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来了,谈谈如何陪伴父母


柯兆银

关注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采访有关养老的主题和写作《我去养老院》长篇小说,一直在关注养老的相关信息,日积月累,感慨良多。

如何让老人生活得幸福,牵涉到许多问题,有国家对老人的托底保障,有老人自身的心理建设,有政府机构如何服务老人的工作,还有子女如何对待老去的父母——这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是老人晚年幸福的重要一环。

如何对待父母?长篇小说《我去养老院了》中的主人公张孝明说,“第一,要解决父母生活上的困难。比如,父母走路不方便,就买一个轮椅;父母耳朵不好,买个助听器, 等等。第二,让父母的生活丰富多彩。可以带父母看电影、听音乐会和看戏曲演出,还可以参观博物馆,等等。第三, 哦,就是陪伴。”

确实,陪伴父母十分重要,如何陪伴更有讲究。陪伴父母不是在父母面前拨弄手机,不是言不及义的胡扯,更不是来去匆匆,最重要的是让老人讲话,讲他们讲想要说的话。

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他对每天上门的保姆说,你坐下来,我们聊聊。他滔滔不绝地说话,到点就让保姆走,然后他自己再做饭做家务。

还有一位老人,儿女和侄子来看望他,聊了几句没话了,那个侄女请老人谈谈过去的经历,老人顿时兴致勃发,兴奋地讲述着自己过去的种种经历。

为了让老人有讲话有料,陪伴老人时可以告诉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和有趣的事,可以告诉最近发生的各种新闻;有文化并且眼力还行的父母,可以带点新的书刊给他们看。总之,让老人不时吸纳新的信息,这样老人说话就有资料,并且他们的生活也丰富了。

陪伴父母还要告诉父母家长里短的小事,后代的日常表现啦,周围邻居的八卦新闻啦,等等。

《我去养老院了》中的人物张孝明有一句话,“姆妈如何待我们,我们就如何回报。”当年,父母是如何关爱我们的生活、身体健康和学业等的,我们就如何地回报,这是让父母快乐的基本原理。

有一句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同理,老人乐,则家庭乐,社会乐,天下乐。

2023-10-22 15:01
作者:柯兆银
编辑:柯兆银
来源:申活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