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盈是通过校招进入公司的,和她一批从哈工程进入同一公司工作的还有几名同学。
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来了临港工作之后,她发现公司还为所有新员工配备了一名年纪相仿的带教师傅,进行一对一的师徒带教。这让她感觉很暖心,“能有前辈来带你的话,就会让工作更加容易上手。并且师傅也会关心我们的生活,甚至还有帮忙介绍对象的。”
最初三年里,孙雪盈住在临港人才公寓。她介绍,6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当时租金只有1300元/月,两个人分摊下来每人每月只需几百元。“人才公寓住满三年以后,还可以申请公租房,公租房最长可以申请住六年。”
根据临港政策,本科毕业的孙雪盈在这里工作满两年就可以申请落户。虽然政策明确,但她承认自己当时还是有些忐忑。“因为自己之前也会上网查,就看到网上经常说上海落户有多么困难,阻力有多大。看多了以后,自己心里也挺烦。”
但事实上她的落户过程却非常顺利。 “只要我们符合条件,HR就会都给我们报上去。HR会关注整体进程,告诉我们交什么材料,什么时间交。”
材料上报以后,临港新片区业务受理部门办事效率也很高。“像我是走人才引进的通道,整个流程前后差不多三个月就走完了。所有环节都很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孙雪盈的先生和她同一年进入公司,两人先后办理了落户。因此一早就已经认识,且平时也是可以玩到一起的朋友。每两年,公司就会举办一次集体婚礼。
今年10月中旬,孙雪盈夫妇也和其他十几对新人一起进行了第十一届集体婚礼。
“而且特别贴心的是,婚礼前前后后都由公司给安排好,比如给我们联系影楼,然后去那边挑婚纱、挑西装。婚礼当天,还会给安排化妆师,实际上等于我们只要人到场就行了。其中产生的一切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新人们还能得到一份贺喜礼物。”
因为临港是一座新城,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解决这些年轻人的终身大事,等于解决了他们的一大后顾之忧,也能让他们更安心地扎下根来。
让孙雪盈印象深刻的是,公司内部包括临港管委会都会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团建和联谊活动。
接受采访的这个上午,她刚参加完公司内部的运动会。类似的文体活动,他们每月都要举办一次。
“临港这边是每两周就会举办一次临港内部企业员工间的联谊,还建了专门的微信群,大家在里面聊聊天,线下相约着一起做手工。逢年过节也会在一起庆祝,比如中秋节就一起做了月饼。”
和先生商量之后,他们决定在临港置业。
“我们觉得这边升值潜力比较大,临港房价不是很高,但是周围的配套尤其是教育配套这两年提升了很多。现在上海中学高中部,还有华二高中部等都开到了这里。医疗设施也很好,我们周围就有三甲医院。然后交通现在也很方便了,16号线开设了大站车,到市区的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到40分钟。听说,很快这里还会建造高铁站。”
这对新婚夫妇购买的新居在蓝湾,距离公司10多分钟车程。新房是今年9月份交付的。
在居住地周围,万达、宝龙、百联等商场鳞次栉比,也有像万客隆和世纪联华这样方便生活的超市。这些都是近年来兴建的,而孙雪盈父母每年来临港看她,都会感慨此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说,现在这里和五年前看到的已经是天壤之别了。临港如今车很多人也多,到处都是商场,道路绿化也做得很好。”
通常,孙雪盈夫妇每个周末进行一次大采购。嫌麻烦不去超市也无妨,下班回家就在小区门口本地人摆出的摊头上拎一把蔬菜,也是很方便的事。
在满足大家的衣食住行之外,临港也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孙雪盈向我们提到了朵云书院,她办了卡,经常会去这家网红书院里借书看。
此外,这里还新开了临港演艺中心,她前阵子刚买了开心麻花的票,12月份在临港就有演出。
孙雪盈承认,自己在来上海工作前心里其实有过一些不安。
“因为如果你单看网上的一些言论,就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做一个沪漂是很惨的,上海也有些排外。但是没想到来了以后一切都这么顺利,公司里上海本地的哥哥姐姐都很照顾我们这些新上海人,遇到任何问题好像都会有人帮忙。”她说,“我觉得临港是一个特别适合年轻人工作生活的地方,不仅因为政策好,而且整体氛围也特别好,包容性很强,还让你感到处处蕴育着希望。因为你看着临港的发展一年一个样,就会忍不住去期待这里在三年、五年甚至更久以后的样子。”
9月中旬,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国首制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完成了试航。
作为公司的一员,孙雪盈感到十分骄傲。她回忆,这艘邮轮的立项是在2018年,和自己进入公司是同一年。过去五年中,她见证了邮轮的建造过程,如今又即将迎来了它的首航。
她说,自己有一种和邮轮、和公司一同成长的感觉。“看着这艘邮轮,就好像看到了自己。”
五年时间,从第一块钢板切割开始,最终成就了一艘大型邮轮;五年的时间,也是孙雪盈一步一个脚印,在临港成长、成熟的过程。如今,她又在这里迎来了人生下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