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园寻宝计划”展览活动在人民公园拉开序幕,不少市民纷纷参与其中。而这次展览活动旨在打破大众与美术馆之间的隔阂,将艺术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这次展览活动的学术主持,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老师邀请记者去“寻宝”。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前往人民公园现场与艺术家一道“寻宝”,看看能否顺利找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公园寻宝计划”由上海美术学院与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举办,之前两家单位也有艺术方面的合作,在2022年11月底曾经举办了“园艺新风:人民公园艺术社区展”。
据悉,在这次展览活动中,21位来自国内各艺术院校和艺术机构的艺术家们,在地参与创作了16件多样而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家分别是程雪松、张一戈、胡昊星、王洲、曹磊、傅伟伦、李炎龙、莫芷、荣晓佳、沈淼迪、石玩玩、史成栋、孙尧、Tango、徐小湾、杨曦、段自立、于翔、张增增、赵明和周子正。
当天上午,在微信沟通中,马琳老师告诉记者,中午先在7号门的星巴克这里碰头,然后和艺术家一道去“寻宝”。中午出发前,记者打车定位的是人民公园的7号门,但由于司机对人民公园附近道路不熟悉,结果把车停到了3号门这里,平时很少逛公园的记者进园之后直接迷路,在经过向多位游客的询问之后才找到了7号门。“寻宝”活动尚未开始,记者已经迷路一次。
记者与马琳老师和展览统筹牛晨光汇合之后,一行人开始去寻宝。第一个打卡点是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赵明老师的“在这里起舞”,不过大家走到了游乐场附近,却发现在茫茫公园之内,很难找到赵明老师和作品。随着马琳老师的学生、策展助理司禹同学的加入,大家终于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正在安装艺术作品的赵明老师。
一行人继续“寻宝”,在一片树林之间,记者发现有一只箱子生长在树上。据马琳老师介绍,这是艺术家李炎龙的作品“寻源”,他在考察了人民公园之后,创作了这件非常有趣的作品。
记者翻阅了这件作品的介绍,箱子长在一颗树上,就如同人为加工的物件重新能够“长”回在树上。 它从周边获取能量,渐渐长成“适应”环境的像素绘画。 在环境中即是融入,又生长出新的力量。观众在找寻的同时不忘抬抬头,看看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景色。
在公园的水池中,“藏”着一个黄色的“球体”,这件作品有什么寓意呢?马琳老师告诉记者,这件作品“升/降”是艺术家、上海美术学院荣晓佳老师采用3D打印而成。“球体”露出水面部分高约80mm,直径约480mm,而水面下其实并没有球的实体存在,其状态暗合了心理学中的冰山隐喻。
在公园的湖边,记者发现了一块“石头”,而“石头”上印满了文字。这是艺术家石玩玩从2021年开始的《广场计划》系列中的一部分。艺术家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收集了全世界多个公共广场上的小石子的数字模型,通过3D打印成实体的“石头”。在这5个3D打印的树脂石头上,写上一段这些国家风景的文字描述(编者按:来源于这些国家文学作品中的摘选)。
在园内,记者发现漫画家Tango的一件以猫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而当天正好有一只公园内的猫来到艺术猫旁边,两只猫遥相对望,似乎还进行了一番喵星人之间的对话。艺术作品“躲猫猫”也很有意思,这是安装了传感器的发音模块,记者居然听到了非常清晰的猫叫声。
一路继续“寻宝”,记者跟着艺术家孙尧爬到了一处假山上,他指着一个绿色盒子介绍自己的作品,他前期经过对公园的实地考察后,发现园内有一处带有缓坡的假山、树丛和灌木丛生的景观区,行走之中人影若有若无,很有意趣,因此将这个由透明亚克力材质的绿色透明立方体藏匿其中。
而在透明盒中,我在盒体内的四壁密布自己拍摄的一系列相片,这是近30年前拍摄的,反映了上海太平湖和黄浦滨江改造之前的一些历史场景,并运用了重复曝光的方式呈现出熟悉又陌生的现实世界。
“寻宝”最后,记者一行人回到了7号门附近的星巴克,坐在星巴克的外面吃咖啡,可以看到草坪上展览的1号作品,名曰“箱聚”。作品由艺术家、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程雪松发起,由建筑师、大学生和游客共同参与搭建,体现出共创、共建的特征,从而塑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作品旁边,程雪松告诉记者,这件作品以廉价朴素的松木箱作为设计的语言,堆叠出“人”字造型,是专门为人民公园的展览而搭建的,也欢迎市民在新年的冬日暖阳中来人民公园相聚。
在展览现场,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向记者和市民们分享了项目的灵感来源:
围绕“社区”和“公园”的两大关键词,这一“寻宝计划”既是艺术展览又是社区活动,既有具象的作品也有自然空间的体验,既是实在的生活又是概念的创作。强调了将艺术转化为市民可亲身体验的空间语境,通过“寻宝”和“打卡”等互动形式激发参与者的探索欲。
与艺术家们的“寻宝”活动结束了,记者发现,这16件艺术作品巧妙地融入了公园的自然语境中,既显眼又不突兀,可以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探索自然美与艺术的机会。对于不常去公园的市民来说,来参加展览活动也可以算是一次很有意思的Citywalk(城市行走)。
据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介绍:近年来,上海美术学院围绕“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的办学理念,将“新海派”融入教学与科研中,积极参与社区美育,在陆家嘴街道、东明路街道、塘桥街道、桃浦镇、川沙新镇等地开展社区美育,致力于将艺术融入社区生活,为居民提供更多机会去感受、创造和参与艺术,助力社区和城市微更新。
本次公园寻宝活动也是上海美术学院开展社区美育的重要环节,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观赏艺术的机会,更是市民与艺术家联合创作的过程。参与者将获得特别设计的“寻宝地图”,通过寻找并拍摄艺术作品,再分享至社交平台,便可领取神秘礼物,并参与到艺术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