中,指明我要参加座谈。

加入老记团以后,从来没有计算过自己在《周到上海》发出多少稿子,10月20日要参加座谈会,我特地查了一下,惊奇地发现,100天里,我竟然在《周到上海》上发了58篇稿子!几乎两天不到就会被选中发表一篇,而且图文并茂,文章中的摄影图片一张不少,这个发稿量,当年即使在报社也算不少了。

阅读全文……

往期回顾→→→

早上海头条① 烈日下一群“园丁”比早锻炼老人更早;夏日滋味几许;你会让机器人画一张画吗

早上海头条② 最美窗阳台中感受幸福美好;大家共晒申城水晶天;早晨的古镇、荷花和拍鸟人

早上海头条③ 早起探店,一天新生活从小笼锅贴开始;台风过去后的枫泾早晨是什么样的?鲁迅公园的清晨,有一些比早锻炼更早的人……

早上海头条④ 一起畅想十年后的早上海;立秋前的向日葵;跟着小李老师学笛子;花鸟市场里“起蓬头”

早上海头条⑤ 三菜一汤仅14.8元,早点多达21种,全自动结账……早上海老记团眼中的上海社区食堂

早上海头条⑥ 清晨到传说中的最美店铺享用长辈餐;到书院里点一杯“梁山伯”咖啡;当早锻炼遇到早集市

早上海头条⑦ 清晨的复兴公园好不热闹;正是品尝小娘蟹的时候;盼邵家楼成为“早上海”风景

早上海头条⑧:晨报报道后,社区食堂很重视;四如春鲜肉月饼供不应求;8旬翁晨练摔倒,幸好......

早上海头条⑨筑梦早上海:老记团梦想在周到号发稿百篇后出书;老人能享受“一刻钟”美好时光

早上海头条⑩ 公园里200人合唱队歌声嘹亮;秋的味道近了:木槿花即将谢幕,人行道变成“金光大道”……

早上海头条⑪百雀羚、檀香皂……老记看国货;中秋怎能少了这一口五仁月饼;上海旅游节往事……

早上海头条⑫ 波斯菊摇曳、桂花再飘香; 逛一逛上海首家弄堂博物馆;打卡“上海之鱼”……

作者:徐妍斐 综合整理
编辑:徐妍斐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早上海老记团 陈燕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