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上海动物园的金鱼廊意外“走红”,成了打卡胜地。许多人这才发觉,记忆中的西郊公园已经变样了。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孩子们的乐园,如今长大成人,甚至两鬓斑白,也依然可以在这里找到乐趣。
然而,时光毕竟一去不复返。上海动物园竟已陪伴这座城市,陪伴这座城市里的人走过70年岁月。
1954年5月25日,“西郊公园”作为文化休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8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将西郊公园扩建为动物园,从此,西郊与动物结缘。1980年1月1日,西郊公园正式改名为上海动物园。今年5月25日,上海动物园将迎来开园70周年。
70年,那些定格美好瞬间、见证珍贵时刻的老照片、老物件,您还保留着吗?您和上海动物园之间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故事吗?新闻晨报·周到和上海动物园共同发起“时光”征集活动,让我们一起把70年的“时光”积攒起来,共同回忆过往、珍惜当下、勉励未来。
多年来,新闻晨报一直关注着上海动物园的动物宝贝们,它们来沪、生儿育女、衰老、离世,有过欢笑,有过悲伤。
2007年4月,大猩猩丹戈一家从荷兰鹿特丹动物园来到上海动物园。它们是为了纪念上海和鹿特丹市缔结为友好城市25周年和祝贺上海动物园开园50周年,鹿特丹送给上海的礼物。
2008年2月17日清晨7点,大猩猩“阿斯特拉”顺利产下了大猩猩宝宝。2009年,新闻晨报和上海动物园共同发起了为大猩猩宝宝征名活动,并推出“晨报爱心公仔”专栏,记录大猩猩宝宝和它的全家在上海生活的点滴。晨报特地为大猩猩宝宝设计了卡通形象,还在网络上搭建一个“窝”,让晨报读者能借助网络平台,更全面、及时、生动地了解大猩猩。
如今,这个国内最大的大猩猩家族在上海动物园安逸地生活着,大儿子海贝今年2月将满16岁,小儿子海弟今年5月将满12岁。
动物园里,一定还有大熊猫带来的欢乐。上海动物园曾经饲养过很多大熊猫,现在园内生活的是“风光”兄弟,晨报曾见证它们在风雨中从四川来沪,曾见证并多次直播它们在上海的生日派对。
2017年11月27日上午9:40,大猩猩博罗曼因年老去世,享年44岁,相当于人类90岁。
2018年11月25日12:50,陪伴我们46年的上海动物园大象版纳离开了。
2023年9月29日13:25,上海动物园知名猩猩“森泰”离世,终年45岁,相当于人类90岁左右。
🎬征集内容
1.记录上海动物园历史重要时刻的老照片。
2.记录自己、家人与上海动物园的独家记忆有关的老照片、视频。
3.能够反映上海动物园各个时期发展的宣传物品。如:门票、报刊、杂志、录像带、海报、徽章等。
4.其他具有价值的老物品。
5.与上海动物园有关、并具有一定意义的故事,可自己撰稿或提供线索。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2月5日
🎬征集须知
1.确保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的真实性,且与上海动物园有关。
2.请尽可能提供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的详细文字说明。
3.投稿时,请务必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以便进一步联系。
4.经评选符合要求的投稿将有机会在上海动物园70周年特展、特刊,以及新闻晨报·周到客户端、微信、微博、报纸,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上展示、发表。
🎬征集方式
1.网络投稿:作品及文字说明发送至邮箱:shzookpxck@126.com。邮件标题格式:【时光征集】老照片/老故事+作品名。
2.邮寄投稿:可通过邮寄方式,把老物件、老照片和文字说明以及联系方式寄送至上海动物园。老照片在扫描后将原片归还;老物品,经双方协商、同意后收藏至上海动物园园史室中,展出时会标明贡献人姓名。
邮寄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上海动物园科普宣传科
电话:021-52989532
邮编:200335
🎬投稿奖励
经评选符合要求的投稿将获得:2024年5月25日园庆当天免费入园资格且可携带2人同时入园,并赠送《探寻动物园往事》图书1本,还有机会作为特邀嘉宾参观上海动物园园史室。
🎬相关说明
1.投稿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涉及政治、宗教、暴力、色情等因素。
2.投稿人对其提交作品的版权、肖像权、著作权负有全部法律责任,不得提交从网络上下载或从正式出版物翻拍的照片。如投稿人剽窃他人作品或其他因该作品产生的法律纠纷,由投稿人个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投稿人提供的老物件须确定无权属纠纷。
4.投稿人所提交的作品将被视为同意公开发表,并将专有出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新闻晨报·周到和上海动物园,同意将其作品编辑、刊登,并作为科普、宣传内容进行传播。